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鼓号队中鼓队的节奏训练音乐是种有定节奏组织的、通过时间而展开的艺术。把音乐的各种音响、音调要素在时间上加以组织,这就是音乐节奏的功能。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乐曲的基本素材。音乐教育家柯达依就曾说过:“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 旋律而 存在, 旋律 则不可能脱离 节奏而存在。可见任何音乐都离不卡鲜明的节奏。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节拍是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速度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
2、在节奏占主要的鼓号队中,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训练,因此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鼓号队的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能够为各乐器之间的配合奠定稳定的基础。新的知识就像陡峭的高山,教师应该把难度大的高山设计成一个个平缓的坡度,让学生象散步一样,轻轻松松地到达山顶。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始终遵循一条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势而行。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化解难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坡度,
3、指导学生上山爬坡。1、 引导迈出节奏训练的第一步在鼓号队中,大鼓和大镲常用的节奏型是、0、 小镲常用的节奏型是 0、0、0小鼓常用的节奏型是、.学生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我们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那些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心脏声: 2/4 | |咚 咚 咚 咚 钟表声: 2/4 |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知了唱歌声: 2/4 . . | . . |知了 知 了
4、知 了 知 了 敲鼓声:2/4 |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汽车鸣喇叭: 2/4 | |嘟嘟嘟 嘟嘟嘟 嘟嘟嘟 嘟嘟嘟机枪扫射声: 2/4 |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火车汽笛声: 2/4 | |呜 呜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2、让游戏贯穿在节奏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把枯燥的节奏加入到游戏中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中国的汉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也
5、富有一定的节奏感。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掘并加以运用,一定能事半功倍。例: (1) 2/4 | | 0 | 0 | (2) 2/4 0 0 | 0 0 | 0 | 0 |(3) 2/4 | | |0 |这些是鼓队中出现的节奏,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常见的汉字。如:走;跑跑;O 停; 绿油油; 哗啦啦啦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边说边拍手,对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热烈,并能很快的掌握。3、 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节奏成为音乐的灵魂和骨架,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学生,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节奏意识,让他们感觉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谁心所欲的,因为它们也有一
6、定的约束-节奏。由于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和注意的时间较短等年龄特点,节奏训练不能只是机械重复、枯燥的技能训练,更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上。要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多种感官都得到训练。在节奏训练中,前面站四位学生,此时的节奏为“”,然后再一二三四的口令中由学生自己开始变化,随意组合,在下边的同学用“哒”读出所变化的节奏。如此反复下去,学生们创造出的节奏很多:“0 0”、“0 ”、 “O ”、“0 ” 然后增加学生的数量,节奏就更为复杂丰富: “ ”、“ ”、“0 ”这样上面同学在不停地创造节奏,下面同学根据变化读出节奏,非常直观,能够培养学生的快速反映、创造意识和集体
7、合作精神。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比如我们在上课前运用的节奏问好就是一个改变节奏的例子。2/4 | |(师) 同学们 好!2/4 | | |(生) 你好,你好,老师 你 好!告诉学生这一事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节奏的创作。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重复作答,如:(师击)2/4 | | | |(生答)2/4 | | | |2 作变化作答,如:(师击)2/4 | | | |(生答)2/4 | | | O|3 自由式作答,如:(师击)2/4 | | | |(生答)2/4 | | | O|在进行了以上的节奏创作后,就可以结合音乐教材
8、,让学生将自己比较熟悉的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变化。如我校的校歌中的一句节奏:2/4 .| .O| |.O| | |- |-|我让打鼓、大镲、小鼓、小镲分别创编各自的节奏,在经过同学们的创作改变之后,为主旋律配了以下节奏:大鼓 2/4 0 | 0 | 0 | 0 | | | | 0 | 小鼓 2/4 | | | | | | | 0 |小擦 2/4 0 0|0 |0 0| 0 |0 0|0 0|0 | |4、 在节奏训练中训练列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音乐课里更具有多重含义,“走”是人体最基本、最富有节奏的本能动作。“走”的动作时音乐中最基本的固定时值单位,“走”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音乐的节拍、速度
9、、强弱可以走出不同风格的脚步,音乐快时,快走;音乐慢时,慢走;音乐强时,重走;音乐轻时,轻舟。“走”的形式千变万化,分组走、集体走、单列走、双列走、四列走、直线走、曲线走等等。在鼓号队的训练中,队列训练占了重要的位置,奥尔夫教学法开创了音乐课中手脚并用进行多层次节奏训练的先河。进行这种思维练习的方法之一的立体化节奏训练,其功能是帮助大脑各运动神经中枢广泛入地联系起来,并扩展大脑整理反应功能,它可以使学习者接受脑、眼、耳、手、脚的同步训练,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敏度。例: (1) 2/4 | | 0 | 0 | (2) 2/4 0 0 | 0 0 | 0 | 0 |(3) 2/4 | | |0 |第一步:生边读节奏边拍手;第二步:生边读节奏边拍手,强拍踏左脚,弱拍踏右脚;第三步:生边敲打各自乐器,以正步走的方式前进及变队型;这种练习是将敲击乐器和变队型结合了起来,通过这种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各感官并迅速地作出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总之,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并把知识穿插于游戏中,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美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智能的提高和道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