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1007280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都不能割断历史,认知语言学也是这样,它在对以往有关理论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基础。除第一章所论述的认知科学之外,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这将是本章重点论述的内容。,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西方哲学对认识论的研究一直贯穿着感性与理性,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这两种对立观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语言研究中。 Lakoff 与 Johnson 重新对西方哲学进行了分类,将上述两种哲学思

2、潮中的主要观点冠之以“客观主义理论”,与之相对的为“非客观主义理论”,并认为客观主义源自经验论、唯理论,客观主义理论是构成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L & J 还将“非客观主义理论 ”称为 Experientialism。在英语中, Empiricism 和 Experientialism 是有不同含义的,Empiricism 往往是指16-18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 Experientialism 是指20世纪末L & J等学者的新观点。倘若两个属于都译为“经验论”,容易产生混淆,因此主张 Empiricism 译为“经验论”,而 Experientialism 译为“新经验论”。,

3、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L & J于1999年提出了“体验哲学”,这一理论将其核心内容总结成三条基本原则:(1)心智的体验;(2)认知的无意识性;(3)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对客观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与英美分析哲学和乔姆斯基基于混合哲学的心智观针锋相对,也是对Putnam提出的内容实在论的一个发展,对西方传统思想形成了一个挑战,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这种分类同时也产生了两大类的语言学:客观主义语言学和非客观主义语言学,前者指包括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后者主要为认知语言学。,一、

4、西方认识论研究简史回顾,L & J 指出:我们能得到关于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这一观点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石,这种观点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中十分盛行,其间的区别仅在于如何解释获得这种绝对真理的方法。对于经验论者来说,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也就是说,我们关于世界的全部知识来自我们的感知,是由感觉能力所建构的;对于唯理论者来说,只有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这种理解模式涉及了备受争议的笛卡尔范式。 笛卡尔相信有绝对客观真理的存在,而追求这种真理的方法是要建筑在没有偏见、没有价值污染以及不受传统影响的基础之上。外在世界是独立于主体个人而存在的,对其认识时不要使个

5、人偏好或价值信仰介入,这就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设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虽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了综合,但仍属于客观主义。这种客观主义理论,仍保留在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Frege等的理论之中。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西方哲学中两大学派的争论简史,现以“感性与理性”之争为主线列表如下,然后依次简述:,(一)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分析过去哲学家解释世界物质构成元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以说明事物的构成:质料因(质料:事物的原料、物质) 形式因(形式:事物的本质或可被知觉的形态) 动力因(动力:事物的创造者) 目的因(目的:事物所要达到的目的)亚氏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肯定了认知来源于感

6、觉。他还提出了唯名论,认为:共相后于个别事物重感性。认为没有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相,承认事物是第一性的,概念是第二性的,因此具有唯物论思想。唯名论在语义学中的观点为:词与事体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是任意的。,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说”,认为:一切感觉到的事体都是变化无常的、相对的,因而是不真实的;个别的、具体的事体都有一般的概念,这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因而是真实的。这一般的概念就叫“理念”,具体的物质则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因此在认识论上主张“灵魂回忆说”,宣称灵魂不死,人的灵魂在投入肉体之前,寓居于理念世界之中,投入人体之后把理念世界中的知识暂时忘记了,人们要获得知识,只需唤起自己的灵

7、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基于他的理念说,主张唯实论,认为:共相先于个别,有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相,从共相可派生出个别情况、偶然现象,并把一般概念绝对化,成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理念成为第一性,这明显具有唯心论和先验论思想。唯实论在语义学中的观点为:词与所指事体之间存在根本性联系,词只不过是人们给现实或外部世界的物体所起的自然名称,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叫什么名称,是由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属性决定的。,(二)中世纪(5-15世纪),中世纪的哲学继续围绕个别与共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争论,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现有事物后有共相,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塞

