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源:233 网校论文中心 2011-10-08 09:47:00 阅读:932 作者:杨春霞编辑:studa110711【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对每个厌学学生各方面情况及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及时、准确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关键词】厌学学生 调动 激发 积极性 学习兴趣 乐学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公主”和“王子”,生在福里,长在福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面对家长“望子成龙”和学校“恨铁不成钢”的迫切要求与希望,再加上商品经济、“读书无用论”等等社会方面的冲击,致使一些学生思想落后,成绩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
2、,产生厌学情绪,甚至由厌学发展到辍学。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1.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有的是一个原因,有的是几个原因,情况错综复杂,总结起来有四种:家庭压力较大,学生学业成绩不为家长所满意,家长责怪甚至打骂孩子造成学生厌学;学校教学设施、方法、手段陈旧落后,与社会发展和学生求知不能接轨而导致学生厌学;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厌学;四是受商品经济和“读书无用”论的冲击,致使学生厌学甚至辍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对每个厌学学生各方面情况及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及时、准确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
3、矢、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厌学原因的基础上,建立厌学学生转化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习和生活。 2.对学生倾注爱心和真情,以情促教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待厌学,更是如此。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还表现在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对厌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性格、家庭等状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疑难,对厌学生要投入满腔热情的体贴和帮助,通过谈心,谈学习,谈生活,交朋友。同学生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坚持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原则,做
4、到厌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工作中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力求在“循循善诱”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态度升华到一种崇高的境界,激起学生强烈求知欲,从厌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会“厌学”。所以教育要善于创造条件和氛围,诱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渴望,去探索、思考、去品尝他们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喜悦。同时,在培养兴趣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每个厌学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是特长。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希望的眼神,一道赞同的目光或者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5、,给予表扬,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变成他们的成功,体验去总结,进取、去品尝他们发展自我,获取成功的喜悦。要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使他们有一个展现自己素质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成才意识 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读书无用论”淡化了学生的成才意识,所以教学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一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自己成才的途径,转化“厌学”心态,进入新境界。首先可利用队会、班会、演讲会、讨论会、专题讲座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锻炼自我;其次学校成立音乐、体育、
6、舞蹈、电子琴、书法、绘画、摄影等活动兴趣小组,做到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为学生提供条件与机会,强化他们的成才意识。 5.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齐心合力育英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宠儿,娇生惯养,如果社会和家庭不能有效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教育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沟通家、校、社的联系,发挥“三结合半”教育网络作用,形成“三位一体”育人合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强化工作。 转贴于 233 网校论文中心 http:/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近相关 高等教育 试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与轻” 高等教育 简论中职法制教育困局 高等教育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
7、应用 高等教育 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高等教育 试析债法基本原理的学习 学科教育 探析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 英语教学 探析英语语篇分析翻译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 浅析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利弊分享到 最新更新法学理论试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论文摘要 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 全文法学理论试析习惯对法制建设的影响论文摘要 本文在习惯这一词语的基础上,仔细阅读了英、德、日、传统中国法制度建设的. 全文法学理论试析孔子与柏拉图理想秩序观差异性比较论文摘要 基于对孔子与柏拉图相关文本的解读,本文拟以秩序为切入点,综合采用文献分. 全文法学理
8、论简论摆正非领导职务人员工作心态的思考论文摘要 非领导职务人员是干部队伍中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实践工作当中,由于多方面的. 全文法学理论简论转制社区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摘要 实践中对如何把握转制社区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定性常有争议,本文尝试结合. 全文热门推荐工程建筑探析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 全文工程建筑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 全文财政研究试论科研经费的管理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
