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提出者:新约.马太福音中的故事点 评: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这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
2、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第四章 计划,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它把我们所处的此岸和我们要去的彼岸连接起来,以克服这一天堑。 哈罗德.孔茨,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计划的具体含义与特征; 熟悉计划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熟悉计划工作的程序; 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 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具备开展计划工作的能力 能制作规范的计划书,教学重点: 计划与目
3、标管理的应用分析 教学难点: 计划方法的掌握;计划理论的应用,拙劣的管理者设法解决昨天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解决今天的问题,而真正杰出的管理者则关注明天的问题,关注明天的问题则需要计划。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选,何谓计划? 你是否制定计划? 你是如何制定计划的? 计划工作对你的学习、工作乃至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思考题,一、计划的概念,1.计划的内涵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开始。 计划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衡量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2.计划的内容(5W1H),What做什么?目标
4、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 Who谁去做?人员 Where何地做?地点 When何时做?时间 How怎样做?方式、手段,(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 (2)预测未来,减少变化的冲击 (3)合理的配置组织的资源,减少活动的重叠和浪费 (4)计划是控制活动的基础。正是由于计划中设立了目标和标准,管理者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将实际的绩效与目标进行比较,采取必要的纠偏行动。没有计划就无法对组织活动实施控制。,3.计划的作用,4.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 2.首位性 3.完整性 4.强制性和弹性 5.持续性 6.创新性,5.计划的类型,任何组织都无法忽视生命曲线图,组织的生命周期,形成:指导性计划
5、成长:短期的、更具体的计划 成熟:长期的具体计划 衰退:短期的,更具指导性的计划,二、计划工作原理,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如果能够清楚的了解限定因素,管理人员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消除这些限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计划工作就会高效而有针对性。 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全力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得力措施。,故事案例分析 木桶原理(短板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问题:该原理对决策者有什么启示?,启示: 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通过激励
6、让“短木板“变长 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任何一个政府、组织或个人,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其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其整个的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决策时就应该克服瓶颈问题。,灵活性原理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说明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 改变航道原理计划制定后,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修订。说明执行计划要有应变能力,许诺原理(承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多,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计划期限的合理选择应该遵循承诺原理。该原理要求合理地确定计划期限,既
7、不能随意缩短计划期限,也不能承诺过多而使计划期限太长,三、编制计划的方法,1.运筹学方法 2.滚动式计划方法 3.网络计划技术,滚动计划法,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 具体做法是,在计划制订时,近期计划尽可能地详尽,远期计划的内容则较粗; 在计划期的第一阶段结束时,根据该阶段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并将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以后根据同样的原则逐期滚动。,滚动计划,优点: 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 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弹性,从而提高了组织的应变能力。缺点:计划编制的工
8、作量较大,滚动计划法的优点与缺点,1.传统的设立目标方法 主题:目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设立,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 特点:是一种单向的过程,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这种传统方式假定最高管理者清楚什么是最佳的目标和方式,因为他们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缺点:目标在自上而下分解过程中,丧失了清晰性和一致性。,四、目标管理,传统的目标设定与分解方法,先制定一个总的目标,再向下层层分解。 传统的目标设定方法的缺陷 目标的模糊与扭曲 下属对目标不负责任,传统的目标设立过程,案例导入 布朗小姐的目标管理,布朗是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她与邮购处经理里卡多刚结束一场目标管理式的讨论。“那么,里卡多,你