8、林、阿贝拉尔、司各特、奥卡姆等。唯实论认为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体的本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塞姆、香浦、阿奎那等。这场争论的本质还是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是古希腊两派争论延续。经院哲学反对研究自然,抹杀实践经验,采用繁琐的、形式主义的方法研究推理,咬文嚼字,玩弄概念。,(三)文艺复兴时期,经验论者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利用经验质疑权威,结合实验中的新发现来修改理论,如达*芬奇、伽利略、哥白尼等都持这一观点。达*芬奇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知觉。在语言研究中:经验论者重视语言的差异,而唯理论者寻找语言共性。Robinson

9、认为:古代语言学界只对希腊和拉丁语感兴趣,几乎不涉及语言普遍性的问题。经院派学者假设Priscian所描写和分析的拉丁语实际上代表了所有语言的普遍性基础,并试图对这一基础加以解释和证明。文艺复兴以后,经验论者重视具体语言各自的差异,认为应该根据观察修正范畴和分类,而唯理论者仍在寻找存在于各种语言表面差异之下的共性。,(四)16 -19 世纪,经验论与唯理论是这一时期争论的焦点,对当代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现介绍两学派之间的主要分歧。 1. 经验论(经验主义) 经验论是指一种认识论的理论,与唯理论相对立,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

10、性,往往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 这个时期的经验论真可分为两大派: (1)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物质自然界的事体是感性经验的基础,经验是客观事体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等。 (2)唯心主义经验论把经验视为主观的内省,否认物质是自然界的基础,都认经验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代表人物:贝克莱、休谟、孔德、马赫等。,2. 唯理论(理性主义) 认为感性认识时不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将理性视为知识的唯一源泉,衡量一切现存事体的唯一标准,只承认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只有通过理性的知觉和推理,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知识。 该学派可分为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

11、义唯理论,前者的主要代表为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他承认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有客观性,但又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主张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规律。后者贬低感性经验,主张精神是第一性的,真理是人脑中固有的,柏拉图当为这一观点的始祖。 这一时期的唯理论者大都持唯心主义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莱布尼茨、卢梭、康德以及黑格尔。,(五)20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向已基本完成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以语言的表达功能为核心来研究各种哲学命题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包括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道德哲学、心智哲学、逻辑哲学、数理哲学等。 语言哲学把语言本身作为主题,从哲学角度研究

12、语言的一般性质和基本功能,意义与真值,语言的各种成分、结构和类型,语言与存在、意识、真理、人类社会的关系,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等,主要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解释派哲学。,1. 20世纪的经验论到了20世纪,传统的经验论在语言哲学中主要表现为逻辑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等流派。(1)英美分析哲学:认为要接近思维只能走语言分析的道路,要研究思维哲学就要研究语言哲学,要分析一个思想结构就要分析相应的句子成分的语义之间的关系。因此将语言分析视为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强调分析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的性质和内部构造,追求绝对精确化的语言观,澄清和确定词语的意义,提出了很多关于意义理

13、论的新观点。这一时期的分析哲学可分为两大派: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 (a)逻辑实证主义:将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结合起来,用数理逻辑的方法分析知识,而不像经验论者对知识的来源做历史的或心理的分析。实证主义者完全基于对“实证的”、“确切的”事实进行研究,将这种方法称为“证实原则”。 (b)日常语言学派: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没有必要建立人工语言。该学派主张研究日常语言本身及用法,强调应采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分析语义,仔细分析哲学中的词汇、概念,以及与认识有关的具体词汇,发现细微差别,准确掌握用法,以澄清或排除哲学中的混乱。,(2)行为主义 (详见第二节) (3)实用主义:以经验型理论为基础,将

14、其视为无所不包的唯一存在,对传统的经验做了修正,不赞成把经验看作被动感受的东西,而认为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也不赞成对感觉经验采取原子分析的方法,认为不存在一个个孤立的感觉,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个经验。否定分析和抽象,把人类全部知识归结为适应环境的行动。知识和理论都是工具,真理之为真理仅仅是因为对人有用,任何一个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就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用,人们将其归结为“有用就是真理”。 (4)新实用主义: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奎因把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新实用主义学派。他在批判传统认识论和批判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化认识论,认为哲学与自然科学是连续的,不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他

