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教程pdf,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明清,中国古代史考研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名词解释,原始农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电子版下载,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先秦时期Tag内容描述:
1、2009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教程pdf,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明清,中国古代史考研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名词解释,原始农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电子版下载。
2、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袁绍于公元 199 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操,进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弛,人心涣散。曹操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士卒虽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操的统治集团内部比较稳定,将士用命。公元 200 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
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5)蓝田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 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
4、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1.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 250 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
5、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8)一条鞭法“鞭”又作“边”或“编”。简称为条法、鞭法、一条法,别称为明编法、类编法、通编法、总编法、条鞭均徭法、均地条鞭法等。泛指为化繁就简,一条编派的一切之名。诸如粮不分廒口,总收类解;差不分户则,以丁为准;粮差合而为一,皆出于地;丁不分上下,一体为银;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皆可谓之条鞭。专指明后期改革赋役制度的措施。即总括省府州县之赋役,并为一条,量地计丁,一条审编,一条科征,一条解运,一归于田。各地实施时间不一。嘉靖十年(1531),始行于江西南赣地区。嘉靖末,巡按御史庞。
6、1靖难之役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 3000 人至 1.9 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1399 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今北京),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1402 年),燕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 年)的内战结束。郑和下西洋为了进一步加强明朝同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从 1405 至 。
7、1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第一部分 远古社会与夏商周一、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献,诸如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尚书 、 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
8、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2第三部分 秦汉1、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 ,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
9、中国古代史六个分期:1先秦时期(前 221 年) 【中华文明的兴起】2秦汉时期(前 221 年220 年) 【专制大一统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 年581 年) 【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4隋唐时期(581 年907 年) 【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5宋元时期(907 年1368 年)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6明清时期(1368 年1840 年1912 年)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古代社会由胜而衰】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第一。
10、一、名词1、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唐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竺民苎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战功卓越,大大威胁了李建成的地位。太子为巩固自己位,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结党营私,斗争愈演愈烈。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苎先发制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发变夺权,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李渊被迫交出实权,李世式即位,是为唐太宗。2、 唐律疏议:唐朝。
11、【元代】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 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 ,取名铁木真。1206 年统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 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忽必烈:即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 年,在开平继承蒙古汗位。1264 年,迁都大都。1271 年,正式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他在位期间,任用汉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了。
12、通典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书成于贞元十七年(801)。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传说中唐天宝末,间及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凡有一千五百八十四条,正文约一百七十万字,注文约二十万字。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
13、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主要是 1,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亦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类文化是 1921 年首次南渑免)池县仰韶村发现,因以“仰韶”作为这类文化的名称。这类文化的分布区域很广,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主要文化特点。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2,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体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
14、 三皇五帝 传说是中国夏代以前的帝王 在战国至汉代文献中有很多说法 三皇 一说指燧人 伏羲 神农 一说为伏羲 女娲 神农 五帝 一说指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一说为太昊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常见的说法是 三皇指燧人 伏羲 神农 五帝为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大禹 鲧之子 尚书 舜典 伯禹作司空 句下孔传云 禹代鲧为崇伯 说明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 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 后因治水有功 舜举荐。
15、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1.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 250 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
16、三皇五帝 传说是中国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战国至汉代文献中有很多说法。三皇:一说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常见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禹 鲧之子。 尚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句下孔传云:禹代鲧为崇伯 ,说明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后因治水有功,舜举荐他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涂山之会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
17、母系氏族公社母 系 氏 族 公 社 是 以 母 亲 的 血 缘 关 系 结 成 的 原 始 社 会 的 基 本 单 位 。 它 是 在 血 缘 家 族进 一 步 发 展 、 逐 步 形 成 氏 族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的 , 其 特 征 是 按 母 亲 血 缘 计 算 世 系 , 妇 女 在生 产 、 生 活 中 占 主 导 , 是 世 界 各 民 族 普 遍 经 历 的 阶 段 。 母 系 氏 族 公 社 大 约 产 生 于 旧石 器 时 代 晚 期 , 到 新 石 器 时 代 达 到 繁 盛 , 其 代 表 是 ”仰 韶 文 化 后 逐 步 为 父 系 氏 族 公 社所 取 代 。共和行政指 周 厉 王 之 后 、 周 宣 王 之 前 十 。
18、1历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1历史的开端 河姆渡文化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在余姚茅湖、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和舟山白泉等地都有发现,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河姆渡遗址出土石、骨、水、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以骨器为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在我国新石器遗存中尚属首次见到。骨耜是重要农业工具,也是典型器之一。发现了米粒、稻谷、稻杆、谷壳等,有籼稻和粳稻,是迄今为止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当时采集经济比较发达,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部门,家畜饲养也有一定规模。有很。
19、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先秦时期)三监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旧都封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庸,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管叔 、蔡叔、霍叔总称三监。一说武王以邶封武庚,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西六师、殷八师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 。后来周公在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