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11/22,5,2019/11/22,Wilhelm Dilthey,2019/11/22,5,2019/11/22,4,2019/11/22,3,2019/11/22,2,2019/11/22,1,2019/11/22,2019/11/22,2019/11/22,LETS START,走进狄尔泰,目录,2019/11/22,百度名片,政治上: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一战中诞生了苏联,从而改变了近代共产党以罢工、小规模起义、集会、游行等为主的斗争方式,变成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斗争为主的方式,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垄断,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
2、逐渐取得了凌驾于英国之上的经济实力,这种情况也贯穿于整个世界现代史。所以,从经济上讲,一战前后的世界经济已经具备了现代史的各种特征。,在社会立法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的剥削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时 代 背 景,人物年表,1833,1864,1905,1908,1911,1833年11月19日.狄尔秦出生于德国莱茵兰布, 1852年开始在海德堡学习神学,因为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传教士。 但是,狄尔泰对历史和哲学越来越感兴趣、每天 坚持学习和研究12- 14小时。,1864年.狄尔奉以一篇施莱尔马赫的伦理学原理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以道德意识试析获教授资格。 1870年.他在墓尔大学任教
3、授的时候,出版了施莱尔马赫传第一卷。,人物年表2,1833,1864,1905,1908,1911,1905年,他出版了著名的诗与体验,并且在这前后完全离开了大学教学。,1911年10月1日,正在舍伦的塞斯度假并进行研究工作的他,由于染上传染病而不幸逝世,享年77岁。,BACK,对时代的警醒,对传统形而的批判,历史主义的继承,哲学家的启发,理论来源,2019/11/22,(一)对时代的警醒 科学技术虽然带来了现代文明。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科学作为新的上帝,认为科学无所不能,而这恰恰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危机。,BACK,2019/11/22,(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传统形而上学
4、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巅峰,但它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即忽略生命的价值。传统形而上学已经无力担当其所肩负的职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批判传统形而上 学,凸显生命在哲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成为当时众多哲学家的共同选择。,BACK,2019/11/22,(三)对历史主义的继承 以兰克和德罗伊森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一方面反对思辨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又反对实证主义。狄尔泰深受历史主义的影响,但他充分认识到历史主义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为了克服相对主义的弊端,他主张在人的意识的内知觉中寻找人文现象的确定性。另一方面,他又秉承了历史主义学派所持人文现象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观点,主张以人类交往、文化、历史的生
5、活共同体为基础研究人文现象。,BACK,2019/11/22,四)哲学家的思想启发 1、狄尔泰受到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启发,在“诠释学的起源”中赋予了诠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逻辑研究一书使狄尔泰相信这本书提供了逻辑上的精确工具,使他既能澄清又能进一步发展他的描述心理学。狄尔泰接受胡塞尔的影响引进了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但却只把它看作通达人文科学之认识论基础的一种手段。 2、在对黑格尔早期思想的深入研究中,他逐渐接受了黑格尔的一些影响。他借用了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术语,他又把自己赋予该术语的含义与黑格尔的含义区别开来。从出发点上看,狄尔泰要求/必须从生命实在出发,因为生命包括了全部精神活动。从建构方法上看
