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培训资料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病急骤、高热头痛、四肢酸痛无力为主要临床特点,常伴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易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等特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人和感染流感病毒而未发病的人通过咳嗽、喷嚏、说话排出的流感病毒污染空气,健康人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则引起发病。慢性病患者、体弱者及 60 岁以上的人是流感发病最危险的人群,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是流感发病最多的人群,流感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主要发生在这两部分人群。从上表可以看出,通常流感比感冒症状重,并发症更多,而且可以伴随肺炎等严重情况,死亡率也较高。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在美国,因流感住院的患者每年 20 万人,死亡3.6 万人。但是,病人到医院就诊,即使症状非常象“流感”,医生却很难下“流感”的诊断,只能下“流感样病例”的诊断。按照定义,只要体温(腋下温度)大于 38C,同时伴有至少一项呼吸道症状(比如:咽痛、咳嗽等),就可以诊断“流感样病例”。但是确诊“流感”需要“病原学诊断”,包括从呼吸道标本中培养出流感病毒或检测出流感病毒抗原,目前大多数综合医院都没有病原学检测的能力。2016 年 4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