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0941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4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 主要抓住 “性质 ”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物及其重要知识点(见下),跳出章节的限制,将他们的知识点尽可能连成串,让知识系统化(重点要落实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的 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列表对比法(如 CO 和 CO2, H2、 CO 和 CH4)、口诀记忆法(如酸碱

2、盐的溶解性规律)、归类记忆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知识网络图等。另外,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综合性的问题。这部分重要的知识有: 1熟练掌握元素符号 2熟记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一价氢氧铵原子团二硫碳根 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钾钠铵硝皆可溶,氯盐不 溶银亚汞 ;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4熟记有特征颜色的物质 Cu2+(蓝色)、 Fe2+(浅绿色)、 Fe3+(黄色)、 MnO4-(紫红色)红色 Fe(SCN

3、)3(血红色 );Cu2O(砖红色 );Fe2O3(红棕色 );红磷 (红棕色 );液溴 (深红棕色 );Fe(OH)3(红褐色 );I2的 CCl4溶液 (紫红色 );MnO4-(紫红色 );Cu(紫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 (粉红色 ). 5熟记在同一溶液 不能共存的离子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 .如 Fe3+、 Al3+、 Zn2+、 Cu2+、 NH4+、 Ag+ 等均与 OH-不能大量共存 .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如 CH3COO-、 F-、 CO32-、 SO32-、 S2-、 PO43-、 AlO2-均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

4、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它们遇强酸( 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 OH-)生成正盐和水 . 如: HSO3-、 HCO3-、 HS-、H2PO4-、 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 Ba2+、 Ca2+与 CO32-、 SO32-、 PO43-、 SO42-等; Ag+与 Cl-、 Br-、 I- 等; Ca2+与 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Al3+与 HCO3-、 CO32-、 HS-、 S2-、 AlO2-、 ClO-、 SiO32- 等 Fe3+与 HCO

5、3-、 CO32-、 AlO2-、 ClO-、 SiO32-、 C6H5O-等; NH4+与 AlO2-、 SiO32-、 ClO-、 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 Fe3+与 I-、 S2-; MnO4-( H+)与 I-、 Br-、 CIl-、S2-、 SO32-、 Fe2+等; NO3-( H+)与上述阴离子; S2-、SO32-、 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Fe3+与F-、 CN-、 SCN-等; H2PO4-与 PO43-会生成 HPO42-,故两者不共存 . 8.隐含条件(酸碱性、颜色等)的限制。 如:无色溶液不能有

6、 Cu2+、 Fe2+、 Fe3+、 MnO4-。 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1)酸 +盐 新酸 +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 ( 2)酸 +碱 盐 +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 3)盐 +盐 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 4)盐 +碱 新盐 +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

7、只有氨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8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关系图 (六圈图) 9连续 反应关系 ( 1) Ca 系列: CaCaOCa(OH)2CaCO3CaO ( 2) C 系列: CCO2H2CO3Na2CO3CO2 ( 3) Cu 系列: CuCuOCuCl2Cu(OH)2CuSO4Cu ( 4) Fe 系列: 考试层次要求和考试内容(据中考考试说明) 1初步了解的知识 空气、水的污染与防治; 灭火器简介; 水的物理性质; 铁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的性质; 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 生铁和钢; 硝酸。 2了解的知识 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 O2、 CO2的物理性质

8、及用途; O2的工业制法; C、 CO 的化学性质; 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 甲烷、酒精的性质和用途; 酸、碱的通性;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肥料的特性和种类。 3掌握的知识 O2、 H2、 CO2的化学性质; O2、 CO2的实验室制法; 铁的化学性质; 两酸、两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常见盐的溶解性;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x05 检验方法 氢气 x05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 ,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x05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x05 黄绿色

9、 ,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O3、NO2 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x05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 体通入 AgNO3 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 二氧化硫 x05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热后又显红色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硫化氢 x05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 .能使 Pb(NO3)2 或CuSO4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 氨气 x05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

10、生成白烟 . 二氧化氮 x05 红棕色气体 ,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 ,水溶液显酸性 . 一氧化氮 x05 无色气体 ,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x05 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SO2 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N2 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 一氧化碳 x05 可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燃烧后只生成 CO2;能使灼热的 CuO 由黑色变成红色 . 甲烷 x05 无色气体 ,可燃 ,淡蓝色火焰 ,生成水和 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 乙烯 x05 无色气体、可燃 ,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 ,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