6、,我们不能把客观精神置于一种理想的建构中,而必须从其历史实在出发,从该概念之外延上说,狄尔泰的客观精神包括了比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更广的范围。3.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构想与新康德主义相似,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最初是作为一项有关“历史理性批判”的研究工作展开的,显然有延续康的思路的意味,他写道,从批判的立场出发,得出的结论是,逻辑必须包括康德称之为先验感性论和分析论的那种研究。,BACK,生命哲学与精神科学,知识论与描述心理学,释义学转向,世界观学说,基本观点,一、生命哲学与精神科学,1.背景 2.生命哲学 3.精神科学,背景,时代危机:知识与生命脱节,以至于构成西方文明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失去了基
7、础。(1)原因:培养和阐发该系统的精神科学失去了基础生命。(2)办法:效法康德,设想通过历史理性批判来为精神科学奠定基础即以生命哲学为目标。,生命哲学,兴盛原因 概念 内涵 实质 特征 内容 途径,“生命哲学”的兴盛原因,(1)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使传统思辨哲学走向末路。 (2)泛理性主义排除生命的真实内容,引发不满。,“生命”的概念,是原初的、基本的人文实在。是经验的实在,不是先验的宇宙论概念,也不是生物学的含义。,“生命”的内涵,我们所思、所想、所感、所想象的一切,最终都根植于我们的生存,即生命经验。 从原始性、包容性讲,同“存在”、“物自体”、“元现象”、“具体的一般”、“意志”等概念,是
8、世界的本体。 但它并非是形而上学的或存在论的,更多同“权力意志”、“生命绵延”等性质更为类似。,“生命”的实质,(1)是一种整体关系,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不是物质却包含物质:有不可克服的自然基础。 不是意识却意识为基本特征:在被经历时表现出来。 (2)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过程: 不同于歌德的生物学主义。 不同于尼采到柏格森的活力论。,“生命”的特征,生命性,具体表现为: (1)时间性:不是一个静止的实体,而是时间性的过程。 (2)历史性:生命与历史在基本质料上是一回事。历史在每一点上都生命。历史由在最不同的关系中一切种类的生命组成历史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把握生命,历史构成一种整体关系。,
9、“生命”的内容,不是个人个别的生存,而是生命联结人的共同性。生命不是生物现象,而是人文现象,生命的时间是人文的世界。 不是孤立的主体性,而是包括自我与世界共同关系的整体性。 不是无形流动的什么东西,而是在历史过程中展开自身的各种生命关系的整体。 生命就是历史,他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哲学、文学、宗教、政治制度、神话、价值系统等等。,把握“生命”的途径,精神科学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生命的途径 生命既是精神科学的基础,也是精神科学的对象。,精神科学,定义:实践的科学。 经验基础:经历对事物的原初体验和把握经历是生命的初体验,是存在的行为和活动。经历是原始经验,不是直观意识;是具体世界的经验,不
10、是封闭主体的经验。与自然科学的不同: (1)自然科学是外在(自然界)的感觉经验 (2)经验科学是内在(社会世界)的经历 (3)经历是存在论上的经验,更原始、更根本。经验是认识论上的经验。,精神科学,对象:不是外部感觉中给予的纯粹现象,而是当下实在本身,这个实在是在从内部经历的一个整体关系中被给予的。这个整体关系是我们也身在其中的意义和整体。 目标:不只是理论,更是实践。帮助我们得到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我们要使我们自己成为什么,以及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也决定世界对我们有什么影响。,BACK,2019/11/22,知识论与描述心理学,知识论 知识:知识是经验的产物,会随着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知
11、识不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 经验:指知觉基础上的知识,包括了判断、对事实的扩展。经验是经过实践验证的,能经得起实践验证的事实判断。 实践自会辨别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效的有用的知识,不需要理性说明和逻辑论证体现了实用主义。因为知识一开始就具有实践取向,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知识。,2019/11/22,传统知识论与狄尔泰的比较,人用理论反思世界中的复杂生活,反思复杂生活的关系整体(关系整体指的是精神,包括文化、存在、社会、艺术等等)。 当人意识到这个关系整体出了问题,人就选择站在客观的理性的角度观察世界,把各种关系和关系整体简单化,概念化,逻辑化,逐渐形成了理性主义的知识论。 狄尔泰将知识从自然知识扩