9、化且数. 全文工程建筑探析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 全文行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思路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 全文热门标签 工程建筑 财政研究 行政管理 法学理论 管理其它相关 企业战略 水利工程 临床医学 发展战略 经济学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电子机械 英语教学 成本管理一是建立家访制度,促进家长和教师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结,教师和家长都可准确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和家庭、沟通思想、互相
10、交流,共商教育大计,避免互相干扰,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三是实行家校联系卡,老师和家长互通信息,及时、方便、高效;四是聘请校外辅导员,他们中有老红军、老干部、解放军战士、还有司法、公安、环保、宣传等部门的同志,定期加强学生遵纪守法,热爱科学、热爱劳动,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五是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使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来关心厌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有利于厌学学生思想转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要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同志的家教方法和施教能力,力求达到家校社体,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厌学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了,家长的认识提高了,社会的配合密切了,厌学人数逐年减
11、少了。我们根据厌学生转化有档案对近五年毕业的学生做跟踪调查,他们有的正在深造,有的已加入社会的大潮,但从各学校和各行各业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他们思想进步,事业性强,工作态度端正,成绩突出。“春暮杜鹃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懂得这诗句的道理,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做好厌学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
12、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 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中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
13、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第二、逐步加深师生感情。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第三、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
14、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中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你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在中学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反应,而中学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着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的良好行为表现,满足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中学生肯定
15、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第四、学会期待。班主任对学生期待的力度影响着全体学生的情感、认识和思维。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检查自己对每位同学的期待是否良好可行。良好可行的期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可行性要强,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校情、班情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其二,针对性要强,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和不同的事件选择行之有效的期待方式;其三,尽可能与中学生家长的期待联系一致起来,避免中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其四,对班集体而言,注意提出对整体的期待,并力图将个体期待与群体期待联系起来。这样,处于这个班集体的同学就比较珍视班级融洽的心理气氛,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16、。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让老师在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处理班级事务,利于师生两方面的发展,更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从而可以事半功倍西岸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文由 3edu 教育网 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刻的原 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尤其是民族学生,更注重教师的夸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 长 期以来, 评价一堂课 的质量高低,通常用语是“
17、讲得如何”,而不是“学生学得怎么样”, 这种评 价方式很容易让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其次是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再次是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景,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另外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对教学设计原理的研究,努力实现由传统备课型向课堂教学设计型的转变。 同 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也应注意:在关注以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
18、标,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教学课堂的发展寻找一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途径。 班 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 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 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中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
19、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 尊重每一位学生,“ 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
