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 案图中数学组阿不都沙拉木阿不力米提2017 年 11 月 1 日星期三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2.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感受从算式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趣性,分析问题,探寻等量关系列方程。难点: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设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1.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简单方程有所认识,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但多数学生说不出方程的本领。2.学生尽管已会模仿解决一些简
2、单的实际问题,但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也没有交流,合作,不会用数学方式去思考,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跌,干想也敢说。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3)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 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 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 60 km/h,客车比卡车早 1 h 经过 B 地,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二、学导并举1.展示成果,查找问题(1)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教科书中的问题。(2)引导学生利用设未知数列式子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 )题目中涉及哪些相关的量?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设出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小组合作,尝试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
3、的方程。 (5 )如果客车的行驶时间为 X 小时,则卡车的行驶时间( )小时客车的路程是( )千米, 卡车的路程是( )千米客车的路程 ( ) 卡车的路程如果卡车的行驶时间为 X 小时,则客车的行驶时间( )小时卡车的路程是( )千米, 客车的路程是( )千米卡车的路程 ( ) 客车的路程3、归纳总结出方程的定义并能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方程。2.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1)合作学习教科书 79 页例 1(3)(2)小组合作观察列出的四个方程中的未知数与其指数。总结出特点,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所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巩固提高:练习 1: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3、强化练习归纳出根据实际问题列方
4、程的大致步骤。根据下列问题,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环形跑道一周长 400 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 3 000 m?(2)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 2 cm,高是 5 cm,面积是40 cm2,求上底归纳:思考:当 x=5,x=6,x=7 中哪一个数使方程 4x=24 等号两边的值相等?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x=1,x=2,x=3 中哪一个数是方程 3X+1=7 的解? 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征各指什么?(3)从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4)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作业:教科书第 83 页第 1、5、6 题板书设计:3.1.1 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