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复习: 新诗创作,1、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2、自由诗的多种探索 3、新诗的规范化与早期新月派 4、纯诗与早期象征派,2,现当代文学史,第四讲 现代文学散文专讲,3,鲁迅: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朱自清: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如此。 散文大家:周氏兄弟 散文名家: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4,一、现代散文的流脉,1、文体的不同 2、作者与读者的关系,5,1、文体的
2、不同,随感录、杂文、 语丝体、 美文、 言志小品、 报告文学,6,2、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五四时期出现的:三种不同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1)启蒙体 2)闲话体(娓谈体) 3)独语体,7,1)启蒙体,我讲你听 作者是启蒙者、教诲者,读者是被启蒙者, 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平等: 师生关系 作者居高临下启蒙读者。,8,1918-1919新青年 “随感录”作家群,政论的杂感文章(杂文) 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半农、周作人、鲁迅。 思想启蒙、痛快淋漓 但应时而做,急就文章,离开当时时代环境再来阅读费解。,9,(1)陈独秀:“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 偶像破坏论 (2)李大钊 新的!旧的 (3)刘半农
3、“作揖主义”,10,鲁迅:随感录,五四前后,写了大量辛辣、精悍的随感录。 “犹如一把把锋利无比的革命战斗匕首,狠狠地刺向国人被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和道德所麻痹的神经。”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p116,11,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中国不识字的人,单会讲话,“鄙俚浅陋”,不必说了。“因为自己不通,所以提倡白话,以自文其陋”如我辈的人,正是“鄙俚浅陋”,也不在话下了。最可叹的是几位雅人,也还不能如镜花缘里说的君子国的酒保一般,满口“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的终日高雅,却只能在呻吟古文时,显出高古品格;一到讲话,便依然是“鄙俚
4、浅陋”的白话了。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竟至总共“不值一哂”,真是可怜煞人。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热 风 1918-1924,12,2)闲话体(娓谈体),闲话即闲谈, 作者把读者当做知己、友朋,在那里娓娓而谈,与读者促膝交谈。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13,鲁迅、周作人的“闲话风”,鲁迅pp123-126 朝花夕拾 周作人pp132 乌篷船、赋得猫,14,3)独语体,独语就是自己的内心独白如鲁迅的野草 想想作者与读者什么关系
5、? 排拒! 为什么作者要排拒读者?你在写什么的时候排拒别人?!,15,作者对读者排拒,作者独语就是要自己对自己进行内心独白,把读者排拒到一定的距离之外,读者不在场,作者才能更好的、更真实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你只有想办法让读者不在场,你没有压力,不需要粉饰,不需要遮掩,你才能赤裸裸的面对自己,跟自己内心真实的你对话!,16,鲁迅的野草,17,二、个性化、多样化的散文世界,1、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2、语丝体:鲁迅与周作人 3、冰心、朱自清、等作家散文,18,2、语丝体:鲁迅与周作人,有人说“就散文创作来说,鲁迅是药,周作人是茶”,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9,语丝社,1924年周
6、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 语丝着重社会与文化批评,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 语丝体:任意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排旧促新,简洁明快,不拘一格。,20,语丝体,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 鲁迅为代表的杂文 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现代文学散文的两大流派: 现代杂文之父? 小品文之王?,21,1)鲁迅为代表的杂文 (文艺性的社会论说文) 偏重于说理议论而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性的散文,鲁迅一生的创作文学约一百七十万字,其中杂文一百三十五万字,占百分之八十。 鲁迅“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记念刘和珍君pp1
7、19 象匕首,象投枪! 辛辣犀利、一针见血 具有战斗的激情和悲壮,是可以用来医治国民的魂灵来的!,22,2)周作人与“言志小品”散文 “在文学中寻找慰安”,名士风范 “自己的园地”:作文即“言志”(抒我之情),远离激进,冲淡平和。 “他的作风,可用龙井茶来打比,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北京的茶食 看似颓废、无用的游戏享乐,也成了生活的必须,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都会心领神会。,23,北京的茶食,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 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
8、上分不出各自的味来。想起德川时代江户的二百五十年的 繁华,当然有这一种享乐的流风余韵留传到今日,虽然比起京都来自然有点不及。,24,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论理于衣食住方面应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实际似乎并不如此, 即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固然我们对于北京情形不甚熟悉, 只是随便撞进一家饽饽铺里去买一点来吃,但是就撞过的经验来说,总没有很好吃的点心买到过。难道北京竟是没有好的茶食,还是有而我们不知道呢?这也未必全是为贪口腹之欲,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 缺陷。北京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两三家做得上好点心的饽饽铺么?,25,我对于