11、、溴水褪色 . 乙炔 x05 无色无臭气体 ,可燃 ,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 ,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 2几种重要阳离 子的检验 ( l)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 ( 2) Na+、 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 ,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 ( 3) 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 BaSO4 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 4) Mg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2 沉淀 ,该沉淀能溶于 NH4Cl 溶液 . ( 5) Al3+ 能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

12、OH)3 絮状沉淀 ,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 NaOH 溶液 . ( 6) 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 ,生成白色 AgCl 沉淀 ,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 ,生成 Ag(NH3)2+. ( 7) 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 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 ,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 NH3 气体 . ( 8) Fe2+ 能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 ,先生成白色 Fe(OH)2沉淀 ,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 溶液 ,不显红色 ,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立即显红色 .2Fe2+Cl2 2Fe3

13、+2Cl ( 9) Fe3+ 能与 KSCN 溶液反应 ,变成血红色 Fe(SCN)3 溶液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生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 ( 10) 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 CuCl2 溶液显绿色)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生成蓝色的 Cu(OH)2 沉淀 ,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 沉淀 .含 Cu2+溶液能与 Fe、 Zn 片等反应 ,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 1) 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 ( 2) Cl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 ,沉淀不溶于

14、稀硝酸 ,能溶于氨水 ,生成 Ag(NH3)2+. ( 3) Br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 ( 4) I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黄色 AgI 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 ,生成 I2,使淀粉溶液变蓝 . ( 5) SO42 能与含 Ba2+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 BaSO4 沉淀 ,不溶于硝酸 . ( 6) 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 气体 ,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 BaSO3 沉淀 ,该沉淀溶于盐酸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 气体 . ( 7) S2 能与

15、Pb(NO3)2 溶液反应 ,生成黑色的 PbS 沉淀 . ( 8) CO32 能 与 BaCl2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的 BaCO3沉淀 ,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 ,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CO2 气体 . ( 9) HCO3 取含 HCO3盐溶液煮沸 ,放出无色无味CO2 气体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或向 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 MgSO4溶液 ,无现象 ,加热煮沸 ,有白色沉淀 MgCO3 生成 ,同时放出 CO2 气体 . ( 10) 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 ,能与 AgNO3 反应 ,生成黄色 Ag3PO4 沉淀 ,该沉淀溶于硝酸 . ( 11) NO

16、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 ,放出红棕色气体 .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 1)苯 能与纯溴、铁屑反应 ,产生 HBr 白雾 .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 ,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 相关知识点: (一 )、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有气体产生。如 CO32-、 S2-、 HS-、 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CO32- 2H+ CO2 H2O、 HS- H+ H2S。 、有沉淀生成。按照溶解性表,如果两种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的,就不能大量共存。溶解性表,可总结成这么五句话:钾 (K+)钠 (Na+)硝 (NO3-)铵 (

17、NH4+)溶,硫酸(SO42-)除钡 (Ba2+)铅 (Pb2+)(不溶),盐酸( Cl )除银( Ag )亚汞( Hg )(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如Ba2+、 Ca2+、 Mg2+等不能与 SO42-、 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Ba2+ CO32- CaCO3、 Ca2+ SO42- CaSO4(微溶); Cu2+、 Fe3+等不能与 OH-大量共存也是因为 Cu2+ 2OH- Cu(OH)2, Fe3+ 3OH- Fe(OH)3等。 、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 CH3COO-、 PO43-、 HPO42-、 H2PO-等与 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OH- H+ H2

18、O、 CH3COO- H+ CH3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 OH-大量共存是因为 HCO3- OH-=CO32- H2O、HPO42- OH- PO43- H2O、 NH4+ OH-=NH3H 2O 等。 、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 AlO2-、 S2-、 CO32-、 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 子间能发生 “双水解 ”反应。 如 3AlO2- 3Al3+ 6H2O=4Al(OH)3等。 (二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9、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 I-和 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 2I- 2Fe3+=I2 2Fe2+。 、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NO3-和 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 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SO32-和 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 SO32- 6H+ 3S 3H2O 反应不能存在。 (三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 Fe3+和 SCN-、 C6H5O-,由于 Fe3+ SCN- Fe(SC

20、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 )、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例: Al3 和 HCO3-, Al3 和 S 等。 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有大量的 氢氧根( OH);不能大量存在弱酸根离子:如 碳酸根( CO32)、 碳酸氢根( HCO3)、 硫 离子( S2)、硫氢根离子( HS)、亚硫酸根离子( SO32)、硅酸根离子( SiO32)、偏铝酸根离子( AlO2)、氟离子( F)、硬脂酸根离子等。 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氢离子( H+)。不能大量存在弱碱金属离子。如: 镁离子( Mg2+)、 亚铁离子( Fe2+)、铁离子( Fe3+)、 铝离子(

