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2023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云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省统计局 发布人:综合处 2010-4-12 14:02:57 云 南 省 统 计 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0 年 3 月 23 日2009 年是经受严峻考验、克服重重艰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面对历史上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预见早、判断准、行动快、措施硬,果断采取一揽子有效政策措施,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了稳步复苏、回升向好的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进一

2、步巩固。一、综 合初步核算,2009 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 6168.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4 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 15 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063.96 亿元,增长 5.2%;第二产业增加值 2580.34 亿元,增长 1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523.93 亿元,增长 1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43.1:39.0 调整为 17.3:41.8:40.9。全省人均 GDP 达到13539 元(按年末汇率折合 1983 美元),比上年增长 11.4%。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 2412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

3、重达39.1%,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图 1 2005-2009 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 1490.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698.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 %;其中增值税完成 97.53 亿元,下降 1.9%;营业税 175.79 亿元,增长28.7%;企业所得税 65.29 亿元,下降 1.1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1952.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8%,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 50.3%、40.5%、27.4%、40.5%和 30.8%。 图 2

4、2005-2009 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8.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 1.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表 1 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 0.4 0.5 0.2食 品 1.6 1.2 2.1其中:粮食 4.1 4.4 3.9油脂 -19.5 -24.6 -15.3肉禽及其制品 -9.6 -9.8 -9.4鲜菜 22.4 21.2 23.9鲜蛋 0.4 0.4 0.4烟酒及用品 0.1 0.3 0

5、.0衣 着 -1.9 -1.5 -2.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3 0.1 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5 1.5 1.3交通和通信 -2.6 -2.4 -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2 -2.1 0.2居 住 1.9 4.7 -1.6二、农 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1700.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5%。其中,种植业产值 849.3 亿元,增长 4.5 %,林业产值 196.1 亿元,增长 6.6%,畜牧业产值 553.6 亿元,增长 6.7%,渔业产值 41.8 亿元,增长 10.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59.7 亿元,增长 1.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1576.9 万吨,比

6、上年增长 3.8%。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油料产量 49.92 万吨,比上年增长 23.6%;烤烟产量 87.77 万吨,增长 4.6%;蔬菜产量 1215.5 万吨,增长4.2 %;园林水果产量 260.18 万吨,下降 2.3%;茶叶产量 18.03万吨,增长 5.1%;鲜切花产量 56.02 亿枝,增长 5.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 304.6 万吨,比上年增长 5.7%;牛奶产量 48.4 万吨,增长 8.3%;禽蛋产量 20.8 万吨,增长 6.9%;水产品产量 45.5 万吨,增长 15.6%。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54.8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58.9万亩。表 2 2009

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76.9 3.8 油料 49.92 23.6 甘蔗 1783.29 -6.1 烤烟 87.77 4.6 蔬菜 1215.5 4.2 园林水果 260.18 -2.3 茶叶 18.03 5.1 橡胶 30.19 17.4 肉类总产量 304.6 5.7 牛奶 48.4 8.3 禽蛋 20.8 6.9水产品产量 45.50 15.6 注:粮食产量、肉类总产量、牛奶和禽蛋产量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核定。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 208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1904.38

8、 亿元,增长 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884.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1019.72 亿元,增长 9.8%。图 3 2005-2009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属于云南支柱产业的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 689.82 亿元,同比增长 11.4%;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 242.36 亿元,同比增长 16.6%;矿产业完成增加值 670.57亿元,同比增长 6.3%。6 大高载能行业共完成增加值 710.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9.2%,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20.7%、电力

9、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9.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3.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0.9%。全年原煤产量 8921.02 万吨,比上年增长 3.0%;发电量1173.82 亿千瓦小时,增长 12.9%;粗钢产量 1049.05 万吨,增长 16.4%;钢材产量 973.3 万吨,增长 16.3%;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215.8 万吨,下降 0.4%;水泥产量 5046.45 万吨,增长25.8%;卷烟产量 691.58 万箱,增长 1.8%;成品糖产量 223.91万吨,增长 6.1%。表 3 2009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

