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400212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生物 第 1 页 共 5 页胜利 55 中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 (50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选项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人A B C D3、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红豆生南国

2、,春来发几枝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生长 生物都有遗传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变异A B C D 5、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6、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7、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

3、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8、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山东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对省内所有初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D.选取省内部分城市和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9、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充足乙 暗室 一 二A.20 不充足 B.20 充足 C.30

4、不充足 D.30 充足10、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滥砍树木,水土流失 D企鹅生活在南极11、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A葵花受阳光限制,粮食受水的限制 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 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12、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 ) 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竞争13、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

5、秋风扫落叶14、营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而红藻则多数生活在海平面 260 米以下。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盐度15、词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6、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阴暗

6、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17、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用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18、定律的形成过程为( ) 。A观察提出问题假说实验学说 B观察提出问题实验假说学说C观察学说假说实验提出问题 D学说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假说19、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20、下列哪一特征的植物不适宜生活在如右图所示生物生活的环境中( ) 六年级生物

7、 第 2 页 共 5 页A根系很发达 B茎肥厚多汁 C角质层致密 D叶面宽大21、各项中,与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秋天植物的落叶 B.骆驼刺常常的根 C.蛾类在夜间活动 D.苍耳果实表面有倒钩 22、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保护色 B.适应性 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23、法正确的是( )A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B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C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4、下列

8、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泰山上所有的植物 B.黄河中所有的鲤鱼 C.整个洞庭湖 D.内蒙古草原上的羊群25、螂捕蝉,黄雀在后。 ”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26、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 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27、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杂草 B黄雀 C螳螂 D蘑菇28、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试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区加网罩后( ) A食物链被破坏 B植物

9、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食物网消失了29、同学针对食物链“ 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草属于生产者 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C.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 D.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30、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 3 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31、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

10、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 甲 乙 丙 丁铅的相对含量 0.04 6.00 0.49 61.00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32、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3、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34、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

11、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35、35 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36、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 以上都是37、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

12、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38、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右下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丙 乙 甲六年级生物 第 3 页 共 5 页39、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蛇和鹰之间只是捕食关系 B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有 2 个 C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40、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

13、数量关系如图 2 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丁的数量增加,甲、丙的数量下降41、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 )A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C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42、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物镜的目的是( )A使物镜对准光源 B防止污染物镜 C使物镜降到看清物像 D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43、察

14、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比低倍镜看到的物像、视野亮度、细胞数目( )A小 亮 多 B小 暗 少 C大 亮 多 D大 暗 少44、使用显微镜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要观察的玻片应对准通光孔的中心 B对光时要先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观察物像时左右眼要同时睁开 D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45、表示用显徽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D.左上方46、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非常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则模糊不清,可能的原

15、因是(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焦距没有调节好 C显微镜物镜损坏 D标本厚薄不均匀47、图中和为物镜长度,和为目镜长度,和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A. B. C. D.48、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细小的物体,若物体被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被观察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4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

16、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 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 条件下大C.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 d 条件转变为 c 条件下观察时, 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50、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作用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卷 能力部分(每空 1 分,共 50 分)51.(12 分)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至少还

17、需要_(2)在此食物网中,就鹰而言,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_;该图中有_条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_。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这些能量以_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4)鹰和蛇的关系是_(5)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但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往往比森林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草原生态系统_。 (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_实现的。该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_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草原出现了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52.(12 分)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

18、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 DDT 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六年级生物 第 4 页 共 5 页生物类别 A B C DDDT 含量(ppm)0.008 0.39 0.03 3.27(1)写出 A、B、C、D 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_。(2)正常情况下,表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DDT 会通过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3)该生态系统能量是通过_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4)生产者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_

19、,将碳储存在体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_,把_中的碳转化为_返回空气中。(4)若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_ (5)生物圈为厚度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_(6)生物与环境之间_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53 (11 分)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图 E 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2)图 G 所滴液体为_,它可把细胞核内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图 D 所滴液体应为_,目的是_;(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高、低)倍镜下观察。(5)光学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6)

20、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光学显微镜下 看不清。(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再转动 换高倍镜,再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 (增多或减少) 。54.(9 分)下图为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维持细胞形状,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2)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 是缓缓流动着的。(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 内的 溶解着多种物质。 (4)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共有的结构 57. (5分)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

21、欲探究马铃薯发芽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马铃薯发芽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_。 制定计划: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 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入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_。 将两培养瓶放人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瓶中马铃薯的萌发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六年级生物 第 5 页 共 5 页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 如果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发芽,则说明 选择题答题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