15、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得到自然的解释,人类认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应从自然科学内部,运用实证的、定量的、累积的科学主义方法来阐述认识论。 他还主张直接研究谈论外部世界的语言,并由此而间接地研究外部世界,因此他的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就变成了语言学习理论。 他还认为:人类知识系统是一个大的力场,出于核心的是数学逻辑真理,处于边缘的是经验科学的命题。,2. 20世纪的唯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1)新康德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德国,广泛流行的倡导复兴抗的哲学的流派,反对各种实用主义取向,只强调康德的理论哲学,不重视他的实践哲学,抛弃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发展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16、(2)柏格森: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创造性地用“生命冲动”和“绵延”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着“生命冲动”的洪流。(3)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影响了许多哲学家,成为20世纪哲学研究的中心理论之一。(4)波普尔:英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学家,持与逻辑实证主义相反的观点,认为知识是由心灵的经验逐渐产生的,并提出著名的证伪说。(5)乔姆斯基:他接受了唯理论者的许多基本观点,宣称TG学派使得17、18世纪的唯理论得到了复活,形成了20世纪的新唯理论。,3.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主义认识论,逐步成为西方科学的柱石,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捧上了霸主地位。但也有不少学者

17、看出了这种科学主义认识论的缺陷,例如许多哲学家就曾尝试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康德岁主张二元论和先验论,常被看作唯理论者,但曾主张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起来,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赞赏唯理论者。Carnap 也曾力图综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研究方法,把感官体验作为出发点,以数理逻辑作为理性的整合手段,构造出人类的知识系统。美国新功能主义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曾对后实证主义作出四点概括,其中前两点为:(1)所有的科学资料数据都是由理论内在构成的;(2)经验的承诺并非单纯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因此他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思维方法不可能完全分离,也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二、客观主义与非客

18、观主义理论,(一)客观主义和非客观主义的主要特征对比 客观主义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十分精确的表征功能和再现功能,人们可透过语言的意义精确地了解世界,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追求的是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语言被视为能镜像地、客观地反映世界的工具。其主要观点和特征大致概括如下: (1)世界范畴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2)人类思维的分离性和镜像性。 (3)心智结构的非隐喻性和原子性。 (4)概念结构的符号性与对应性。 (5)意义系统的固定性和组合性。,非客观主义是针对客观主义理论提出的,这种全新的理论吸收了客观主义中部分合理的成分,但在许多关键性原则立场上,对其进行了体无完肤的批判,认

19、为这种理论在本质上就是错误的,丢弃了人在知识范畴、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建构语义系统中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忽视了人的身体经验、生理构造、认知方式、丰富想象力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L & J 总结的非客观主义的主要观点和特征概括如下: (1)世界范畴的主客观性和依存性。 (2)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3)心智结构的隐喻性和完形性。 (4)概念结构的非符号性和建构性。 (5)意义系统的模糊性和整合性。,(二)体验哲学的三条原则 体验哲学摒弃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中的错误观点,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既强调客观实际对认识的第一性地位,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又应重视主观意识。 L&J 将体验哲学的原则概

20、括成三条基本原则,即: (1)心智的体验: 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语言和句法不可能是自治的,这是不可辩驳的真理。近年来的神经模型研究也表明:感知机制模型和动觉图式模型,在语言学习和推理中也能建构概念,这是一项惊人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心智体验观的正确性。 (2)认知的无意识性: 认识的无意识性是指我们对心智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神经加工过程,其间的分析如此复杂,令人难以置信;运作如此之快,即使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被察觉到,而且我们也不

21、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持这一观点的有:乔姆斯基、Lamb、Gee、Fauconnier & Turner。,3. 思维的隐喻性 L&J 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映射到目的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 以下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来论述隐喻的性质: (1)隐喻具有体验性 (2)隐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 (3)隐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三)客观主义语言学和非客观主义语言学 Robins指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以不同的形式,贯穿着整个语言学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