12、展到各种人类经验知识,他的知识论是实践哲学的知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智慧。 知识论的首要任务:将心理学作为精神科学奠基的基础科学。 为何选择心理学作为为精神科学奠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关系,它能将各种精神科学(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在今天看来包括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组成一个有机系统。 选择什么样的心理学?不是阐述心理过程和形式、规律的心理学,而是描述和分析心理学。,2019/11/22,描述心理学,描述心理学 狄尔泰认为心理学是经验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所以作为经验科学的心理学具有实践性质,也是认识论的基本前提(认识论的两个前提:心理学和意识)。这也解释了为何狄尔泰要选
13、择描述心理学作为为精神科学奠基的基础科学。 描述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对心理结构的描述。心理结构体验(经验)内容和体验意义的整体结构。描述告诉他人所发现的东西 社会和文化的心理学:狄尔泰关心历史生命的真实内容和社会关系,而不是个人主义,他的描述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关注文化和社会对人的心理影响。,BACK,2019/11/22,四、释义学转向,一、为什么转向释义学 心理学不足以成为精神科学的基础,转向释义学。 二、心理学有哪些不足 1.使精神 活动变得支离破碎 2.只知道心理过程,不知道什么对心灵是有价值的 3.心理学无法解释人的历史本质 4.心理学的经验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所知 4.1内在经验中的精神实
14、在很难客观加以把握 4.2内省不可避免是有偏向的 5.埃宾豪斯和胡塞尔等批判释义学的基本活动,才是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释义学,才是一切精神的基础 释义学不是通过内省,而是通过对精神表达式的解释来把握精神实在。,2019/11/22,生命经验,经历(验):直接的和非反思的 生命经验:反思的,而且是表达出来的经验个人经验,公共形式,生命经验,比如语言等,将个人的经历诉诸文字,成为文本,这文本所表现得就是生命经验,个别的个人经验由此上升为普遍的生命经验,因为文本含有的意义、价值总是一般的,公共的。,2019/11/22,经验表达的过程就是理解与解释的过程,个人经验 (狭隘范围),生命经验 (整体和普
15、遍),理解,个人经验 (狭隘范围),理解生命经验,也就是理解生命本身,2019/11/22,释义学,两种方法 方法一:语言语法的疏通。典故的讲解和文本的考证 方法二:义理的阐发 历史演变 古希腊:解释古代的典籍和作品,如荷马史诗 中世纪:解释范围扩大,圣经经文、各种法典、史籍 文艺复兴:大大促进了释义学的发展解释技术和方法的学问,施莱尔马赫 方法论(传统唯心主义,注重永恒的观念和形式),狄尔泰 精神科学的方法论,一般历史存在的理论(生生不已的生命),2019/11/22,狄尔泰的释义学,经历(起点),表达式(对象),理解(方法),人的历史存在 (生命),精神对象化(外在社会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
16、,才能理解生命,2019/11/22,人文关系的总体,自身展开的历史过程,生命史一个历史的存在,理解生命 为最终 目标,2019/11/22,表达式,(1)科学和理论判断 (2)实践行为 (3)经历的表达式,艺术作品,艺术的内容来自生命,它表现生命,是生命的再现,艺术用非常生动直观的方式将生命的意义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艺术的最终判断标准时真理而不是美,2019/11/22,理解理论,对于近代释义学理论来说,理解理论总是一个关键的内容,因为只有理解对象的意义才能被把握,才能被阐发出来。狄尔泰从来就不认为理解是理解主体的一个主观的精神操作,而是认为理解是生命的、实践的态度,是我们生命行为的基本前提
17、。理解的对象不是与我们的生命没有直接的关系的东西,而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2019/11/22,理解理论,基础理解:出于生活利益的需要 高级理解:以基础理解为基础,但比它要复杂的多。理解种种生命表达式的意义,终究是为了生活,理解追求的是实践的智慧。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发现一个客观事实,而是在重新确定意义。,BACK,2019/11/22,世界观学说,人,历史存在者在历史过程中理解历史,历史生命纷繁多变的历史和世界复杂多变、丰富精彩的生命我们必须有一个总体性的意义定位。,世界观,世界观不是理论和知识,而是基本的信念系统; 世界观不是产生于我们对事实的把握和认识,而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事实的前提
18、; 世界观不是个人意识的构造,而是历史的产物,2019/11/22,世界观怎么产生,时代的风气 文化氛围 传统 民族性 个人在世界的种种关系世界观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对生命的自我反思,形成一种生命心态,当一种生命心态为整个社会所共有时,世界观就产生了。,世界观,2019/11/22,2019/11/22,狄尔泰认为自己不属于三种世界观类型中的任意一种,他对三种类型都持批判态度。 因为,每一种世界观,每一种思想体系,都相对于历史而言,但没有一个拥有绝对真理。 因此,人们批判狄尔泰是相对主义,特别是从他的历史性思想(历史主义)观点。 但是,狄尔泰认为,社会文化世界只有在历史中才能理解,但这并不等于否
