1、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知识回顾:1、什么是分子?2、分子的特性是什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一、原子,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某些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根本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原子的特性:,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均很小,检查站(P47),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能再分吗?,核外电子,(形成电子云),原子核,3、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
2、(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带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讨论与交流(P49),注意:(1)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2)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如:一种氢原子 内无中子,(3)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同一原子中,其原子核里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的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质子数,电子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最外层),5、原子的质量:,科学家把一种碳原子(C12)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其
3、中一份的质量为:,1.993 10-26Kg,12,= 1.661 10-27Kg,以此为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 10-27Kg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公式:,单位:,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 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代表各类原子实际质量的相 对大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二、离子,我们已经知道,原子不显电性。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些原子则容易得到电子,当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以后,便转变成离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1、离子的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4、。如:Na+、Cl-、Mg2+、SO42-,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Na+ 、 Mg2+、NH4+等。,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 Cl- 、OH-、SO42-等。,3、离子的形成:,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正电荷,为阳离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负电荷,为阴离子,电子层数不变。,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 、 Mg2+、Al3+、NH4+等阴离子:Cl- 、OH-、SO42-等。,5、含义:镁离子中数字“2”的意义如下:,2 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三、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相互关系:,原 子,物 质,结合,得失电子,直接构成,分子,阴、阳离子,构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