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科目 语文公开课 课题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人 黄素萍班级 初二 2 班听课时间 2011 年 9 月 日 第 2 节教学内容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 ,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 “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
2、成了诗歌鲜明的形象。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想象既丰富又合理。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 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听课体会在课堂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 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空间不足可附页)听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