9、同意这项目了?”“是的,它们看上去很适合我。”“那太好了,”总经理说:“6个月后我再见到你时,想看看你到底干得有多漂亮。”在6个月里,里卡多在一个目标上遇到了麻烦,这个目标是要求在邮寄成本上削减5%,他本打算利用大宗整批邮寄以达标,把1000多份目录册寄到指定的地区,可是销售部迟迟交不出客户的名单来,邮签贴不齐,怕误事,只得追加邮费来零寄。,6个月后,布朗见到里卡多时,一起来讨论他的工作表现,她说自己实在弄不懂里卡多怎么会在邮寄成本上无法达标。“如果你那时候来找我,我可以向销售部施加压力,让他们给你那些邮签资料,这立即就能办到!”她说。里卡多回答:“我想这6个月里得靠我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我已
10、经尽了最大努力。” 问题: 他们在实施这套目标管理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案例提示,1.目标的制定未做进一步的分解, 2.目标实施中的困难未能及时沟通解决. 改进方法. 对每一项目标都要进一步分解,编制出塔形的子目标,用以支持总目标的实现,由于邮寄成本的构成不光是邮购处的事,也包括了其他部门,那么其他部门也将按邮寄成本子目标,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总目标. 实施中的问题不沟通,原计划无法实施,目标将不能实现,这时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沟通,找出问题,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解决目标的实施障碍 。,2.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目标管理(management b
11、y objective)简称MBO,它是美国当代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来的。 目标管理是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目标管理是把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思想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管理艺术大师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设定目标,下级参与设定目标,不会出现目标的模糊与扭曲及下属对目标不负责任,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往往会为自己制定一些挑战性的目标。,目标管理的过程,最高管理者预定总目标,上下联动,分解目标,上下级共同拟定实施方案,实施目标,阶段检查 反馈
12、 协助,总结 评价 奖惩,目标管理的特点,明确目标:简明扼要,量化目标 参与决策:上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共同拟定实施方案。(体现了民主管理的精神) 规定期限:有一个简单、明确的完成期限(时间较短) 自我控制:对照目标,实行自我管理 反馈绩效:不断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 重视成果:根据成果给予奖惩,目标管理的优点:,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划分到每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能提升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目标管理有利
13、于实现有效控制。,目标管理的缺点,目标难以制定 强调短期目标 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缺乏灵活性 花费太多时间,关于计划的一些观点,1.不准确的计划是在浪费管理当局的时间最终结果仅仅是计划的目的之一,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计划迫使管理当局认真思考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搞清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很有价值。凡是认真计划的管理当局将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将会使偏离方向的损失减至最小,这就是计划过程本身的价值。 2.计划可以消除变化计划不能够消除变化,无论管理当局如何计划,变化总会发生。管理当局制定计划的目的是预测变化和制定有效的应变措施。 3.计划降低灵活性计划之所以成为一种约束,仅仅是因为管理当局在制定计划
14、后就不再作任何修正了。计划应当是一种持续进行的活动。事实上,由于正式计划是被推敲过的和清楚地衔接在一起的,因此它比只存在于高级经理脑子里的一套模糊的假设,更容易修改。,有人说:“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因此制定长期计划是无用的。” 你同意吗?,课堂讨论,不对,因为长期计划能使人们高瞻远瞩,及时察觉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远大的目标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针对环境变化快的因素,我们可以使自己的长期计划制定得比较概略,富于弹性,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教 师 评 论,关于时间管理的小调查,你觉得你的时间不够用吗? 你是否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你是怎样进行管理的?,时间管理:个人计划的工具,时间是稀缺的资源
15、80/20 原则在你所有的事情当中,只有20%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它们将为你的成长提供80%的贡献。其余80%将只提供20%的贡献 我们有必要将事情按轻重缓急加以分类,Time Management Matrix 时间管理矩阵图,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问题: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故事案例,案例 J分公司的目标管理实施讨论会,J分公司的CEO最近听了一次关于目标管理的课,激发了他对目
16、标管理的热情,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在分公司管理人员会议上,他详细叙述了这项技术的理论发展,列举了公司应用目标管理的好处,并要求他的下属考虑加以使用。 然而,问题并不那么容易。就在这次会议上,若干问题被提出来了。 “总公司对我们下年度的目标,做了什么指示?”财务经理想要知道。 “还没有,我不知道。”这位分公司的CEO回答,“我已经在等待总公司下达计划,但是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什么还没有做。” “那么,我们做什么呢?”生产经理询问。 “我打算把我们分公司的目标列成一个表。这并不是什么深奥莫测的事,我的期望是,年销售额3000万元,税前利润为销售,额的8%,6月30日前将实施此项计划,随后我将列出专门的
17、目标,培养我们自己未来的管理人员,在年底前完善有关MOD模型的开发工作,并把职工的流动率稳定在5%。” 分公司各级领导们为他们的上级清晰而自信地提出的各种目标感到有些目瞪口呆。同时也为他对达成目标的真诚愿望感到惊奇不已。 这位CEO接着说:“在下一个月中,我要求诸位把这些目标转化为适应你们各个职能部门的可供体验的目标。当然,这些将分为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工程、行政等相互不同的具体目标。然而,我期望把它们相加起来等于我们分公司的目标。当然,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各显神通,出现问题,大家自己解决,不用向我请示。我只管结果,不管过程。”,问题,1.目标管理中的各级目标应由谁制定?( ) A
