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三) 主讲人:王顺娣,第五章 宋代文论,一、定位:深化时期 1、诗话崛起于宋,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原初“大一统”格局,更加专业化、专门化,样式也更加多样化。 近人陈一冰诗话研究:诗话,文学批评之一种也。 词话、曲话、文话、四六话、赋话、剧话、小说话、书话、画话,2、宋代文学批评更具针对性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Tag内容描述:

1、中国古代文论(三) 主讲人:王顺娣,第五章 宋代文论,一、定位:深化时期 1、诗话崛起于宋,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原初“大一统”格局,更加专业化、专门化,样式也更加多样化。 近人陈一冰诗话研究:诗话,文学批评之一种也。 词话、曲话、文话、四六话、赋话、剧话、小说话、书话、画话,2、宋代文学批评更具针对性。 陈师道后山诗话、吕本中紫微诗话:为江西诗派及其诗论张目 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批判江西诗派及其诗论 3、以禅喻诗 严羽沧浪诗话,二、宋代思想文化风貌 1、文化异常繁荣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2、中国古代文论(四) 主讲人:王顺娣,第七章 清代文论,一、总结(集大成)时期,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1、对传统诗学全面总结和理性思考 叶燮原诗 2、清诗话卷帙浩繁,且体制完备 劳孝舆春秋诗话、费锡璜汉诗说 王葆全唐诗话、郑方坤五。

3、1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 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 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 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

4、中国古代文论笔记学习 第一、先秦时期: (一)先秦“诗言志” 的提出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朱自清在他的诗言志辨序中,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关于“诗言志” 之“ 志”, “五四”以后在解释中一直存在着分歧。朱自清认为 “志”属志向怀抱, “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作者的志向怀抱的(朱自清诗言志辨 ) ;周作人则认为“诗言志”就是“言情”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源流 ) ;闻一多则通过对金文、甲骨文中 “志” 的本意,以及先秦古籍中“志” 的用法的大量考证,指出早期的“ 志”。

5、以意逆志为孟子所提出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辞句,也不能用辞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后世对于“以意逆志“中“意“,究竟是说诗者之“意“,还是作诗者之“意“,众说不一。汉代经学家和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意“是“说诗者“之意。如赵岐孟子注疏说:“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孟子集注说:“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

6、中国古代文论概要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 ”(论语阳货 ) 。兴指“感发意志” ,具有艺术感染力。观是“考见得失” ,指诗的认识作。

7、中国古代文论纲要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蒋凡、郁沅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中华书局 2005 年 8 月第 1 版。 (本纲要据此书编写。此书我校图书馆有藏,可以借阅。索书号:I206.2/4477)2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11 月第 1 版。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4 月第 1 版。4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李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第 1 版。5中国古代文论史 ,赖力行著,岳麓书社 2000 年 11 月第 1 版。6古代文论名篇详注 ,霍。

8、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复习策略及要点 很多同学向我反映,说古代文论很难复习,首先是理解上的困难,其次是考点的把握问题,看过一两遍还是不知所云。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复习对策,即点状记忆,先把关键点打通,然后再总体上掌握。每年古代文论的出题分数 都比较平均,就是两三个名词解释,再加上一道简答题,一共 30 分左右。怎样才能稳稳拿下这些分数呢?我在参照不少相关出题老师的论文及著作后,发现了不少规律,历年考到的名词解释,如“涵泳”、“气盛言宜”、“诗为活物”、“因文生事”、“点铁成金”等等,都在李青春或李壮鹰。

9、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考查教材宋元明部分)A. A. 艺概B. B. 沧浪诗话C. C. 岁寒堂诗话D. D. 石洲诗话正确答案:B2.“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景象符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哪一品( ) (教材隋唐五代文论,视频课件第十五至十八讲)A. A. 冲淡B. B. 典雅C. C. 纤秾D. D. 绮丽正确答案:C3.刘勰文心雕龙中,能够体现作者对于个人性情和文章体式之间关系的理解的是( )(教材南北朝部分,视频课件第七、八、九讲)A. A. 情采篇B. B. 体性篇C. C. 原道篇D. D. 丽辞篇正确答案:B4.“独抒。

10、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先秦、尚书.尧典尚书也称书或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尧典是我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舜命夔用乐教胄子,使他们“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阐明了文艺的教育作用。二、从“诗言志”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讲述了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具体情况。“诗”是“乐”的歌词。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都源于节奏这一命脉。由于诗歌本来是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因而使得语言具有音乐性,我国古典诗歌一般都有和谐的节奏和韵律,表现。

11、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先秦、尚书.尧典尚书也称书或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尧典是我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舜命夔用乐教胄子,使他们“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阐明了文艺的教育作用。二、从“诗言志”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讲述了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具体情况。“诗”是“乐”的歌词。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都源于节奏这一命脉。由于诗歌本来是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因而使得语言具有音乐性,我国古典诗歌一般都有和谐的节奏和韵律,表现。

12、中国古代文论,三、征圣、宗经与主张诗人之赋先秦时期,荀子提出征圣、宗经,西汉时期,这一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扬雄的文论里。与此相关,扬雄还有主张诗人之赋的思想。扬雄是西汉后期成都人,当时重要的思想家。他以继承儒家思想为己任,模仿周易写作太玄,模仿论语写作法言。法言是一部对话体的著作,扬雄的文论主要出自法言。扬雄也是当时重要的辞赋家,写作了许多辞赋作品。他还是一位语言学家,有方言等著作。,扬雄讲征圣。他说,“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

13、中国古代文论 2006-5-30 16:18:15彭玉平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目 录绪 论 ( )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思考题。

14、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 的支持!内部辅导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笔记 第一讲 1、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 书和六艺。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相关PPT文档
中国古代文论(三).ppt
中国古代文论四.ppt
中国古代文论.ppt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相关DOC文档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doc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doc
中国古代文论分析.docx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doc
中国古代文论纲要.doc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docx
中国古代文论.doc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相关PDF文档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pdf
标签 >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编号:17388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