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 级 实 验 者 日 期 年 月 日实 验 课 题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准备:了解下列与透镜有关的光学名词的物理意义:焦点: ; 焦距: ;物距: ; 像距: ;实像: ; 虚像: ;实 验 器 材提 出 问 题改变蜡烛在凸透镜前的位置即物距,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什么样的像?猜想与假设【实验过程】1组装仪器材料,并进行共轴调节,共轴调节的方法是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 。 (或使烛焰,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
2、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共轴调节的目的是:_。2逐次调节物距(即蜡烛与透镜的距离) ,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并试着做一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2f、f 时,成像会怎样?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数据采集】凸透镜焦距 f=_像 的 性 质实验序号物 距u/cm像 距v/cm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放大或缩小 正立或倒立 实像或虚像0102030405 u=2f0607080910 u=f1112【实验数据分析】一、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1)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_(2)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3、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_(3)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_二、你能把你所总结的规律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来吗? 数据整理: 物 距 像 距 像的大小 像的倒立 像的虚实 应 用【进一步探究】1、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它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左半部、右半部) ,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会有什么变化?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2、若将透镜固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若将物体(烛焰)移近透镜时,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是向透镜靠近还是远离?若将物体(烛
4、焰)远离透镜时,结果又如何?重复几次(移近或移远物体(烛焰) ) ,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的长度变短了,于是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如何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光屏:_调整蜡烛:_调整透镜:_4、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_5、怎样区别分“放大”与“变大”?_【交流讨论】本次实验你收获了什么?请谈谈你的体会。【实验反馈】1、下列哪一个是凸透镜不能成的像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在做“ 凸透镜成像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4、当物体由极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C)像物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像物间距离先变大后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