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1674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教科书/教育部审定 2017 年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散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设计说明】1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2朗读,以感知文本;摘录,以进入文本;对话,以探究文本。【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

2、写于 1941 年,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了很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散文,通过本科的学习,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层次,把握文章思路。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味文章富有感情的语句,赏析关键语句。4学习象征、衬托、对比等手法及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教学过程一、以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学生交流预习作业“我了解的茅盾”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扫除字词障碍。并注意下面的问题:有人把散文

3、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脑海里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听后归纳:“高原风景 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或曰“敌 后抗 战图 ”),三幅 图画,每一幅都有 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三、品读课文,赏析美图步骤一:赏析“白杨特写 图” 、“物人联想图”,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1.分析:印发现代汉语词典对“毛白杨” 的解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白杨的段落,反复诵读,和印发文字作比较阅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见解以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突破理解重点:“象征 ”的特点。2.拓展:欣赏歌曲小白杨,进一步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3.运用:用象征手法,按照下

4、列格式说一句话。我由 想到了 它象征了4.联想:和平时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树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文。步骤二:赏析“高原风 景图” ,分析衬托手法的运用。屏幕显示问题:1.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内在气质、象征意义,在文中 58 小节都写出来了,那么文章开头写高原景色是不是多余?2.作者为什么既写黄土高原的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又写它的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呢?引导使学生明确:1.屏幕显示一个白色色块,把它分别放在白色、灰色、黑色三个色块中,体会灰色对白色的正面衬托和黑色对白色的反面衬托,进一步理解单调、令人恹恹欲睡的黄土高原作为白杨树的反面衬托的作用。2.屏幕显示汽车在高原上奔驰的

5、图画,先是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显得有点单调,突然出现一株或一排白杨树,进一步体会衬托的作用。四、赏读课文,美点寻踪点拨:所谓“美点寻踪 ”,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 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的,能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语句语段等。五、朗读课文,感悟升华六、布置作业1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书有字典,有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 ”。这节课 我们品读了美文 白杨礼赞,课后大家每人从文中选出一句或几句话,整理在卡片上,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借助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解。大家的作品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 了吗?示例:“白 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 赞美白杨树

6、!”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实 在 ”一词 充满了情感, “不平凡”点明了中心, 叹号表达了丰富的情感。2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白杨礼赞教学反思王润霞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礼赞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然而,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初次学习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我反复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在教学中作了

7、以下的尝试: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1.设计了“变序” 教学。初 读课文了解课 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 的特点” ,这就与理解“建 设 者的奉献精神” 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 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

8、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 、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三、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难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如,戈壁滩的飞沙走石,白杨树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帮助学生李洁白养生春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同时在板书设计上,图文并茂,使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一目了然。在教学

9、实践中,课堂的动态生成与设计有所偏离,细细想来,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让我深思: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然而,在教学概括白杨的特点时,我又不知不觉得牵引在学生朝我心中的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2、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一古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较圆满,老师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