9、二十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粗恶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国货,要卖得比外国货更贵些。新房子里卖的东西,便不免都有点怀疑,虽然这样说好像遗老的口吻,但总之关于风流享乐的事我是颇迷信传统的。我在西四牌楼以南走过,望着异馥斋的丈许高的独木招牌,不禁神往,因为这不但表示他是义和团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阴暗的字迹又引起我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26,我不曾焚过什么香,却对于 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终于不敢进香店去,因为怕他们在香盒上已放着花露水与日光皂 了。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
10、的点心,都是生 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十三年二月 (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27,喝 茶,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
11、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观罢了。,28,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原名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东方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29,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
12、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象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更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字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30,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
13、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可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儿,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31,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千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必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者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
14、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32,吾乡昌安门外有一处地方名三脚桥(实在并无三脚,乃是三出,因以一桥而跨三汊的河上也),其地有豆腐店日周德和者,制茶干最有名。寻常的豆腐干方约寸半,厚可三分,值钱二文,周德和的价值相同,小而且薄,才及一半,黝黑坚实,如紫檀片。我家距三脚桥有步行两小时路程,故殊不易得,但能吃到油炸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担设炉镬,沿街叫卖,其词曰: 辣酱辣, 麻油炸, 红酱搽,辣酱辣: 周德和格五香油炸豆腐干。 其制法如上所述,以竹丝插其末端,每枚三文。豆腐干大小
15、如周德和,而甚柔软,大约系常品,唯经过这样烹调,虽然不是茶食之一,却也不失为一种好豆食。豆腐的确也是极好的佳妙的食品,可以有种种的变化,唯在西洋不会被领解,正如茶一般。 日本用茶淘饭,名日“茶渍”,以腌菜及“泽庵”即福建的黄土萝卜,日本泽庵法师始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等为佐,很有清谈而甘香的风味。中国人未尝不这样吃,唯其原因,非由穷因即为节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为可惜也。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33,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色:冲淡平和,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纵谈文史,针砭时弊,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 ,既给人丰富的知识,
16、又使文章飘逸洒脱。 但是,陶醉于自己的碎屑小事的“言志派”很快就被时代的大潮淹没了。,34,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色 乌篷船p132、故乡的野菜,抒情方式上:雍容闲适,节制而不滥情,含情不抒,喜怒哀乐入心不露面。 议论方式上:善于幽默表达对社会、文化的批评,采用叙述中自然而然的阐发议论,在漫不经心中暗藏锋芒,使论说文全无浮躁凌厉之气,温雅而富有哲理。 写作笔法上:任意而谈(拉家常),但并不是漫无边际,而是由内在的情致牵连全篇。(形散神聚) 语言上:简洁老练,惜墨如金(几百字-几千字) 旁征博引是学者散文的特点:知识性,35,二)20年代散文,个性化、多样化的散文世界 1、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2
17、、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3、冰心、朱自清,36,3、冰心、朱自清,与冲淡、青涩不同的清丽、精致风格 冰心“小诗味儿的散文” 朱自清精致的抒情散文 两名家作品均为现代汉语的经典读本,37,冰心“小诗味儿的散文”,“ 影响力不亚于周作人,使年青人着了魔”,满蕴着温柔,在煞那间传达一种真情,空灵而缠绵,纤细儿澄澈。 往事,38,往事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
18、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39,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ndn未开的荷花)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斜。,40,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9、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1,冰心:确如一点清纯的蜜。,42,朱自清精致的抒情散文,不似周作人的“涩” 不似鲁迅的“辣” 也没有冰心的“柔” 温柔敦厚,清秀、朴素而又精到,自成一派,称为20年代白话文字的典范。,43,绿,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边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