21、Al3+)、 铜离子( Cu2+)及 铵根离子( NH4+)等;也不能大量存在酸式根离子: HCO3、 HSO3、 HS、 H2PO4等。 能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也不能共存:如: Fe3+、Cu2+与 I , H+、 I、 Fe2+与 NO3, S2、 Fe2+与ClO, H+、 I与 SO32或 S2等。 能形成络离子的也不能共存:如: Fe3+与 SCN, Ag+与 SO32, Fe3+与 C6H5O等。 以上内容简化为: 强酸不存 弱酸根 强碱不存弱碱金属 氧化还原定不存 成络也不存 总结:能够结合生成沉淀、气体以及水等弱 电解质的离子 之二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

22、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 SO42与 Ba2+、 Ag+; OH与 Cu2+、 Fe2+、 Fe3+、 Mg2+、 Al3+; Ag+与 Cl、Br、 I、 CO32、 SO32-、 S2; Mg2+、 Ba2+、 Ca2+与 CO32、 SO32、 PO43; S2与 Cu2+、 Pb2+;Ca2+与 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 NH4+与 OH, H+与 CO32、 HCO3、 SO32、 OH、 HSO3、 S2、 HS等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 H+与 CH3COO(即醋酸根离子)、 OH、 ClO、

23、 HPO42、 H2PO4、 CO32、 S2-、 SO32等生成弱酸; OH与 NH4+、 Cu2+、Fe3+、 HCO3、 HS、 HSO3、 H2PO4、 HPO42-、H+等生成弱碱; H+与 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来,有氧化性的离子(如MnO4、 ClO、 Fe3+、 NO3等)与有还原性的离子(如 S2、 Br、 I、 SO32、 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在有 H+存在时, MnO4、 ClO、 NO3的氧化性会增强。 Fe3+与 Fe2+可以共存,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中间价态。 Fe3+不能氧化 Cl。 NO3(有 H+

24、时)不能氧化 Cl。 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是在无色溶液中。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H+;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 OH-。若给定溶液为无色时,则应排除有色离子。(相关离子的颜色: MnO4为紫色; Fe3+为棕黄色; Fe2+为浅绿色;Cu2+为蓝色。) 形成络合物:如 Fe3+与 SCN-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OH起反应的离子! 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H+起反应的离子! 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包括离子相互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沉淀,不

25、会生成气体挥发 表示呈酸性溶液的表述: PH=1 的溶液。 使紫色 石蕊溶液呈红色。 使 甲基橙呈红色。 4 加镁粉放氢气。 c(oH-)为十的负十四次方。 隐含有 H+。 表示呈碱性的表述: PH=14 的溶液。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酚酞呈红色。 c(H+)为十的负十四次方。 可酸可碱的条件 水电离 c(OH-)或者 c(H+)浓度为十的负 N 次方摩尔每升。 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 HCO3-离子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 4.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 之三 在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的实质是哪些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不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才可以共存。 1.酸碱不共存类 1.强

26、酸( HClO4、 HI、 HBr、 HCl、 H2SO4、 HNO3、 H+)可以和强酸的酸根离子共存;但不能与弱酸根离子共存( F、 CO32、 ClO、 S2、 SiO32等) 2.强碱( KOH、 NaOH、 Ba(OH)2 等) OH与弱碱的阳离子(如 Cu2+、 NH4+、 Al3+等)不能共存。 3.弱酸的酸式根 离子与 H+、 OH都不能共存,如 HCO3、 HS、 HSO3、 HPO42等。但强酸的酸式根离子只与碱不能共存,如 HSO4。 4.相关离子的颜色: MnO4为紫色; Fe3+为棕黄色; Fe2+为浅绿色; Cu2+为蓝色。 5.电解质溶液中至少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

27、离子。 复分解反应是有难溶物(微溶物)生成、难电离物质生成、易挥发物质生成。由于难溶物、难 电离物微粒之间有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分子难以电离成离子;挥发性物质生成并从溶液中分离,都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使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Cl与 Ag+; Ba2+与 SO42;CO32、 H+; H+、 OH; OH与 NH4+; H+、 CH3COO等。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不能共存(但 Fe3+、 Fe2+因没有中间价态可以共存) 常见强氧化剂: 硝酸; 浓硫酸; MnO4( H+)溶液;高铁离子( Fe3+); NO3( H+)溶液;含有 ClO在酸、碱性的溶液中都有强氧化性。 常见强还原剂: I;

