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查报告*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查报告面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无疑是*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自 20xx 年以来,*市已经历 8 年的创建历程,对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现状到底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途径和措施究竟怎样,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年三月,我们组织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来建言献策” 调查征集活动,共发放调查征集函 2 万份,收回 1.7 万份,征集建议、意见 56732 条,为研究文明创建现状、探索文明城市创建的科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创
2、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现状和问题20xx 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市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管理跃上新的台阶,城市承载功能实现新提升。这些年来,*市先后完成了 20 余条景观道路建设,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绿化广场和公园,完成了河西大堤绿化带建设,新增城区公共绿地面积 6 万多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由 4.2平方米增至 7.97 平方米,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近 5 年来,新增城市道路 60 公里,新、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 40 多条,提质改造小街小巷 120
3、 余条,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1.53 平方米,中心城区已初步形成“五纵五横 ”的城市干道网状格局。*市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条件,但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市不论是创建项目上、创建载体上,还是城市管理、市民教育上都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少数部门、单位对中央、省、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重视不够,把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隔裂开来,忽视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以 致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 ”的问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现象。有的存在厌战、抵触情绪,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创
4、建办的事,与己无关,表现在工作中被动应付,消极对待。在实际工作上,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突击、轻持之以恒的情况也很突出。有的职能部门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落实不够。、资金困难,投入不足。在硬件上,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市政、环卫设施破损、陈旧,跑、冒、滴、漏问题多,部分路面、人行道破损,下水道、化粪池污水外溢,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及人均科普经费支出,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档案馆,贫困率,道路名称与公共图形标志,每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街巷基础设施,公交站点布局,校外活动与相关场所管理等,与中央文明委颁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都有一定的差距。宣传文
5、化阵地建设问题在社区和农村尤为突出。除少数示范社区、精品村和省级文明村外,不少社区和村部都存在宣传阵地、文化设施落后,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和宣传栏、阅报栏等“三室两栏” 不齐全,不规范。、监管不力,陋习严重。由于缺乏常态监管的教育和督查机制,导致违反“九不” 规范和市民文明公约 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突出的城市病,如乱占道、机动车乱停乱靠、乱倒垃圾、乱张贴、乱搭乱建等得不到有效根治,严重影响了城市容貌。 、考评弱化,奖惩有限。未能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群众评价三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优创先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不尽人意;一些地方、部门在提拔和使用干部上侧重于看经济方面的政绩,与精
6、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挂钩不紧;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精神文明创建缺乏恒心,做表面文章,在评比突击上下功夫,忽视基础性工作,重评时、轻平时的现象较为突出。等等。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城市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实现政务工作的高效率、透明化、便民化是创造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把握诚信政府这条主线,规范政务行为,着力打造阳光政务、诚信政务、满意政务。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坚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切实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对必须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本着减
7、少环节、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强化服务的要求规范审批程序;进一步扩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杜绝多头执法;进一步完善有形市场,规范招投标、拍卖等程序,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加快各部门之间的联网,逐步实现全市政府系统全面信息化;大力实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推行“首问责任制” 、 “服务承诺制”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实行权责利一致的长效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市区的作用,增加基层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建立文明创建、城管工作年度述职测评制度,并与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结合起来,测评对象全部由群众组成,群众满意度达不到 60的主要领导停
8、岗培训,群众满意度超过 90 %的重点使用。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坚持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市政府政务大厅,完善投资兴业一条龙服务体系(即一门式服务) ,快速方便办理业务。教育部门要规范收费,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并尽快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医疗卫生服务要改善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倡导文明用语;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应整体规划,避免新房刚建又拆、新路刚修又补、新树刚栽又挖等现象;在政务行为中推广使用普通话,政务接待应酬不陪酒;在勤政廉政中实行周例会、月点评、季总结制度,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教育。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坚持搭建政务交流平台。设立书记、市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市民与政府主要领
9、导定期网络沟通平台,听取市民意见;市长办公会等重要决策会议邀请市民代表参加,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设立政务服务反馈窗口,让群众方便快捷的了解政务公开的内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开、传达信息、宣传解释政务行为,提高政府形象,确保公民知情权;在市、区、乡政务大厅设置群众意见反馈系统,在政府设立关于规范政务行为的论坛;定期组织“公务员下乡下基层活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交流民心,避免闭门造车或与市民信息隔断。(二)建立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对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来说,良好的法治环境意味着坚实可靠的政府信用,诚信可托的民情社风,稳定有序的经营秩序,而这些都必须依赖于完善的法制
10、建设与务实有力的法治措施。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就要从群众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盼望什么入手,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法治教育。要定期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多发放创建文明城市、法制图解、维权等内容的宣传小画册,做到市民人手一册。新闻宣传媒体要开设文明法制专栏,畅通民意渠道,加大舆论监督,广泛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基础,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坚持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扫除黄赌毒,除黑打恶,有效遏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确保一方平安。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与服务体系,提
11、高广大市民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发动和依靠群众,落实“打防管控 ”一体化措施;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抓住影响和阻碍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项整治,努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妥善处理上访问题,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平和的社会,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地企和谐,人与人和谐。群众上访,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认真处理好发生在各部门、各环节的上访案件。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
