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银行,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ing,corporate finance)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在线等。,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
2、的标志。,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过最近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投资银行已经突破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等传统业务框架,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都已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组成。,(1) 证券承销,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活动。投资银行承销的职权范围很广,包括本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外国政府和公司在本国和世界发行的证券、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等。, 证券经纪交易,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中扮演着做市商、经纪商和交易商三重角色。作为做市商,在证券承销结束之后,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该
3、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并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作为经纪商,投资银行代表买方或卖方,按照客户提出的价格代理进行交易。作为交易商,投资银行有自营买卖证券的需要,这是因为投资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着大量的资产,必须要保证这些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此外,投资银行还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无风险套利和风险套利等活动。, 证券私募发行,证券的发行方式分作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前面的证券承销实际上是公募发行。私募发行又称私下发行,就是发行者不把证券售给社会公众,而是仅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私募发行不受公开发行的规章限制,除能节约发行时间和发行成本外,又能够比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相同
4、结构的证券给投资银行和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率,所以,近年来私募发行的规模仍在扩大。但同时,私募发行也有流动性差、发行面窄、难以公开上市扩大企业知名度等缺点。, 兼并与收购,企业兼并与收购已经成为现代投资银行除证券承销与经纪业务外最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投资银行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企业的并购活动,如:寻找兼并与收购的对象、向猎手公司和猎物公司提供有关买卖价格或非价格条款的咨询、帮助猎手公司制定并购计划或帮助猎物公司针对恶意的收购制定反收购计划、帮助安排资金融通和过桥贷款等。此外,并购中往往还包括“垃圾债券”的发行、公司改组和资产结构重组等活动。,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对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项目策划安
5、排的一揽子融资的技术手段,借款者可以只依赖该经济单位的现金流量和所获收益用作还款来源,并以该经济单位的资产作为借款担保。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将与项目有关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投资者与项目发起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协调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一起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而通过发行债券、基金、股票或拆借、拍卖、抵押贷款等形式组织项目投资所需的资金融通。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主要工作是:项目评估、融资方案设计、有关法律文件的起草、有关的信用评级、证券价格确定和承销等。, 公司理财,公司理财实际上是投资银行作为客户的金融顾问或经营管理顾问而提供咨询、策划或操作。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
6、公司、个人、或政府的要求,对某个行业、某种市场、某种产品或证券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供较为全面的、长期的决策分析资料;第二类是在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应变措施,诸如制定发展战略、重建财务制度、出售转让子公司等。, 基金管理,基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它由基金发起人组织,吸收大量投资者的零散资金,聘请有专门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专家进行投资并取得收益。投资银行与基金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发起和建立基金;其次,投资银行可作为基金管理者管理基金;第三,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的承销人,帮助基金发行人向投资者发售受益凭证。, 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投资银行的财务
7、顾问业务是投资银行所承担的对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证券市场业务的策划和咨询业务的总称。主要指投资银行在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在二级市场再筹资以及发生兼并收购、出售资产等重大交易活动时提供的专业性财务意见。投资银行的投资咨询业务是连结一级和二级市场、沟通证券市场投资者、经营者和证券发行者的纽带和桥梁。习惯上常将投资咨询业务的范畴定位在对参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投资意见和管理服务。,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经过投资银行把某公司的一定资产作为担保而进行的证券发行,是一种与传统债券筹资十分不同的新型融资方式。进行资产转化的公司称为资产证券发起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
8、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出售给特定的交易组织,即金融资产的买方(主要是投资银行),再由特定的交易组织以买下的金融资产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用于收回购买资金。这一系列过程就称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即资产证券为各类债务性债券,主要有商业票据、中期债券、信托凭证、优先股票等形式。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与持有人在证券到期时可获本金、利息的偿付。证券偿付资金来源于担保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即资产债务人偿还的到期本金与利息。如果担保资产违约拒付,资产证券的清偿也仅限于被证券化资产的数额,而金融资产的发起人或购买人无超过该资产限额的清偿义务。, 金融创新,根据特性不同,金融创新
9、工具即衍生工具一般分为三类:期货类、期权类、和调期类。使用衍生工具的策略有三种,即套利保值、增加回报和改进有价证券的投资管理。通过金融创新工具的设立与交易,投资银行进一步拓展了投资银行的业务空间和资本收益。,首先,投资银行作为经纪商代理客户买卖这类金融工具并收取佣金;其次,投资银行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价差收入,因为投资银行往往首先作为客户的对方进行衍生工具的买卖,然后寻找另一客户作相反的抵补交易;第三,这些金融创新工具还可以帮助投资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免受损失。金融创新也打破了原有机构中银行和非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界限和传统的市场划分,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
