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01994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刘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刘丽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体质孱弱。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治领域翻天覆地,人口和社会结构重新组合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了出来,并引起了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了不少调查,总的倾向估计是,在中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在 20-30%之间,甚至神经症患病率可能

2、达到4%-5%。作者 2001 年对金昌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初中生整体心理健康不良率为 30.56%;强迫症检出率为 40.74%;偏执为 24.08%;敌对为 29.63%;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占 37.04%;抑郁占 36.11%;焦虑 44.45%;学习压力感占 53.71%;适应不良占45.32%;情绪不稳定占 56.48%;心理不平衡占 30.56%。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

3、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离家出走、自伤或伤人现象。经过分析我们归类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以下成因:(一)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是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易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厌食、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2、学习压力大、目标不明确、物质生活优裕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厌学。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

4、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学生的考试次数“巨”多,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每一次考试都会带来调班、排名词、排座次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心理表现就是考试焦虑。如若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会考、分班考试焦虑就更加严重,甚至出现焦虑的泛化现象。学习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的结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现行的中学教育结构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现象: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为中考而准备的。从实际状况来看,能考入高一级学校只有 30%-40%,70%的学生面临着升学难、就业难的局面,文化课后进生面对日益迫近的毕业感到忧愁和恐慌,反映在学习之上,就是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学内容难度过大。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

5、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采取按文化课成绩分班、排名次、排考号、搞题海战术等违反心理健康的教育手段、方法和措施。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并出现某些异常学习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过于关注,易造成两个极端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怨恨、失望、敌视、

6、反感、甚至动用暴力;二是后进生由于遭受歧视和排斥害怕社会,易受伤害,在变化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无助与无望,把自己所属群体之外的一切均看成是威胁,而畏缩和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且带有惩罚性;行为方式歧视、嘲讽。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埋怨重则打骂。同学轻视、孤立等等。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永久性的伤害。(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是学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合作、共同进步的桥梁,也是现代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二大主因。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

7、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1、与教师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向导者。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对向导功能忽视甚至无视。这一忽视或无视的直接表现就是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不尊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对抗等心理。中学时期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理想的天使、公正的代表,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父母般的关爱与

8、朋友般的理解。如果教师的认知发生偏差,对学生缺乏关爱、理解、耐心与热情,学生则会由失望进而转化成压抑、敌对、攻击等心理或行为。更有甚者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2、同学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之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被同辈团体所接纳支持。这种接纳与支持,不仅是调剂情感、和谐身心的润滑剂,而且也是化解矛盾、加深交流、达成合作、提高学习效果的催化剂。由于高中学校频繁的“动态管理”,不时的调班分层,使学生原有的同学关系被破坏。这种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分班,导致了学生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不融洽,甚至紧张,最终发展到了孤独、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等不良

9、心理。另外,由于高三学生专注学习,正常交往的时间的不到保证,个别学生因竞争对手成绩的提高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良心理。3、与父母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和谐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这样的家庭只占了极少数。更多的是专制式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如若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轻者怒骂中者殴打,易造成孩子孤僻、专横和反社会的性格。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单亲家庭在不断增加,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的心理伤害。诸如被抛弃感、愤怒

10、感、敌视感,更多的是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消极厌世等。(三)、青春期心理问题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心理学上把这一阶段称之为“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内心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对他们的心理关注或研究不够,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身心培育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产生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和社会。为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在初中生产生心理失调之前或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矫治,有必要对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和掌握。1、闭锁心理。闭锁心理得主要表现是外在趋于关闭封锁,内心活动日益丰富、复杂的并存。封闭心理是青春期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一个心理标志。中学生如若消极

11、在情绪控制之下的、封闭与外界的任何交流,就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注意和重视。2、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青春期个体在生理上的剧变和心理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引起他们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如,一个微笑会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一个侧目会使情绪低迷,辗转反侧。然而他们内心的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载表面上却表现得很平静;他们想与别人交流,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得不到理解和诱导,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抑郁。3、早恋。早恋是未到谈婚论嫁年龄时的恋爱。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其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

12、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就会使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的幼稚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自认为认真的、诚挚的、负责的恋爱在朦胧状态下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棘手的问题。4、挫折适应问题花一样的季节,拈着花一样的希望、幻想和追求。为了把这些希望、幻想和追求变成现实,青少年必须付出种种努力和刻意追求。当这种追求持续地在青少年身上发生效应,使之心理得到满足的话,就会使他们形成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的自我意象,而受用于整个人生及至于人生的各种转折关头。反之,青少年的持续追求得不到心理满足的话,就会产生挫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高的目标,如

13、学业、就业等,这种挫折则称之为失败;如果挫折产生的压力与障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并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使人处于一种不利的人生位置之上,则称之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逆境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压抑感或挫折心理。挫折感在人的青少年时期反映较为明显。这个时期常会因个体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情感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的等。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

14、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总之,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

15、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以上标准的学生,才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学生。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术、技能。课程应包含心理健康养护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以心理健康知识普为主,后一部分则以心理、情绪调节最有效的方法为主。实践操作的内容应包含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引导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自我心理调节手段。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设立心理热线和信箱大量的教育实践

16、证明,心理热线和信箱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隐秘、平时难于表达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同时给与咨询或指导。另外,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面对面交流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热线和信箱还可以省去害羞、隐秘被揭的忧虑,使中学生敞开心扉排遣忧愁、苦闷和烦恼,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心理健康问题。3、设立心理咨询室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地栽的地建立了起来。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中学教育也应因势应时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这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而且也是学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4、设立家长培训学校

17、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36 岁是人的个性显现或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家庭的情绪、文化氛围及其行为背景对孩子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尤其对心理发展影响十分明显。家庭的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设立家长培训学校了解学生心理、行为矫正、教育计划的制订和落实,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春运的社会意义。5、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教师的引导和他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的力度,一方面使教师自身心理更加健康,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另一方面让教师形成自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有学科,都要把单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转变成学生个体“成人”的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学校中健康成长。6、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他们的认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