19、定一般理论的作用。 批判的历史意识恰恰是要超越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 所以,对于狄尔泰来说,一切都是问题;所有问题都包含一个新的问题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停下。,BACK,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领域,狄尔泰的影响,2019/11/22,社会学影响,社会学:反实证主义 19世纪早期以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手法来研究社会生活受到了德国的狄尔泰、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等新康德主义派哲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自然世界跟社会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社会有独特的范畴如意义、符号、规则、道德规范及价值。这些元素产生了人类文化。马克斯韦伯根据这个观点发展出“反实证主义”的诠释社会学,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它跟反
20、自然论有密切关系,使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这导致难以为主观客观研究分野的争论并影响了诠释研究。,BACK,2019/11/22,教育学影响,教育学: 狄尔泰主要通过历史理性批判的体验、表达、理解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进行了划界,使教育学奠定在真正人性的全面基础上实现了教育本体论革命;其中生命体验论是对现代教育灵性与生命的呼唤,生活表达论是对教育的文化积淀、保存功能的界定,文化理解论确立了主体间的对话、教育主体性;狄尔泰是文化教育学的开创者,他的学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首先是注重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再次,这样教育学就必然与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次,狄尔泰从
21、他的世界观学说中产生出对普遍必然性存在之合理性的敏锐质疑,将之引入到教育科学中的后果就是摧毁了超越时代民族、地域的普遍有 效教育体系及方法的假象,并试图通过比较教育学建构相对主义与普遍必然性之间的平衡。 最后,在考察方法、对象、价值取向之外,狄尔泰大体上奠定了文化教育学的范畴系统,生命、体验、理解、文化、伦理、人格、个人、共同体、生成与发展、教化、目的、手段、科学(教育学之为科学的科学)等等。,BACK,2019/11/22,心理学影响,心理学:在1894年写的描述与分析心理学的观念中,狄尔泰详细阐述了他的描述心理学与在近代哲学中流行的说明心理学的根本区别,论证了他心目中的描述心理学应该成为精
22、神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理由。狄尔泰把说明心理学又叫做建构心理学,其根源可以上溯到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与说明一建构心理学相反,描述心理学自身的基础是最无可置疑的,这就是生命本身。狄尔泰说:“我在描述心理学名下理解的是描述在每一个发展的人类精神生命中同样出现的种种要素和关联,它们是怎样连结在一个独一无二的关联整体中的。这个关联整体不能推测或推断,而是被经历。因此,这种心理学是描述和分析一个关联整体,它最初并始终是作为生命本身被给予的。然而,描述与分析的心理学观念发表后,立刻遭到了著名心理学家埃宾豪斯的猛烈批评,最终走向失败。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失败及其出路象征着整个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转折,这就是经过意义
23、到事物,“从心灵驱逐思想”。相比这个转折,“语言学转向”只是皮相的提法,它是“语言学转向的实质。可是这个极为深刻重要的转折至今很少为人注意,而所谓“语言学转向”却被一切人挂在嘴上。,BACK,2019/11/22,艺术领域影响,艺术领域: 狄尔泰“精神科学”理论和体验在艺术、诗歌、宗教等形式中的表现中均有所展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王国维的影响。特别是王国维的“境界说”和狄尔泰的“体验表达理解”理论范畴更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契合。,BACK,(一)回归生命,(二)强调个体体验,(三)弘扬传统文化,(四)加强文学阅读,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当代教育意义,1.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构建生命的意义:由生命哲学带来的启示,2 通过反思过去,体验现在,预 期未来的方法构建生命的意义,BACK,参考文献,1980,1990,2000,2010,2020, 谢地坤 哲学动态 2006-03-26 李红宇 史学理论研究 2001-01-28 从体验到理解之路 沈丽艳 黑龙江大学 2012-04-30 付德军 复旦大学 2010-04-10, 莫伟民 河北学刊 2004-03-20孙玉良 复旦大学 2008-04-12谢地坤 哲学研究 2002-12-25,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