22、映在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上:一种是通过观察到的语言用法,另一种是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才能的一部分,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从人类语言内部研究语言。,根据L&J 对哲学流派的新划分方法,可将过去一些主要语言流派划归为客观主义语言学派,而认知语言学属于非客观主义语言学派,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物,以体验哲学为基础。 一次当前流行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既具有经验论的成分,又具有唯理论的成分。,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内省法:19世纪末的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认为与思维、记忆有关的语言知识结构和内省有关。 (2)行为主义:20世纪初心理学

23、开始转向用客观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人和动物对刺激可能作出可观察得到的反应或行为,反对讨论意识问题,提出“刺激反应”模式,并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活动所引发的行为,但很少谈及刺激反应之间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把人类的心智视为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可用信息加工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内在的认知过程,并倡导用计算机模拟及其他实验方法来探索人类心智的一般工作原理。,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对现实的反映往往需要借助语言将之“凝化”,或“勾勒”在思维中,并靠语言将思维的结果记录下来。因此,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但是,语言不能等同于思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

24、是这种心理活动的终极产品的表达形式。 另外,人们的思维有时又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思维在有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借助语言不可。我们还可以举出依下例证来说明思维有时是可以脱离语言的: (1)人类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没有语言的历史过程,幼儿出生之后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习得语言,在没有学会使用语言之前的人类和幼儿,也是有思维的。 (2)语言是一种认知能力,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认知能力,它们都能对思维产生影响。 (3)当我们阅读作品或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很难记住原文或原话。我们在对其重述时,也必须重新根据自己的习惯和能力来选择词语和句型来加以表达,而不大可能全文复述别

25、人所使用的原话。这也能说明思维和语言是可能分离的。,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生成语义学 观点:句法表达来源于语义表达,语义是第一性的,语言中所有的句子都是从语义生成而来的,然后由转换规则和语音规则生成句子的表层结构,这样,语法中的语义部分所起的作用不是解释性,而是生成性,故称“生成派语义学”。 代表学者:Lakoff、Gruber、Lipka、McCawley、Ross等。 他们还发现语言中的句法不是自主的,必然会受到意义、用法、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句法不可能独立于语义,语义也不可能独立于人的认知。 但这一观点依旧是在TG的理论框架中运作的,主要还是研究人们的语言能力,他们的根

26、本分歧只是在于是语义先于句法,还是句法先于语义的问题。后来,他们很快又发现生成派语义学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1)人们无法为某些句子找到其对应的深层结构,如下两个句子的语义基本相同,但嵌入了不同的成分(下划线部分),这两个句子转换自什么深层结构,似乎难以明确表述: (a)I invited youll never guess who to the party. (b)Youll never guess who I invited to the party. 它们尽管所表示的意义大致相同,但显然它们不是来自同一个单一的深层结构。(2)有些句子不能任意转换,这是由场景和体验所决定的。如当我们

27、看到Smith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就不能说: (a)There is not Smith. (b)Is there Smith? (c)There is Smith, isnt he? 这些句子没有否定、疑问、反问的句法形式,是因为实际场景和体验不允许有这样的句法表达形式,这也足以证明句法是不可能自治的。(3)生成派语义学还仅只停留在研究语言能力这一框架之中,未能对语言的具体应用作出解释。,二、认知语用学 定义:认知语用学主要是在认知科学的理论框架中研究语用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人类交际和思维活动的关系,其形成也是基于对过去若干语用理论不断认识和批判之上的。 (一)语用学研究简述 语用学的主要贡献

