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慎其终,先追其远,浅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人说,读论语,有时感觉真的很像解数学方程,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句话有两解、三解,甚至更多的解。好比此句,有从字面上直译,有结合经典论据,有对其内涵的意译。 下面我们可以先看看比较常见的两种解:解一:“终”是指死亡,“远”是指遥远的祖先。于是全句的意思就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办好他们的丧事,时常追念远代的祖先,这样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敦厚淳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种解释,无非从孝道来阐述其字面意思。书中提到:“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等于是宪法的基础精神,过去
2、没有宪法,但有这个精神宪法的哲学精神,以孝道为基础、作中心。所以过去的皇帝,权倾天下,一到内宫,见到母后,皇帝也要下跪,皇太后对什么事讲一句不应该,皇帝就非改不可(但出了内宫,母后则不能干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换句话说,慎终追远亦属于孝的一部分。而孝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爱则为众德与仁之核心意义。所以慎终追远之后,民德就可以归厚了。 下面与大家分享两个曾子孝顺的小故事:1.曾子很喜欢和同学说他最孝顺了,因为他爸爸打他的时候他从来都不跑。这句话传到孔子耳中,就把他叫过来说:你爸爸打你你都不跑吗?曾子回答:是啊,我最孝顺了。孔子摇头说:这样不对。曾子吓了一跳,问:难道要跑吗?孔子说:也不
3、能跑。那该怎么办?孔子继续说:爸爸打你的时候,你要看他的棍子是粗还是细,爸爸用粗滚子时你就要跑,因为大人下手会很重,不小心把你打伤的话,别人会笑话你爸爸,你看把儿子打伤了。这样就对你爸爸不孝顺了,因为你害你爸爸被人嘲笑。如果是用细棍子打的话,那打就打吧,反正那是皮肉之伤。这就是所谓的“大杖则逃,小杖则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孟子提到一段故事说:曾子奉养他父亲的时候,每一顿饭都有酒,都有肉,让父亲吃的很开心。吃完以后还要问父亲这个剩下的酒肉要给谁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邻居里面有很多穷人,父亲虽然年纪老了,眼睛快瞎了,也看不清楚,所以吃完之后剩下的酒肉,曾子就会问父亲,酒肉送给哪一家邻
4、居啊?父亲就会说今天送给隔壁的张家,明天送给后院的李家。这样等于父亲可以做好事,就能让他很开心,你看我吃饱喝足,还可以把剩菜送给穷人家。他还会认为自己有点用处和贡献。,解二:“终”是指结果,“远”是指长远。那么全句的意思就变成了谨慎地对待最终的结果,凡事多考虑长远,这样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敦厚淳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这层解释,书中也有提及。“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原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而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圣人们一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而凡夫们一
5、般畏果,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这种解释,很容易联想到另一句人人都知道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但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做 到事情的开始时,就在“远虑”呢?真正能做到每天“忧 虑”的有几人呢?大概道理很多人都懂,孟子还专门写过文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每个人大概都希望自己活得安乐、舒适。尽管很可能为了今天的安乐就没有了明天的日子,可是,仍然很多人不愿面对“忧患”,因为,一个词“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书中最后提到:“有人不择手段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
6、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但要注意的是,他的原文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 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吴思写过一本书,叫血酬定律,书中就谈到 了一个被土匪绑票的美籍牧师在获释后讲的有关土匪 的见闻,其中说了一件事:有一个土匪在土匪区内民 家偷了一条毯子,结果匪首竟下令把他宰了。怎么在 土匪区内,土匪居然也会保民,使他们不受侵害?听 起来是有些离奇,但好理解。因为这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要从长远考虑,所以必须要在当地建立长期信用,以获得最大化利益。所以,如果大家都能从做事的后果去考虑,从长远着手,相互侵害的事情就会很少
7、发生,民风也就慢慢变得淳朴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把孔子的博大理论运用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层面上。对 于企业管理的过程而言,孝道也好,追求一个良好的开始也罢,我 认为对于领导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谈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 诸多的领导往往对于自己的经济效益不佳颇感不解。这是说的“终” 的问题。这个“终”是否是“慎”、是“远”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暂时莫 论。倒是中国的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觉 得结果有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仔细反思一下过程,也就是 曾子所说的“追远”。这个“远”很重要。西人也说,好的过程就是成功的一半。当你进入公司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是自己发财呢?还是为社会做点事情?我们要说的,效益至上,非错。而金钱第一则不可取。工作就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这样的话,公司做大走远将不再遥远。最后分享:要想得到好的结果(终),就先看看源(远)吧!欲慎其终,先追其远!,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最后,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各位同仁及领导互勉互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