10、度产品名称 单 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原煤 万吨 8921.02 3.0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173.82 12.9其中:水电 亿千瓦小时 625.75 0.6火电 亿千瓦小时 548.07 31.2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2257.02 7.3粗钢 万吨 1049.05 16.4钢材 万吨 973.30 16.3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215.80 -0.4其中:铜 万吨 29.86 -4.8原铝 万吨 60.75 14.4铅 万吨 36.08 -10.0锌 万吨 79.06 -2.1锡 万吨 7.47 1.1硫酸(折 100%) 万吨 939.20 15.6烧碱(折 100%) 万吨 20.56

11、30.1化肥(折 100%) 万吨 356.73 5.5卷烟 万箱 691.58 1.8成品糖 万吨 223.91 6.1精制茶叶 万吨 9.83 0.5化学医药 吨 2242.66 -39.3中成药 吨 17825.66 -4.3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64624.63 5.2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6.02 7.6水泥 万吨 5046.45 25.8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01.49 49.5人造板 万立方米 121.51 27.4发电设备 万千瓦 86.16 -1.6变压器 万千伏安 1996.07 34.1汽车 辆 72692 68.62009 年 1-11 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

12、利税 94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其中实现利润 265.37 亿元,下降4.7%。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492.04 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1179.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0%;实现利润 35 亿元,增长 25.3%;上缴税金 45 亿元,增长 25.7%。图 4 2005-2009 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四、固定资产投资2009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 4527.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7%。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197.06 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投资 1524.87

13、亿元,增长 21.1%,其中工业投资1521.55 亿元,增长 23.5%;第三产业投资 2805.09 亿元,增长34.0%。 图 5 2005-2009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 4 2009 年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行 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总 计 4527.02 31.7农、林、牧、渔业 197.06 13.2采矿业 195.52 14.8制造业 595.75 37.0其中:烟草制品业 35.37 80.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8.26 47.9医药制造业 18.94 6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8.83 2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

14、2.79 -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1.58 72.2电力工业 702.47 15.5建筑业 3.32 -8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63.04 52.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3.37 3.2批发和零售业 110.05 48.6住宿和餐饮业 39.75 23.2金融业 6.19 9.6房地产业 1105.35 1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80 78.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1.67 2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31.71 6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84 93.9教育 125.65 75.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50.24 86.

15、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0.37 44.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22.07 -16.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737.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 552.96 亿元,增长 30.5%;办公楼投资18.91 亿元,增长 55.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80.52 亿元,增长40.4%。全省商品房屋施工面积 6837.88 万平方米,增长 27.2%;竣工面积 1680.56 万平方米,增长 59.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29.95 万平方米,增长 35.7%,商品房屋销售额 653.53 亿元,增长 48.4%。 表 5:2009 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16、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投资完成额 亿元 737.46 32.3其中:住宅 亿元 552.96 30.5其中:90 平方米以下住宅 亿元 97.43 35.5其中:经济适用房 亿元 19.63 -6.7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6837.88 27.2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535.52 23.6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2820.84 30.3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231.07 24.3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1680.56 59.9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408.03 59.4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229.95 35.7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040.33 38.1本年资金

17、来源 亿元 1198.90 38.2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139.52 44.3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205.61 100.4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万平方米 1269.82 -17.9完成开发土地面积 万平方米 826 -8.2土地购置费 亿元 132.49 30.2全年改建和新建农村公路 2.5 万公里,大理至丽江、昆明绕城西北段等高速公路开工,启动 52 条二级干线公路建设;大丽铁路建成通车,新开工云桂、丽香等 5 个铁路建设项目,在建铁路项目达 11 个;腾冲机场正式通航,大理、香格里拉机场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昆明新机场建设进度加快;景洪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小湾水电站实现三台机组发电,

18、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进展顺利;陇川麻栗坝、楚雄青山嘴两座大型水库和 18 件中型水库下闸蓄水,“润滇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成“五小水利”工程 25 万件。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51.06 亿元, 比上年增长19.3%。分地域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1154.57 亿元,增长20.3%;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896.49 亿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555.85 亿元,增长18.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381.43 亿元,增长 27.9%;其他行业零售额 113.78 亿元,增长 7.1%。图 6 2005-2009 年社会消

19、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22.5%,汽车类比上年增长 8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23.2%,通讯器材类增长 27.4%,中西药品类增长 41.6%,日用品类增长32.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 30.8%,化妆品类增长 26.4%,金银珠宝类增长 69.9%,家具类增长 28.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8%。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80.19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出口完成 45.14 亿美元,下降 9.7%,进口完成35.05 亿美元,下降 23.8%。全年对欧盟进出口 11.26 亿美元,下降 1.5%;对东盟进出口