10、资,是指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表现为风险大、收益高。新兴公司一般是指运用新技术或新发明、生产新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获得远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但却充满了极大风险的公司。由于高风险,普通投资者往往都不愿涉足,但这类公司又最需要资金的支持,因而为投资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投资银行涉足风险投资有不同的层次:第一,采用私募的方式为这些公司筹集资本;第二,对于某些潜力巨大的公司有时也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其股东;第三,更多的投资银行是设立“风险基金”或“创业基金”向这些公司提供资金来源。,美国五大投行,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 1.高盛
11、集团(Goldman Sachs) 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
12、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美林(Merrill Lynch),美林曾是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
13、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曾在财务世界响叮当名字的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收购,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15日发表声明,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总价、约合每股29美元收购美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这是美国银行今年二度出手收购在信贷危机中处于困境的对手,此番收购有望造就一家全球银行业巨无霸。美林被认为是美第三大投资银行和世界最大证券经纪商,美国银
14、行被看作是美最大个人银行和最大吸储机构。美联银行退休首席执行官小约翰梅德林说:“在个人业务上最大的银行收购最大券商当然具有历史性。”,收购使美林免于成为全球信贷危机下一破产者。美林拥有94年历史,却未能躲过信贷风暴袭击。其股价从去年1月的每股97.53美元最高点至今已暴跌80,与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净损失大约190亿美元。过去一星期里,美林的股票贬值36。,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曾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曾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
15、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由于涉及次贷亏损严重,公司股价一年内已下跌了近95。由于同韩国开发银行的收购谈判无果而终以及公司第三季度财报将出现56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一周雷曼兄弟股价暴跌近77。曾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的雷曼兄弟被迫寻找买家
16、。由于美国政府拒绝为这次收购提供保证,包括美国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等潜在收购者14日相继退出谈判。雷曼兄弟公司15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公司将于当日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根据声明,递交破产保护申请的将是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而不包括旗下金融企业。一旦申请得到批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将在破产法庭监督下走上重组之路。这也将是垃圾债券专门公司德崇证券商品公司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曾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
17、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约14,500名员工。2008年 3月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现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投资银行。这首先是由投资银行特殊的性质决定的。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投资银行
18、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投资。房地产、保险、金融则是这几家投行主要投资的板块。在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中,由于贷款人无力偿还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有价证券急剧下跌,雷曼兄弟公司、美林公司等大型投行主营业务所受到的影响巨大,它们所持有的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数额巨大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从而引起了公司利润下降,甚至发生了严重亏损。,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反恶意收购业务使高盛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70年代,高盛抓住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出现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
19、新的行业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的旗帜,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高盛一下子成了遭受恶意收购者的天使。,1974年7月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参与了恶意收购活动。当时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户国际镍铬公司(INCO)参与了企图恶意收购当时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电储电池公司(ESB)的行动。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敌对意图后,打电话给当时掌管高盛公司兼并收购部的弗里曼德,请求帮忙。第二天上午9点,弗里曼德便坐在位于费城的ESB公司老板的办公室。,当他得知竞购价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9美元)时
20、,建议ESB用“白衣骑士”(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的竞价者参与竞价,以抬高收购价格)的办法对付INCO,或进行反托拉斯诉讼,在高盛公司和“白衣骑士”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协助下,INCO最终付出了41美元的高价,ESB 的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则上涨了100。从这件事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与反收购斗争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后是第一波士顿都充当了收购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则是反恶意收购的支柱。,参与恶意并购使摩根斯坦利获得了破纪录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采取了与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相反,高盛会保护受害者。许多同行竞争对手认为高盛这一举动是伪善行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笼络人心,而高盛
21、却认为他们是公司对自己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负责。,反恶意收购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在1966年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是60万美元,到了1980年并购部门的收入已升至大约9000万美元。1989年,并购部门的年收入是3.5亿美元,仅仅8年之后,这一指标再度上升至10亿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1981年,高盛公司收购J阿朗公司,进入外汇交易、咖啡交易、贵金属交易的新领域,标志着高盛多元化开始,超越传统的投资银行代理、顾问范围,有了固定收入。到1989年高盛公司7.5亿美元的总利润中,阿朗公司贡献了30%。,90年代,高盛高层意识到只靠做代理人和咨询顾问,公
22、司不会持久繁荣。于是他们又开设资本投资业务,成立GS资本合作投资基金,依靠股权包销、债券包销或公司自身基金,进行5年至7年的长期投资,然后出售获利。高盛在1994年投资13.5亿美元换取一家从事服装业的拉夫劳伦公司28%的股份,并自派总裁。三年后,出售其中6%的股份套现到4.87亿美元。其余股份升值到53亿多美元。短短三年内,高盛的资本投资收入翻了近10番,而老业务投资银行部只翻了两番。,高盛在中国,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
