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1141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王之涣《凉州词》讲解版3.3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王之涣凉州词赏析钱 然,目 录,4.总结,一、时代背景,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不断开疆拓土,唐朝与北方民族的战争进入激烈交锋时期,不少文人,投笔从戎,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二、诗人介绍,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与高适、王昌龄、岑参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凉 州 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遥望黄河迷茫旷远,犹若悬挂在白云之间!,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一片孤城万仞山

2、,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万仞形容山之极高;,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 在中国古代诗词文赋中,“杨柳”往往指的是“柳树”,而不是“杨树”和“柳树”并称。这里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春风不度玉门关,度:越过。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由西汉汉武帝设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又称玉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的一个重要关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

3、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总体概括:这首诗通过描写塞外苍茫荒凉的景象,表现征人孤独、凄清的心境和思乡的哀怨,也寄寓作者对其深切的同情。诗作信笔写来,不假雕饰,先勾勒出白云、黄河、孤城、高山的奇险而又凄清的画面,铺设一种极为壮阔旷远的背景,然后一转写闻笛的感受,从而自然归结到抒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本诗情调悲壮,景象萧森,寓情于景,语言含蕴,寄意宏深。,学习小结:1.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2.重要的地理文化:凉州、玉门关3.重要的意境特征:杨柳赠别留念;杜鹃怀念故乡、抒写离愁别恨;杜康酒梅花酒的别称。,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