20、 31.51 亿美元,增长 13.8%;对南亚进出口 5.41 亿美元,下降 40.1%。图 7 2005-2009 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农产品成为了全省出口创汇的新龙头。全省农产品出口 9.72亿美元,增长 21.6%;电力出口 2.07 亿美元,增长 38.3%;纺织品及服装出口 3.06 亿美元,增长 64.6%。磷化工产品出口 7.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51.1%;机电产品出口 9.03 亿美元,下降7.8%;有色金属产品出口 3.28 亿美元,下降 24.0%。在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 7.76 亿美元,增长 14.6%;农产品进口4.18 亿美元,增长 47.9%;金属原材

21、料进口 15.33 亿美元,下降24.7%;非金属原材料进口 1.52 亿美元,下降 85.6%。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190 个,比上年下降 16.7%,合同外资 16.82 亿美元,下降 0.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9.1 亿美元,增长 17.2%。六、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 175.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 表 6:2009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亿 吨 4.74 3.3铁路 亿 吨 0.59 -2.6公路 亿 吨 4.08 4.2水运 亿 吨 0.03 1.8民航 万 吨

22、 7.74 2.4管道 亿 吨 0.04 10.7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904.27 3.9铁路 亿吨公里 340.95 1.4公路 亿吨公里 496.14 5.9水运 亿吨公里 5.42 5.0民航 亿吨公里 1.16 持平管道 亿吨公里 60.6 1.9表 7:2009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旅客运输总量 亿 人 3.66 5.1铁路 亿 人 0.24 0.2公路 亿 人 3.28 5.2水运 亿 人 0.07 3.0民航 亿 人 0.07 20.4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448.45 8.9铁路 亿人公里 63.37 -4.9公

23、路 亿人公里 302.22 10.7水运 亿人公里 1.55 0.7民航 亿人公里 81.31 14.9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98.6 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9.02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2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153.29 万辆,增长 27.1%。民用轿车保有量 73.49 万辆,增长29.8%,其中私人轿车 62.12 万辆,增长 34.6%。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577.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3.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11.72 亿美元,增长16.9%。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1.2 亿人次,增长 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730.66

24、亿元,增长 22.9%;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73 亿元,增长 22.2%。七、金融、保险和证券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 11119.6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3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668.61 亿元,增长23.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 8779.63 亿元,增长 3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2924.4 亿元,增长 16.7%;中长期贷款余额 5585.26 亿元,增长 46.3%,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 929.77 亿元,增长 46.5%。图 8 2005-2009 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25、180.08 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 68.17 亿元,增长23.5%;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 92.4 亿元,增长 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 19.51 亿元,增长 5.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 65.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 34.14 亿元,增长 7.6%;寿险业务给付 21.99 亿元,下降 7.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 8.99 亿元,增长13.1%。 全年云南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累计筹资 120.55 亿元,比上年增加 59 亿元。A 股再筹资(包括配股、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认股权证筹资

26、)102.55 亿元,增加 41 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 18 亿元,增加 18 亿元。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 26 家,总股本 127.2 亿股;总市值 2606.85 亿元,比上年增加 1490.24 亿元。八、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13.24 万人,比上年增长 13.1%;在校学生 39.36 万人,比上年增长 13.2%;毕业生 8.59 万人,比上年增长 8.3%。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20.34 万人,在校生47.19 万人,毕业生 11.72 万人。普通高中招生 22.03 万人,在校生 61.15 万人,毕业生 18.38 万人。初中招

27、生 69.7 万人,在校生 203.82 万人,毕业生 62.08 万人。普通小学招生 69.5 万人,在校生 444.14 万人,毕业生 73.31 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92.1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8.2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17.5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8.6%。免除了 640 多万名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向 208 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3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0%,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 0.55%,与上年持平。年末共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1

28、1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3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34 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91 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 671 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 39 项,应用技术成果 583 项,软科学成果 49 项。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 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3 个。专利申请 4633 件,获专利授权 2923 件;签订技术合同 1030 项,成交金额达 7.19亿元。九、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127 个,文化馆 148 个,公共图书馆 150 个,博物馆 36 个。在全国首创并建成 407 所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完成 200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启动