20、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44,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
21、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45,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
22、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4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漂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23、。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47,二)20年代散文,个性化、多样化的散文世界 1、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2、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3、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4、郁达夫和创造社散文 5、语丝派散文,48,4、郁达夫和创造社散文,忧郁、感伤、率真、坦白、自剖式散文。 作文成为自己情愫的彻底倾斜。,49,5、语丝派散文,语丝体: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社会批评杂文。 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 鲁迅 林语堂,50,论“他妈的!”,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
24、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51,别的国度里怎样,我不知道。单知道诺威人有一本小说叫饥饿,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见这一类话。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
25、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看起来。这“他妈的”的由来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较厉害的,有“老狗”;更厉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罢了!还没见过什么“妈的”怎样,虽然也许是士大夫讳而不录。,52,偶尔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或表感服。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一九二五年语丝,53,纪念刘和珍君,鲁迅,54,林语堂,20年代剪佛
26、集: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裹着幽默。 但30年代创办论语人世间远离现实,追求幽默、闲适与独抒性灵。 “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提倡幽默在当时本身就是一种幽默! 不过,今天,这种学贯中西,从容睿智的散文对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更大。,55,女人,我最喜欢同女人讲话,她们真有意思,常使我想起拜伦的名句:“男人是奇怪的东西,而更奇怪的是女人。” “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 请不要误会我是女性憎恶者,如尼采与叔本华。我也不同意莎士比亚绅士式的对于女人 的至高的概念说:“脆弱,你的名字就是女人。”,56,我喜欢女人,就如
27、她们平常的模样,用不着神魂颠倒,也用不着满腹辛酸。她们能看一 切的矛盾、浅薄、浮华,我很信赖她们的直觉和生存的本能她们的重情感轻理智的表面 之下,她们能攫(ju)住现实,而且比男人更接近人生,我很尊重这个,她们懂得人生,而男人却 只知理论。她们了解男人,而男人却永不了解女人。男人一生抽烟、田猎、发明、编曲,女 子却能养育儿女,这不是一种可以轻蔑的事。,57,我不相信假定世上单有父亲,也可一看管他的儿女,假定世上没有母亲,一切的婴孩必 于三岁以下一起发疹死尽,即使不死,也必未满十岁而成为扒手。小学生上学也必迟到,大 人们办公也未必会照时侯。手帕必积几月而不洗,洋伞必时时遗失,公共汽车也不能按时开
28、 行。是的,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 去应付安排,而不是男人。种族之延绵,风俗之造成,民族之团结,都是端赖女人。没有女 子的社会,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世上没有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有 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男人会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58,据说我们男人是 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世界命运的主宰,还有我们男人是自己灵魂的执掌者,也是世界灵魂 的执掌者,比如政治家、政客、市长、审判官、戏院经理、糖果店主人,以及其他的职位, 全为男人所据有。实则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去作这种事。我真愿意看见 女人勤劳工作于船厂,公事房中,会议席上,同时我们男人却穿着下午的轻俏绿
29、衣,出去作 纸牌之戏,等着我们的亲爱的老婆回家,带我们去看电影。这就是我所谓美妙的主意。,59,要是女人统治世界,结果也不会 比男人弄得更糟。所以如果女人说,“也应当让我们女人去试一试”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出之以诚,承认自己的失败,让她们来统治世界呢?女人一向是在养育子女,我们男人却去 掀动战事,使最优秀的青年们去送死。这真是骇人听闻的事。但是这是无法挽救的。我们男 人生来就是如此。我们总要打仗,而女人则只是互相撕扯一番,最厉害的也不过是皮破血流 而已。,60,女人只用转动的针即满足,而我们则要用机关 枪。有人说只要男人喜欢去听鼓乐队奏乐,我们就不能停止作战。我们是不能抵拒鼓乐队 的,假如我们能在家静坐少出,感到下午茶会的乐趣,你想我们还去打仗吗?如果女人统治 世界,我们可以向她们说:“你们在统治着世界,如果你们要打仗,请你们自己出去打 吧。”那时世界上就不会有机关枪,天下最后也变得太平了。,61,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谁的自题小像?,62,鲁迅作于1903年,我以我血荐轩辕 诗人一生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