28、在于区分了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并将人的因素与语境、语义研究结合起来。 (A)莫里斯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以及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开始研究符号学,并于1937年创造出Pragmatics这一术语。 (B)Carnap于20世纪40年代以莫里斯观点为基础,对语言符号作出了类似的区分,并将语用学明确表述为:研究语言符号和符号解释着之间的关系。 (C)Austin 于1955年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要以分析“日常语言”的方法,人们可用日常语言来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他同时还接受了“意义在于用法”的观点,主张探讨日常语言的用法。他后来还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即 Locutionary Act,Illoc

29、utionary Act以及Perlocutionary Act。,(D)Searle 进一步发展了Austin的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单词或句子这样的语言单位,而应是语言行为,语言的交际过程应该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语言行为所构成的,对言语行为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确定分类标准,将言语行为分为5类,即讲述性、指令性、承诺性、表情性、宣告性。 (E)Grice 首先将语义分为两大类: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并认为语用学主要应研究后者,即语用含意。他后来还提出可用合作原则和会话隐义来分析和理解非自然意义,并按照是否遵守合作原则将话语分为一般会话含意和特殊会话含意。 (F)Le

30、ech 指出:语法是概念性的,而语用是人际性的和语篇性的,并将语用原则分为:(1)人际修辞(2)篇章修辞。他还提出善意取笑原则、兴趣原则、乐观原则,并指出这些原则和准则,都是对合作原则很好地补充。 (G)Horn 提出了数量原则(Quantity Principle)和相关原则(Relation Principle);Levinson 提出了了数量原则、信息原则(Informative Principle)和方式原则(Manner Principle),(H)Sperber & Wilson 于1975年开始创建关联理论,成为认知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他们用关联原则概括了Grice的四条合作原则,

31、并强调语言进入交际后就具有超语言符号的性质,应将“认知”与“交际”紧密结合起来,须用一种“认知机制”来解释交际过程,寻求会话含意。他们认为人类的额语言交际是以认知为取向的,即人们总倾向于用关联的方式来处理有关信息,同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总倾向于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并将其视为是获得话语语义的唯一准则,进而提出了以认知语境为基础,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着重从认知角度研究如何从话语字面意义中通过推理来获得含意,从而形成了一个揭示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的新机制。 至此,Grice 理论大致经历了一种“先增后减”的过程,Leech 在四条CP上增加了两条原则:PP、IP;后又减到H

32、orn的两条原则,到Levinson的三条原则,到S&W 就仅为一条关联原则。,(二)S & W 的认知语用学主要观点 (1)关联性 (Relevance) S & W 所倡导的关联理论,将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视为一种动态性的认知活动,认为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新命题、新信息或基于其上所作出的假设(三者统称为A)与认知语境或一系列认知语境假设(两者统称为B)之间关联的过程,并以此来推导发话者的意图。 推导的基础又是建立在“认知过程是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语境效果”这一基本原则之上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在交际时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最为相关的信息上,基于其上就能根据当下情境中语句字面的意

33、义推导出没有明说的关联信息和确切含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弦外之音”。 (2)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 定义: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一套假设的集合,是将各种知识(主要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语言信息,以及交际时的上下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语境因素、个人的背景知识、认知能力等)通过大脑进行内在化处理的结果。 认知语境不一定是预先已知的或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而且认知语境还具有潜在性,因其不是已有的、确定的,而要通过当下的推理才能显现出来。,(3)交际双方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S & W 将语言交际视为“明示推理”的认

34、知过程;对于发话者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行为,即发话者通过含有关联信息的话语来引起受话者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受话者来说,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他从发话者用明示手段所提供的A,通过推理来建立与B之间的关联,便可获得发话者的交际意图。 S & W 基于此进一步将人类语言交际界定为一个“互动推理”的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即“关联性”在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原则在1995年被称为“最佳关联原则”。(4)两条关联原则 (Two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A)关联的认知原则:是指人类认知通常与关联性相吻合,也就是说美人泪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它是后

