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制作人:张雨,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2、诗人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
2、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王昌龄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和送别诗,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诗不重伤离重慰别,格调高昂爽朗大气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间他被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1、左迁:贬谪,降职。 2、龙标:唐代县名,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在今湖南黔阳县,。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
3、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词语解释 诗意,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言绝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杨花落尽子归啼 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
4、哀啼 写景兼点时令。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 “杨花”即“柳絮”,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漂泊无定。 寓意为“漂泊无定”。 “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常在夜间啼叫,声音凄苦。这里写子规,实际上借以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闻道龙标过五溪 意思: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 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诗的意思是:我要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着风伴随您奔赴到夜郎之西。 C诗人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传情。构思新巧,想象美妙,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
5、怀。,作品鉴赏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5、小结: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关切与同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6、把握情感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谪一事的关切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