23、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中兴通讯于同年进行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亿美元,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于2005年进行的海外上市项目,筹资22亿美元,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国有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于同年进行的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2006
24、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项目以及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
25、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利亚的石油资产等等。,合资,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合资公司的成立令高盛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高
26、盛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成为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高盛集团CEO 劳埃德-布兰克费恩,1984年 高盛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 1994年 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 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B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 高盛对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及最大的产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首次自营资金投资,投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高盛目前持有平安6.8%的股份。,1997年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该项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仍然实现了成功的定价。
27、 高盛担任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价值7.2亿美元里程碑式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航空业第一个大型民营化项目。 高盛担任中国财政部价值5亿美元全球债券发行的副主承销商。,1998年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10亿美元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 1999年 高盛开始担任广东省政府的财务重组顾问,对粤海企业有限公司进行债务重组。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20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2000年 高盛担任中国石油29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该项目定价期间正值新经济泡沫的顶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但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第一个成功的民营化项目。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触发的潜在信
28、贷危机期间,高盛完成了粤海企业有限公司5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项目。这是中国国企历史上第一个债务重组项目。随后,高盛对粤海投资2,000万美元。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72亿美元后续/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2001年 高盛在中国又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中国网通)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份,另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一个独立8英寸半导体晶圆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价值5,000万美元的股份。高盛目前持有中国网通 2.4%及中芯国际4.0%的股份。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29、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再次融资10亿美元。,2002年 高盛担任中国银行(香港)26.7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第一个民营化项目。 高盛担任日本日产汽车对东风汽车10亿美元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香港)对中国八个省移动通信公司价值102亿美元的收购及7.5亿美元私募项目的财务顾问。,2003年 高盛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资助该合资公司收购了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及地产资产组合。该合资公司是第一个正式注册并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 在中国刚刚摆脱非典影响并即将进行最新一次全球主权债券发行之前,作为中国政府的评级顾问,高盛
30、帮助中国提升了信用评级:穆迪公司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3提升至A2。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主权债券发行美元部分的主承销商,成为自1998年以来唯一一家三次均担任中国政府主权债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国际银行,高盛成为第一批获得中国政府发放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的金融机构,投资额度为5,000万美元。 高盛担任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对北汽控股11亿美元投资项目的财务顾问,该项目将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和卡车。 高盛在诺基亚将四个合资企业整合为一个公司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该项目使新公司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 2004年,高盛成为领导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市首屈一指的承销商,具体项
31、目包括:网络游戏公司盛大价值1.69亿美元的首次公开上市;即时通讯公司腾讯价值1.8亿美元的上市;平安保险价值18.4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网通价值13.1亿美元的上市;中兴通讯价值4.53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石油价值16.8亿美元及中国石化价值7.42亿美元的股份配售。,高盛成功完成中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亚洲)4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10亿美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5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 高盛担任汤姆逊与TCL成立中国合资企业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在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向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战略性地出售20%的股份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项目的
32、财务顾问。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2005年 高盛担任交通银行价值21.6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第一个中国国有银行在海外上市的项目。 高盛担任中化公司价值2.47亿美元后门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此项目的结构分三个部分,所以极其复杂但又非常具有创意。 高盛担任中国石油价值27.2亿美元后续股票发售的主承销商,该项目是至发售日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快速建档发行案。,高盛再次成功完成国家开发银行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 高盛担任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2