28、Fe2+; 2 价硫(如 S2、 HS、H2S); +4 价硫( SO2、 SO32、 HSO3)等。 发生双水解反应使离子浓度降低。 盐溶液中,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容易发生水解,某 些离子相遇形成弱酸弱碱盐时,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水解完全,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迅速降低。常见易发生 双水解的阳离子有( Fe3+或 Al3+)与( CO32、 HCO3、 AlO2)的组合。 Al3+3HCO3 =Al( OH) 3+3CO2 2Al3+3CO32 +3H2O=2Al( OH) 3+3CO2 Al3+3 AlO2 +6H2O=4Al(OH)3 发生 络合反应使离子浓度降

29、低。如 Fe3+与 SCN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常见的典型问题 Al(OH)3 有酸式电离和碱式 电离:,增加或 OH、Al3+浓度;或者增加 H+、 AlO2离子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朝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因此 OH、 Al3+; H+、AlO2不能共存,但 OH、 AlO2; Al3+、 H+可以共存。 Fe2+、 NO3可以共存,但有 H+时不能共存,因为 HNO3 具有强氧化性。 某溶液与铝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在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与 H+或者 OH可以共存的离子。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为 0.01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 pH=2 或者 pH=12 的溶液。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

30、,有 H+或者 OH。 某种溶液 中有多种阳离子,则阴离子一般有 NO3;某种溶液中有多种阴离子,一般阳离子有 K+、 Na+、 NH4+中的一种或几种。 酸性条件下 ClO与 Cl不共存。 离子共存问题(高考热点)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首先应看其能否发生以下反应: 能发生 复分解反应,即能够形成沉淀、易 挥发性物质(气体)、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其中,微溶物如 CaSO4 等少量可以共存,大量不能共存。 例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Ba2+、 OH-、 AlO2- ( B) H+、 Na+、 Cl-、SO32- ( C)

31、H+、 Na+、 HPO42-、 NO3- ( D) K+、 Ca2+、 ClO-、 SO42-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C) ( A) Al3+、 SO42-、 HCO3-、 NO3- ( B) NH4+、 Cl-、SiO32-、 SO42- ( C) NH4+、 NO3-、 CH3COO-、 HCO3- ( D) Fe3+、Cl-、 HCO3-、 NO3- 总结 一般地,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产生的双水解反应可以完全进行。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 量共存。 能形成络合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 和

32、SCN-。 注意题干的附加条件。如 “无色溶液 ”中不应含 MnO4-、Fe2+、 Fe3+、 Cu2+等 有色离子;又如 “pH=1 的溶液 ”中有大量 H+,再如 “加入金属铝有 H2 放出的溶液 ”或 “由水电离出的 H+的浓度为 10-13mol/L-1 的溶液 ”可能有大量 H+或 OH-。 1溶液有没有颜色 Cu2+蓝色 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 MnO4-紫红色 Cr2O7 2-橙(红)色 CrO4 2-(浅)黄色 Cr3+绿色 Mn2+浅玫瑰色,稀溶液无色 Fe(H2O) 6 3+淡紫色 Co2+玫瑰色 Ni2+绿色 MnO4 2-绿色 Fe(CN)6 4-黄绿色 Fe(

33、CN)6 3-黄棕色 2溶液的酸碱性(注: H3O+等同于 H+) OH-及弱酸根离子(如 F-, CO3 2-, SO3 2-, S2-, CH3COO-)不能与 H+大量共存 H+及弱碱根离子( Mg2+, Al3+, Zn2+, Fe3+, Fe2+,Cu2+, Ag+, NH4+)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酸式弱酸根离子(如 HCO3-, HSO3-, HS-, HPO4 2-,H2PO4-)与 H+或 OH-均不能大量共存 3共 存不共存 注:生成气体: CO3 2-, HCO3-, SO3 2-, HSO3-, S2-, HS-与 H+ 生成沉淀: SiO3 2-与 H+ Mg2+,

34、 Al3+, Zn2+, Fe3+, Fe2+, Cu2+, Ag+与 OH- 难溶或微溶性盐 生成弱电解质: H+,酸式弱酸根与 OH-, F-, CH3COO-, ClO-与 H+ NH4+与 OH- 1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难电离、挥发性物质) 2是否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Fe3+与 I-, S2-, SO3 2-(在 H+环境下,可抑制 Fe3+水解) NO3-( H+)与 I-, S2-, SO3 2-, Br-, Fe2+ MnO4-( H+)与 I-, S2-, SO3 2-, Br-, Fe2+, Cl- S2-( H+)与 SO3 2- ClO-与 I-, S2-,