35、一原则的出发点,也是关联理论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 (B)关联的交际原则:是指没刮风明示性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的性质,受话者在付出一定加工努力之后便能理解发话者的真实意图,这样,考虑到交际双方的利益也就能保证了足够的语境效果。据此,受话者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建立A和B之间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5)语境效果 (Context Effect) 关联是指受话者根据发话者所提供的A,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努力建立其与B之间的关联。A对于B可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a)A加强B (b)A、B两者相结合,产生新的语境意义 (c)A、B两者互相矛盾,并否定或排除B 人们一旦在A

36、与B之间建立了关联,也就必然会产生某种语境效果,它是A与B,或新假设与原有假设之间互动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语言交际描写为:成功的交际就是发话者和受话者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和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而不是要去寻找客观所指,发现真值条件的过程,也不是要刻意遵守CP或其他原则的过程,而主要是通过建立A与B之间的最佳关联来作出最为合理的推理,这才是解释交际过程、理解语句含意的关键之处。S & W 就以这一思路为理论出发点,阐述了语言使用者对话语含意的推导和理解的能力、过程和结果。,(6)关联的程度性 (Degree of Relevace) 既然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

37、,它可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足以对语言交际产生导向作用。那么在这过程中人么就会倾向于以最小的心智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为此人们就要将精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发话者提供最为关联的信息,以使受话者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受话者也致力于尽量以较小的加工努力在A与B之间建立关联,并以其为基础推导出话语的真实含意。 所谓“最小”、“最大”、“尽可能小”、“较小”都是个程度问题,因此谈到“关联”或“关联性”,必然要涉及强弱的程度问题,它取决于两个因素:语境效果和加工努力,可用公式记为: 关联性R=语境效果C/加工努力E 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用最小的加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其关联性就强;反

38、之,则最小。这样,关联性就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或无关联的连续体。,(三)对关联理论的疑问 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主要是通过建立A与B之间的关联来推导出发话者的意图,这虽然显得比CP更为合理,也更为自然,但也有自身的弱点: (1)发话者为什么就一定要做出明示性的交际行为?如何解释明示性行为与间接表达之间的矛盾? (2)用来表达明示性行为的话语有多种选择,它们有程度之别,但交际双方是如何对关联程度性作出统一认定的? (3)认知语境是个变项,语用推理会因人而异,太多的变量如何才能保障较为准确的语义和语用定位? (4)通过关联性推导难道就一定能保证推导的结果与发话者的原始意图相吻合?,(5)

39、语言交际是人类社会的需要,讨论前者如不涉及后者,或者说仅从纯粹认知角度来论述交际是否完整?(6)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大量使用隐喻,语言学家就应当对其作出论证,S&W 虽提到这一点,但丝毫未加论述。(7)S&W 对关联理论的论述有循环论证之嫌。 (8)人类交际离不开交际双方共享的、相对稳定的背景信息,我们认为,这一点似乎是难以否认的。 (9)“关联”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概括性太强,如不加限制,就会失去实用性。人们好像能在任何语句之间建立上关系,搭上线,其间的主管任意性较大,免不了有“理论模糊”之嫌,这就削弱了关联论的解释力,减低了其理论性和实用性。,但是关联理论从心理认知这一新角度对语言交际和话语

40、理解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解释方法,认为理解是以语境、认知、推理等为基础,这就强调了人的心智作用,从认知角度用推理的方式来解释语言,将人的推理能力和知识体系融入语言研究之中,使得语用学研究全面转向到认知角度,大大提高了语用学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遍意义。认知语言学吸收了认知语用学的基本观点,后者成为前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一,也可作为一个分支。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尝试用人类有限的几个基本认知方式来对语言个层面做出统一的解释,这些基本认知方式就包括“关联”,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可将认知语用学视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认知语言学所研究和论述的范围比认知语用学要宽泛得多。认知语用学往往局限于“认知”、“推理”、“心智”这些范畴之中,而没有深入涉及认知的来源问题,没有将语言交际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研究。人际交际是否能离开交际双方共享的、相对稳定的背景信息,S&W 似乎倾向于否定回答。倘若离开了这点,有很多现象则难以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