29、了 4 万多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4.29%和 95.06%。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 54 座,广播电台 16 座,电视台 16 座,有线电视用户 486万户。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 9319 个,医院 721 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 14.4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13.3 万人,其中医生 5.9 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52 个,卫生技术人员 6209 人;专科防治机构 31 个,卫生技术人员 591 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47个,卫生技术人员 5024 人。乡镇卫生院 1383 个,床位 3.16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2.47 万人。

30、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 86393 例,报告死亡 1233 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90.18/10 万,死亡率 2.71/10 万。全年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银、铜牌 15 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银、铜牌 55 枚。十、资源、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年末全省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 99 个,环境监测人员 1244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 381 个,项目总投资 9.96 亿元。城市污水处理率为 69.7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91.4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42.88%。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 2.61%和 0.48%。全年共完成营造林 1031 万亩,

31、 启动实施 4730 万亩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200 平方公里。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 152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45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284.1 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142.7 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84.2 万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 1445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38.0%;人均水资源 3161 立方米,减少 38.0%。全年平均降水量 983 毫米,减少 26.0%。年末全省水利工程蓄水总量 54.8 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 22.2%。全年总用水量 153.9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万元生产总值

32、用水量 250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7.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116 立方米,增长 7.4%。全省人均用水量为337 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年能源消费总量 8106.68 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比上年增长 6.98%。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 891.19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7.44%。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6939.84 万吨,增长 13.2%;焦炭消费量 1174.14 万吨,下降6.09%,天然气消费量 4.19 亿立方米,下降 15.86%,电力消费量599.92 亿千瓦时,增长 8.8%。全省能源消费量结构为:第一产业占 2.8%;第二产业占 74.9%;第

33、三产业占 11.9%;居民生活消费占 10.4%。全省单位 GDP 能耗比上年下降 4.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3.78%;单位 GDP 电耗比上年下降 4.19%。全年共实现节能量 386 万吨标准煤。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2444 人,比上年下降10.2%。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4 人,下降 17.0%;工矿商贸企业(不含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364 人,下降4.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1.323 人,下降 33.0%。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5075 起,造成 1888 人死亡、6549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2371.71 万元;道路交

34、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 3.02,下降23.15%。十一、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 457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8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56.92 万人,出生率为 12.53;死亡人口 29.3 万人,死亡率为 6.45;自然增长率为 6.08,比上年下降 0.24 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 34.0%,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城镇人口 1554 万人,乡村人口 3017 万人。表 8 2009 年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指 标 年末数 比重%全省总人口 4571 100.0其中:城镇 1554 34.0乡村 3017 66.0其中:男性 2382.86 5

35、2.1女性 2188.14 47.9其中:0-14 岁 999.22 21.915-64 岁 3210.21 70.265 岁及以上 361.57 7.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3.5 万人。省财政补贴困难企业 2亿元,稳定 25.7 万个就业岗位;安排 2 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 9.3 万名失业人员就业;安排 1 亿元专项资金鼓励创业,帮助 2 万人实现创业并带动 12 万人就业。因国际金融危机返乡的150 万农民工有 148 万实现再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 123 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 55 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5.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26%。全年城镇居民人

36、均可支配收入 14424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0202 元,比上年增长 12.4%。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 26992 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 3369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9.8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925 元,比上年下降2.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8.2%。按 2009 年农村贫困标准 1196 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540 万人,净脱贫 15 万人。图 9 2005-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 10 2005-2009

3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306.5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2.82 万人。其中,参保职工 216.32 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90.22 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762.45 万人, 增加 144.25 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42 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365.03 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 21 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8.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 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5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22 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 3293.5 万人,增加 7

38、1.5 万人,参合率达 93.0%,比上年提高 3.23 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 34.39亿元,累计受益 7582.56 万人次。全省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 90.6 万人,比上年增加 4.7 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 338.6 万人,比上年增加 30.7 万人。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 3.79 万张,全年收养各类人员 2.72 万人。新建了 4 个州级儿童福利院和 7 个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 93 所,已建成 67所,新增床位 1 万多张,集中供养率超过了 10%。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28.66 亿元,筹集社会福

39、利资金 10.03 亿元,接受社会捐赠 2.1 亿元。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为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8.农村贫困人口是根据新修订的农村贫困标准统计的,与历史数据不完全可比。9.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按 2005 年不变价格计算,邮电业务总量按 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