35、SO3 2-, Br-, Fe2+ 歧化反应: 2H+ +S2O3 2-=S+SO2+H2O(产生无色气体和淡黄色沉淀) 注: HS- 视同 S2-, HSO3-视同 SO3 2- ClO-与 I-, S2-, SO3 2-, Br-, Fe2+ Fe3+与 I-, S2-, SO3 2-不需要在 H+环境下 助记:锰与氯 氯、硝、锰与溴、亚铁 铁、氯、硝、锰与碘、负二正 四价硫 硫负二与正四价 3是否发生双水解反应 Al3+与 S2-,( HS-), CO3 2-,( HCO3-), AlO2-,SiO3 2- Fe3+与 CO3 2-,( HCO3-), AlO2-, SiO3 2- NH

36、4+与 AlO2-, SiO3 2- (其它: AlO2 与 Mg, Fe) 注: Al(OH)4-相当于 AlO2- +2H2O 助记:硅酸根、偏铝酸根与铝铁铵 碳酸根、碳酸氢根与铝铁 硫离子、氢硫酸根只与铝 4是否发生络合反应 Fe3+与 SCN-, C6H5O- Ag+与 NH3H2O(NH4+,OH-) 特 例 AlO2- + HCO3- +H2O=Al(OH)3+CO3 2- AlO2- + HSO3- +H2O=Al(OH)3+SO3 2- PO4 3- +H2PO4- =2HPO4 2- 溶解性 碱 K+, Na+, Ba2+, NH4+碱可溶, Ca(OH)2 只微溶,其它碱均

37、不溶 盐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酸盐遇水无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铅( CaSO4, Ag2SO4 微溶) 碳酸盐钾、钠、铵才可溶( MgCO3 微溶) 其它: PO4 3-, HPO4 2-钾、钠、铵才可溶 H2PO4-均可溶 硫化物( S2-)钾钠铵钙镁可溶 亚硫酸盐( SO3 2-)钾钠铵可溶 AgCl白色; AgBr淡黄色; AgI黄色; Ag2S黑色。 解题指导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 “离子共存 ”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

38、络合离子等。 “离子共存 ”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因此解决 “离子共存 ”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 H )、碱性溶液( OH )、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110-10mol/L 的溶液等。 有色离子 MnO4 , Fe3 , Fe2+, Cu , Fe( SCN) 。 MnO4 , NO3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2O3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3 2H S SO2 H2O 注意题目要求 “大量共存 ”还是 “不能大量共存 ”。 3审题

39、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的影响。如: Fe2 与 NO3 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 (即 Fe2 、 NO3 、 H 相遇 )不能共存; MnO4 与 Cl 在强酸性条件也不能共存; S2 与 SO32 在钠、钾盐时可共存 ,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 (OH )、强酸 (H )共存。如: HCO3 OH CO32 H2O (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 HCO3 H CO2 H2O 氢离子 (H+) 能使紫色 石蕊试液或橙色的 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钾离子 (K+)钠离子 (Na+) 用 焰色反应来检验

40、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浅紫色(通过蓝色钴玻璃片)、黄色。 Na+可以和 乙酸铀酰锌反应生成淡黄色的乙酸铀酰锌钠沉淀,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溶液中的钠离子。 钡离子( Ba2+)的检验 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 Ag+),再加硫酸钠,能产生白色沉淀。 镁离子 (Mg2+) 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 2 沉淀,该沉淀能溶于 NH4Cl 溶液。 铝离子 (Al3+) 能与适量的 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氢氧化铝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 银 离子 (Ag+) 加入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溶于 氨水, 生成 Ag(NH3)

41、2+。 铵根离子 (NH4+) 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 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亚铁离子 (Fe2+) 1.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 氢氧化 亚铁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氢 氧化铁沉淀。 2.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 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 3.在溶液中加入 KSCN,若不变色,再加入 K3Fe(CN)6,若出现深蓝色沉淀,则有 Fe2+. 4.在 Fe2+和 Fe3+的混合溶液中,使用 KMnO4 滴定,后紫色褪去,则说明有 Fe2+(并被氧化为 Fe3+

42、) . 5.赤血盐(六氰合铁 (III)酸钾)遇亚铁盐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 3Fe2+ +2 Fe(CN)63- =Fe3Fe(CN)62 铁离子 (Fe3+) 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 溶液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与黄血盐反应生成 Fe4Fe(CN)63 铜离子 (Cu2+)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OH)2 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 沉淀。 锂离子 (Li+) 焰色反应: 锂离子的颜色为紫红色。 能和 磷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和 偏铝 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钴离子 (Co2+) 加入 NaOH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沉淀一会儿变成粉色。 阴离子 氢氧根离子 (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