18、.上级制定 B.各级管理者自行制定 C.下级制定,并报上级批准 D.上、下级共同协商指定 2.目标管理中各级目标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 )。 A.完整的决策过程 B.权力下放的过程 C.选择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 D.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过程 3.关于目标管理,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目标管理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强调自我控制,改善了人际关系 C.目标的商定可能浪费时间 D.以上A,B,C说法均正确,4.如果该分公司目标管理的实施不能取得成功,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这位J分公司的CEO认为各级管理者对其下属实施目标的过程不
19、用过问,你同意吗?为什么?,案例 施温自行车公司的沉浮,施温于1895年在芝加哥创办了施温自行车公司,后来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在20世纪60年代,施温公司占有美国自行车市场25%的份额。不过,过去的辉煌不代表着未来的荣耀。 小施温是创始人的长孙,1979年他接过公司的控制权,那时,问题已经出现,而糟糕的计划和决策又使已有的问题雪上加霜。 在20世纪70年代,施温公司不断投资于它的强大的零售分销网络和品牌,以便主宰十档变速车市场,但进入80年代,市场转移了,山地车取代十档变速车成为销售量最大的车型,并且轻型的、高技术的、外国产的自行车在成年自行车爱好中日益普及。施温公司错过了这两次市
20、场转型的机会,它对市场的变化反应太慢,管理者专注于削减成本而不是创新。结果,施温公司的市场份额开始迅速的被更富于远见的制造商夺走,这些制造商销售的品牌由特莱克、坎农戴尔、巨人和钻石等。,或许,施温公司最大的错误是没有把握住自行车是一种全球产品,公司迟迟没有开发海外市场和利用国外的生产条件。一直拖到70年代末,施温公司才开始加入国外竞争,把大量的自行车转移到日本进行生产,但那时,不断扩张的中国台湾的自行车工业已经在价格上击败了日本生产厂家。作为应付这种竞争的一种策略,施温公司开始少量进口中国台湾制造的巨人牌自行车,然后贴上施温商标在美国市场上出售。1981年,当施温公司设在芝加哥的主要工厂的工人
21、举行罢工时,公司采取了一项现在看来也许是愚蠢至极的行动。管理层不是与工人谈判解决问题,而是关闭了工厂,将工程师和设备迁往台湾的巨人公司自行车工厂。作为与巨人公司合伙关系的一部分,施温公司将一切,包括技术、工程、生产能力都交给了巨人公司,这正是巨人公司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自行车制造商所求之不得的。作为交换条件,施温公司获准进口和在美国市场上以施温商标经销巨人公司制造的自行车。正如一家美国竞争者所言:“施温是将特许权盛在银盘上奉送给了巨人公司。”到1984年,巨人公司每年支付给施温公司70万辆自行车,以施温商标经销,占施温公司销售量的70%。几年后,巨人公司利用从施温公司那里获得的知识,在美国市场上
22、建立了它自己的商标。,到1992年,巨人公司和中国大陆的自行车公司,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巨人公司销售的每10辆自行车中,有7辆是以自己的商标出售的,而施温公司怎么样了呢?当它的市场份额在1992年10月跌落到5%时,公司开始申请破产。,案例思考题,1、进入20世纪80年代,市场转移了,山地车取代变速车成为销售量最大的车型,并且轻型的、高技术的、外国生产的自行车在成年自行车爱好者中日益普及。但施温公司对市场的变化反应太慢,错过了这两次市场转型的机会,这说明它的计划具有什么缺陷? 2、1981年,当施温公司设在芝加哥的主要工厂的工人举行罢工时,公司管理层关闭了工厂,将工程师和设备迁往台
23、湾的巨人公司自行车厂。作为与巨人公司合伙关系的一部分,施温公司将一切,包括技术、工程、生产能力都交给了巨人公司。对施温公司此项决策,你如何评价? 3.给出更有效的长期计划以挽救施温公司 4.解释施温公司在1965年、1975年和1985年应采取什么计划?,答案提示,1、施温公司不能快速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说明公司缺乏弹性,不能很好的适应越来越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违反了计划基本原则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进入20世纪80年代,市场转移了,环境变换了,公司的发展策略却没有变化,这不符合计划的灵活性原则,没有把计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施温公司为短
24、期利益而放弃自己长远的发展,施温公司将技术、工程、生产能力都交给了巨人公司,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一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施温公司在后来的发展中才后继乏力,甚至破产。,3.施温公司由于在70年代产品处于衰退期时,对市场未进行考察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其生产线,因而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为挽救施温公司,需要制定更有效的长期计划: (1)建立市场调研部,及时地对市场的变化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决策层做出更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 (2)对公司的业务进行重组,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缩小生产线,以便在自行车市场发生变化时,及时地投入到另一生产线。 (3)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利用
25、国外的生产条件,在海外市场打出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在合资企业中应该始终掌握自己商标的使用权和特有的自行车制造技术,不能全权交付。 (4)改变公司内部结构机制,创建和员工积极沟通的渠道,沟通可能解决组织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而不应该回避问题。 (5)创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5.(1)1965年,施温公司应该采取长期的、具体的操作性计划。“在美国自行车市场上占有25%的份额”,该数字可用来说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也就是说施温公司应该在市场改进、产品改进和营销组合上有所计划。 (2)1975年,施温公司应该制定带有指示方向性质比较笼统地指导性计划。施温公司生产的自行车进入了产品寿命周期衰退期,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应该有选择地降低投资水平,同时加强对有利可图的顾客需求领域投资。 (3)1985年,施温公司应该制定重新考虑经营的战略目标和资源分配方案的指向性计划,施温公司应该同时生产变速车、山地车和类似国外产的那种轻型、高科技的自行车,同时将自己的品牌推销到国外,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课后实训题,每个小组为自己的模拟公司制作一份计划书。 要求: 1、按照计划工作的程序制定计划 2、内容不限,既要有创意,同时又必须具有现实可行性。 3、每份计划必须要有目标、措施、步骤。可上网查资料,参考相关计划书的写法。 4、要求交电子稿并制作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