20、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王晓晨这样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遇到早恋的问题,我班的两个学生也出现了这种倾向,我把两个人找来郑重而严肃的和他们俩谈了这个问题,尊重他们的意见,也提出了我的观点,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方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信任他们。第四、学会期待。班主任对学生期待的力度影响着全体学生的情感、认识和思维。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检查自己对每位同学的期待是否良好可行。良好可行的期待具有以下四个
21、特点。 其一,可行性要强,要符合 实际情况,如校情、班情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其二,针对性要强,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和不同的事件选择行之有效的期待方式;其三,尽可能与中学生家长的期待联系一致起来,避免中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其四,对班集体而言,注意提出对整体的期待,并力图将个体期待与群体期待联系起来。这样,处于这个班集体的同学就比较珍视班级融洽的心理气氛,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很欣赏柏拉图对教育的一句界定:“教育就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向善,从而高尚地生活。 ”柏拉图这里主要强调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其实,教育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也就是教
22、育者和受教育者。那么可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期望中所要达到的质量的规格和标准。这样表达和柏拉图的那句界定意思基本一致,却没有柏拉图表达得更温和、更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教育是什么”,作为有着两千多年教育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众多的看法和学说。我个人认为,教育可以说是人类成长的足迹。通过教育,我们的文明、道德、文化、艺术得以留传和继承,也得以丰富和升华。所以,我们力图提高教育的质量,就是为 了把我们的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能够“ 高尚地生活”的人。 今天各大门户网站都发 布了教育部关于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有 权力批评学生的新闻。内容是说“
23、在我 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 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看了 这个新 闻,我感觉很奇怪, 谁剥夺过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力么?没有。我觉得发这个规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是教师不敢管,是不愿意管,因为这里面有利益驱使。 那些所 谓教 师不敢管、不管批 评的学生,都是些桀骜不驯,有独立人格的学生。或是家庭条件优越、有社会关系的学生。一般的教师管他们、批评他们纯属找麻烦,弄不好还是个大麻烦。 中国的教 师 群体最大的问题 就是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依
24、附于这个社会,他们不能脱离这个社会的现实生存。过去,宣传上把教师总是说的很完美,什么园丁、蜡烛的。可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有 Q#J 学生的,有侮辱学生的,有殴打学生的,他们就不能批评了么? 现在不是教师的权力太小的 问题。而是学生的权利没有保障。在学校里,怎么说教师都是强势的,我只听说过教师欺负家庭条件不好,性格老实的学生,只说过纨绔子弟、性格少年呛老师的,真没见过有老师对贫穷、老实的学生有偏爱,专跟条件好的学生对着干的老师。 教育部出台这个规定,我估 计效果会是,那些老师们面对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家庭条件差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狂喷胸中怒火,而对那些家庭富裕、社会关系硬的学生,露出谄
25、媚的笑脸。当然,对那些家庭条件差,学习成绩差,居然还敢有性格,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有尊严的学生,老师们完全可以用尚方宝剑将他们腰斩。教育部下令了么。 现在的老 师 ,总喜欢推卸 责任。说什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表现不好,家长负主要责任。真是很可笑,照这样说,要你们老师干什么?送孩子去上学,学的成绩烂,最后还是家长的责任。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表现不好,跟老师的水平是有关的。老师死不承认错误。又缺乏制衡他们的手段。所以他们可以任意的推卸责任。课教的差,逼的学生得额外花高昂的课时费补课。恨不得学生一来上学就什么都会,直接就能出成绩,给老师长脸长工资。太无耻了。 还有一种 说 法。说是老师 打学生
26、天经地义。这是侵犯人权的。现在的老师,仗着学生年幼无知,肆意践踏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打你是为了你好,这是恨铁不成钢。”那么学生打老师行不行,恨老师不够好么。 现在的 未成年人保 护法 ,只是一纸空文,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校园暴力。当校园里那些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时,老师在干什么呢? 他们说,这与他们无关。这是学生之间的事。老师不好插手。呵呵。好官冕堂皇的说辞。 我一直觉得, 现在的中小学班主任, 权力太大了。应该有所限制。这些班主任们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寻租,获取了大量利益。曾经纯静的校园上空已经满是腐烂的空气。 有些老师总 是报怨,现在的学生 难管。其实是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那么“ 傻”,知
27、道保护自己的权益了。面对不公时,他们会发出声音,表示异议,实际上并不会改变什么。但就是这么点反抗,也让很多道貌的老师不爽。他们恨不得所有的学生都对他们服服帖帖,连个屁都不能放。 校园从来不一块净土。社会上的各种 问题在校园里都有发生。而且因为校园的封闭,往往事情会变得更恶劣。 我说 的这一些,可能有些当老师的听了心惊,有些听不以为然。有些会说我以偏概全。但我认为,这些问题是现在校园里普遍存在的。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不能不让学生说话。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也不应该歧视他,而对学生之间的欺负人现象不闻不问,绝不能说上负责。 我假 设的“好老师”应该是,没有 权力欲望的,没有限制人身自由欲望的,没有
28、从学生身上榨取最大经济利益欲望的,没有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生和学生家长身上欲望的人。 这很 难,这 种人只生活在想像中,空气中,而在 现实中是存在的。 对于中国的经济,这是一个最好的 时代,对于中国的教育,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责任不在学生。学生无知,做老师的也无知么,你们对自己的孩子也能狠心去骗,去骂么?为什么你们总是嫌学生家长对学生不严厉?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磕头虫?跟屁虫?还是其他不明生物? 为什么 现在的家 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在国内,孩子们培养不出独立的人格。那些老师把孩子摧残成失败者后,再把责任全推到学生和家长身上。再冷冷的说一句,自己不是那块材料,还
29、想的那么多。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文秘 相关公文: 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体会:研修伴我成长中小学教师学术规范建设方案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