33、0%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在淡马锡控股以14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在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6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二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24.9%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加入向中国银行业自营投资的行列,同意以18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一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高盛因其资产管理业务成为第一个获得两个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与投资额度的金融机构。,2006年 高盛签订协议以37.8亿美元与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入股中国工商银行(一月)。 高盛担任中海油以22.7亿美元收购在尼日尔利
34、亚的石油资产项目的财务顾问(一月)。 高盛担任分众传媒价值3.23亿美元在纳斯达克后续股票发售项目的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一月)。,高盛担任上海先进半导体价值9,600万美元在香港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担任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担任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2008年,高盛担任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10.47亿美元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和联席保荐人 高盛担任远洋地产8790万美元快
35、速建档发行的独家账簿管理人 高盛担任国美电器2.75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的独家账簿管理人,高盛担任茂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43亿美元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联席保荐人、联席主承销商和后市稳定代理人 高盛担任太平洋航运集团有限公司2.75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的独家账簿管理人 高盛担任尚德电力5.75亿美元可转换票据发行的独家全球协调人、独家结算代理人和联席账簿管理人 高盛担任中石化42亿美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联席保荐人、联席主承销商和联席账簿管理人,高盛返还巴菲特55亿美元投资,2011-04-19,高盛集团已经向亿万富翁投资者巴菲特开除了一
36、张55亿美元的支票,从而偿还了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期间向高盛做的投资。 在2008年9月,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和高盛的长期客户,巴菲特购买了价值50亿美元的高盛集团的优先股,并收到了50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在当时,巴菲特的投资是对该银行信任的一种标志,帮助推动了高盛股价的上涨。这也是一项聪明的投资,巴菲特所持有的优先股因此收获了5亿美元的分红。 巴菲特今天表示,该支票包括了回购他持有的5万股优先股的50亿美元,以及5亿美元分红。,腾讯上市,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700.HK)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根据其每股3.70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腾讯拥有62.2亿港元的市值。 腾讯一上市
37、就收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股价从发行价3.70港元飙升至4.55港元,涨幅达23%,交易十分活跃,已成交了1.13亿股。,这次上市,腾讯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根据持股比例,马化腾因持有14.43%的股权,账面财富是8.98亿港元;张志东拥有6.43%的股权,账面财富为4亿港元;另外三位高层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共持有9.87%的股权,三人的财富合约6.14亿港元。 此外,腾讯的其他7位高层拥有着另外的6.77%股权,7人共有财富4.22亿港元。,腾讯最大的股东MIH集团(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更是大获其利。MIH为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上市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在南非,是南非最大的
38、付费电视运营商。MIH在2001年6月接手腾讯46.5%的股权。 根据MIH的财务报告,MIH从盈科数码、IDG、以及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5%的股份,花费3200万美元,其中向盈科数码支付1260万美金。收购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5%,IDG持股7%。,即使后来IDG持有7%的股权被平分为二卖给了管理层和MIH,MIH可能为此又付出了几百万美元。也就是说,MIH的总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但如今,MIH拥有的腾讯市值却高达23.33亿港元,3年时间,MIH的投资获得了70倍的升值。 如果假设当初IDG和盈科持有的股份到现在都不卖出,那么两者获得的投资收益将会高达70倍。,1、海外直接上市
39、,海外直接上市,亦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即通常说:N股、S股、H股等。,2005年12月15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尚德”)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首日该公司股价报收于21.20美元,较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15美元上涨41%。无锡尚德通过首次公开招股(IPO)共发售2638万股股票共融资3.96亿美元,其中公司将获得大约3亿美元。无锡尚德表示,IPO收益将有大约1亿美元用于购买原材料,4000万美元用于
40、扩大生产线,2000万美元用于研发。,2、造壳上市,所谓造壳上市,指国内企业在海外注册一家公司,由该公司对国内企业进行控股,再以海外控股公司的名义申请上市,筹集的资金投向国内,从而达到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目的。本质上,海外造壳上市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拟上市壳公司的方式实现国内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3、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指国内企业通过收购已在海外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购入后以现成的海外上市公司作为外壳,取得上市地位,然后对其注入资产,实现公司海外间接上市的目的。,1999年初,在新加坡证交所上市的鹰牌控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广东佛山鹰牌陶瓷公司成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41、; 1995年,惠州侨兴通过其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侨兴环球,以侨兴环球名义回购侨兴集团90%的股权,接着于1999年2月17日在美国NASDAQ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2002年,以蒙牛发起人、其他投资者、业务联系人和雇员组成的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成为整个蒙牛集团的股东公司,处在了股权结构的最上端,这两家公司均为投资性质的壳公司。蒙牛陆续成立了开曼群岛公司(2002年6月5日)、毛里求斯公司(2002年6月14日)两家典型的海外壳公司,其作用在于构建二级产权平台,以方便股权的分割与转让,这样,蒙牛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根据自己需要灵活运用两个平台吸收外部资本。(牛根生,谢秋旭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全球发售股份3.5亿股,包括通过香港公开发售3500万股,以及通过国际发售的3.15亿股,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蒙牛承销商之一摩根士丹利称:“蒙牛首次公开发行创造了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发行最高的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率。其需求相当于前五个1亿美元以上公开发行交易需求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