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简单评述荀子的“性恶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6269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评述荀子的“性恶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单评述荀子的“性恶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简单评述荀子的“性恶论”在 我国古代哲学史上,荀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的哲学家。他认为,人生而好利,有疾恶,好生色。如果顺从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会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暴乱。荀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一样的圣人,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积伪礼义,小人则不知道积伪,所谓的“性”是天性的禀赋,其不用教化可以形成;而“伪”是通过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但“伪”能化“性” 。礼义之伪,可以矫正人性之恶,引导人性向善,这种矫正人性之恶而化为善,如同木材不直,经过外力矫枉为直一样。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积习礼义,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自己努力修养的结果

2、。因此,只要努力积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可以说,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作用。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在礼义理论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不足的。首先,荀子把人的本性说成是先天就是恶的是错误的。因为人生而有欲望要求,比如吃饭睡觉这些欲望要求是天然的、合理的,也是人类能生存下来发展下去的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动力,它根本不是什么恶。 其次,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归根到底是为君主专制主义论证的。荀子在对待人性的看法上与孟子的截然相反,然而其归宿却完全相同。孟子的性善论实质是主张人天生就是君主专制主义的顺民;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要人们通过对人性的控制和改造来适应君主专制主义。因此,他们都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可以说,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突破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