12、和要求,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开展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限期办结,防止出现拖延耽搁;对办结的案件,加强回访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积极拓宽、畅通群众对公正诉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妥善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依法执法,确保市容环境文明有序。建立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完善 110 报警服务、公共消防、小区警务室、小区群防群治安全防范制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破坏公共设施、乱贴乱涂、乱摆乱停等现象要加
13、大打击力度。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加强社区与城管的协同配合。民政、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加强相互支持配合,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强殡葬管理,坚决制止在城市街道上搭棚和吹打弹唱等现象;制止在市内街道上燃放鞭炮,抛撒冥币纸钱等不文明行为。加大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设立“绿色网吧” ,推行网脉工程。(三)建立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把诚信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各行各业普遍制定职业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推行公示制、社会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按照
14、法律法规程序办事。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理机制,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窗口行业实行规范化服务,行业风气满意度达 90%以上。广泛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全市要围绕诚信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弘扬诚信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尤其要广泛开展“诚信兴业、文明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充分认识讲诚信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不说谎、不作弊、不制假、不售假、不欺诈等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在社会做个诚信的公民、在单位做个诚信的建设者、在家庭做个诚信的使者。集中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各级主管部门
15、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入手,集中开展整治活动,严肃查处各种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件。法院、工商等部门对经济交流中的不诚信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社会各界对不诚信记录要有知晓权。要加强医疗环境的文明建设,打击医闹。严惩不讲诚信、欺行霸市、以假乱真的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以次充好的行为,规范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严禁搭车收费或变相收费。加大出租车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出租车司机的教育。把农贸市场定位为公共设施,进一步加大农贸市场管理。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制等多种手段,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信
16、用体系,使守信用的人和单位得到好处和便利,让不守信用的人和单位受到制约和处罚。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规范,把诚信建设的目标要求融入科学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把加强行业自律与完善社会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开通诚实守信服务热线、聘请专门的监督员、群众评议行风、企业评议管理部门、基层单位评议上级机关、人民群众举报投诉等途径和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诚信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提高失信成本遏制失信行为。抓好诚信建设的示范活动。把集中治理和活动带动结合起来,运用载体,抓好重点,发挥示范效应,推进规范守信市场环境的建设。重点抓好创建诚实守信单位、百城万店
17、无假货、运营场所“文明风景线”等活动,通过他们展现*市民文明风采、诚信品格。行业服务质量必须民生优先,大力开展创文明岗、文明号活动。要加强对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管,加强行业职工的诚信教育,让市民吃上放心药、放心菜、放心水。(四)建立健康向上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道德标准、社会风尚乃至制度、法律建设的总和,是构成一个城市软环境的重要方面。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一个城市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
18、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月和文化活动周,提高市民素质。在媒体开辟“不文明行为曝光台”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处罚力度,加大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力度;在人口流动大的广场建立电子屏幕宣传窗;大力弘扬见义勇为行为,宣传推介其典型事迹,并对其实行重奖。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 教育网络,在社区、学校和部分单位开设文明大讲堂,深入推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大力开展“绿丝带 ”、 “小黄帽”等形式的公益活动,
19、引起社会认同,让全民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推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改善。加大文明市民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力度,深度挖掘*“伟人故里,文明*” 的城市底蕴,大力弘扬和创建市民文明工程,杜绝讲脏话等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并对部分市民乱扔垃圾、不适宜场所吸烟等不良行为实行处罚制度,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在主要道路和繁华地段设立流动公厕,承包给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管护,既为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又解决*上厕所难的问题。不断繁荣社会文化事业。把
20、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保障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抓好伟人文化、民俗文化、湖湘文化等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积极组织一些文艺、娱乐活动,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市民进行正确健康的文娱活动。在节假日,广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邀请戏曲名人和团体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和谐*营造良好氛围。政府部门还可下拨社区专项资金,用于推动社区文化团队,老年服务等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五)建立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指标,更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因素。这样一个环境,体现着城市生活细节的全部内容。
21、建设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须从规划、建设、管理着手,突出*特色,绿化、美化城市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强化市区规划的整体性,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做好市区老城区改造,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污水处理、管道燃气、供水管网改造等市政重点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加强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权力的真正下移,让城市两区及其街道、社区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可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 ,并把政府、人力、资金相应的下放到基层,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效率和效益相一致。要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在加强专业队伍建
22、设的基础上,以街道(镇)为单位,招募“清洁*”志愿者,组建小区 “卫生自管员”队伍,督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并及时通过市、区(县) 、街道(镇) 、居(村)委会四级反馈网络反映发现的问题,抓好城区大街小巷道路的综合整治,认真解决脏、乱、差问题,清除公共场所卫生死角。加强城区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管理,创建智能化动态交通管理监控系统,安装交通隔音墙,禁止车辆乱鸣笛,降低车辆噪音,实行公交优先,切实解决上、下班高峰期,车辆堵塞严重,的士、公交车乱停、乱靠的问题,为市民创造一个便利、和谐的交通环境。要对城区内各类横幅、户外广告栏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各类非法设置广告,更新破损、陈旧招牌和标志。要加快河东新区
23、配套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业网点、农贸市场、银行等公共设施。(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把*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
24、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环境质量方面建议细化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定期公示,并进行原因分析,动员全社会力量维护环境质量。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实施市民环保、环卫、社会公德素质教育,对损坏公共设施、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和事处以罚金,情节恶劣的还可予以通报或公示。要严格把关各类企业、服务场所的环保审批手续,尽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切实发挥检察机关民事行政监督的力量,对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件或造成污染的事故、事件,由检察机关向被告单位提起公益诉讼,使不特定的受害人或人民群众的健康、财产利益得到维护,也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