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表示物质的符号(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氦气:He 氖气:Ne铁屑:Fe 木炭:C硫黄:S 氧气:O 2氮气:N 2 氯气:Cl 2氢气:H 2 臭氧:O 3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硫:SO 2氯化钠:NaCl 水:H 2O2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B)A. Cu B.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2.4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Tag内容描述:
1、2.6 表示物质的符号(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氦气:He 氖气:Ne铁屑:Fe 木炭:C硫黄:S 氧气:O 2氮气:N 2 氯气:Cl 2氢气:H 2 臭氧:O 3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硫:SO 2氯化钠:NaCl 水:H 2O2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B)A. Cu B. 2H2SO4C. O2 D. NaCl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C)A五氧化二磷 5O2P B氖气 Ne2C三氧化二铁 Fe2O3 D二铝化三氧 Al2O34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B. 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C. 一个二氧化氮分。
2、第 3 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植物的根具有 植物体和吸收 等功能。植物的根有 、 、 三类。主根直接由 发育而成,在主根上依次长出的根叫 ,不定根是植物的 上长出的根。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有 和 之分。直根系有明显的 和 之分,而须根系则没有。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 、 、 和 等密切相关。3、 是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从根尖的尖端起,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分成 、 、 和 四个部分。根冠对根起着 ;分生区细胞具有 能力,可。
3、2.6 表示物质的符号(2)1用化学符号填空:(1)氢元素:H。(2)3 个二氧化硫分子:3SO 2。(3)二氧化碳:CO 2。(4)2 个氧原子:2O。(5)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Ca 2 。(6)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OH 。(7)带 3 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Al 3 。(8)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铵根离子:NH 4 。2请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2Fe3 :2 个铁离子。(2)3SO32 :3 个亚硫酸根离子。(3)2OH :2 个氢氧根离子。(4)5CO32 :5 个碳酸根 离子。3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 Mg2 B. H 2OC. 2CO D. 2H 。
4、第 4 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 、 、 和 茎;按组成可分为 和 茎。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髓;树皮;形成层; 韧皮部;木质部。);导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横壁 ;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 和 ;筛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 ;其要功能是输送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使茎变粗。在茎的中心是 ,具有贮藏 的功能。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
5、2.6 表示物质的符号(3)1C 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作切割工具。在 C3N4中,C 的化合价为4,则 N 的化合价是(D)A5 B3C1 D3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A. NH3 B. N 2C. HNO3 D. N 2O53已知有机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为1 价,氧元素通常为2 价。草酸(H 2C2O4)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尿素CO(NH 2)2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4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Li MnO2=LiMnO2。如果此 反应中锂元素的化。
6、课 题 第 3 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日 期教学目标1、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2、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相关功能。3、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4、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5、知道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症状。6、初步学习数据处理能力干扰数据的辨别和删除。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重难点 重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引入】请同学用恰当的比喻说说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长。一、植物的根系:1、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贺无机盐的。【实。
7、2.5 表示元素的符号(2)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D)A. 元素的原子结构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元素的原子序数D.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 根据元素符号排列的规律,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1)Be、B、C、N、O、F。(2)He、Ne、 Ar、Kr、Xe。(第 3 题)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A. 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B.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08 克C. 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 金属元素D. 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4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
8、2.5 表示元素的符号(1)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氩 Ar,铝 Al,磷 P,氦 He,镁 Mg,氢 H。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Al、Mg;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Ar、P、He、H;属于稀有元素的有 Ar、He。2符号“S”表示(C)硫元素 硫的原子核 一个硫元 素 一个硫原子A. B. C. D. 3 “2O”表示的意义是(C)A. 表示两个氧元素B. 表示两种氧元素C. 表 示两个氧原子D. 既表示两个氧元素,又表示两个氧原子4下列各组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B )A. O、H、Cl B. Al、Fe、ZnC. H、P、Si D . Hg、N、Au5碳和铜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 C,而碳的元素符号是。
9、 第 6 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用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化学式不能凭空想象,先通过实验确定 ,然后按国际通用规则书写。一种物质只用 个化学式表示。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 用数字标出构成单质分子的 。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用 直接表示。3、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先按照一定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再在每种元素符号 ,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也可以按照下列步骤书写。
10、第 4 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 二氧化碳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 二氧化碳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 ()1.氕、氘、氚三种原子具有相同的( C )A 原子质量 B 原子核结构 C 核电荷数 D 中子数2.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A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3.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 多种,则意味着。
11、第 6 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用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化学式不能凭空想象,先通过实验确定 ,然后按国际通用规则书写。一种物质只用 个化学式表示。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 用数字标出构成单质分子的 。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用 直接表示。3、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先按照一定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再在每种元素符号 ,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也可以按照下列步骤书写排。
12、11.5 物质的溶解性课题:物质的溶解性(1) 课型:认知目标: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溶解度概念能力目标:.学习使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教学准备:教 学 设 计 备 注引入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注意:实验操作)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不饱和溶。
13、第 5 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 来表示,如碳 ( ) 。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上该元素名称的 (小写)以示区别,如铜( ) 。目前已发现 110 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种 来表示。2、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一般表示 、 两方面的意义, (1)宏观:表示一种 ,如“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种 ,如“Fe”表示金属铁。 (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 ,如“C”表示一个碳原子。3、根据元素的原子 ,将已知的 110 多种元素按原子的 (原子序数)有序排列起来所制得的表,。
14、 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会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了解溶液的浓、稀跟溶液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组内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积极思考问题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笔记本、纸、笔。2教学器材:小烧杯 1 个、大烧杯 1 个(盛有杯冷水约 10左右)、石棉网 1 块、玻璃棒 1 根、药匙 1 把。
15、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一课时),碘? 氟? 钙?铁? 锌?,氧化汞,水,氧气,HgO,H2O,O2,CO2,二氧化碳,上述物质 的分子构成有什么共同点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A、B、C三种原子都是碳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与原子的比较:,想一想,A 二 氧化碳是由2个氧元素和 1个碳元 素组成的 B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C 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D 二氧化碳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
16、 课 题第 5 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会查阅元素符号。 2、会背前二十号元素包括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知道金属元 教学 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目标 3、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重点重点:认识常见元素符号 难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教 学 预 设 【复习】元素的种类、分布以及与物质、原子、分子间的关系【新。
17、2.4 组成物质的元素1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 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和钇(Y)等 17 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 。镧、钇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C)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含氟牙膏” “高钙牛奶” “碘盐” “富硒茶叶 ”“加铁酱油”等,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D)A. 分子 B. 原子C. 离子 D. 元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氧 B. 硅C. 铝 D. 铁4下列关于水和氢气两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C)A.。
18、第 4 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把具有相同 (即质子数)的同一类 总称为元素。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2、通常人们把元素分为 和 。占大多数是 。铁由 元素组成,铁元素是 ,硫由 元素组成,硫元素是 。在某些霓虹灯中充入的氩气由 元素组成,性质非常 ,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因此,这类气体叫 ,这类元素叫 。3、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 ,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等。在海水中含量除氢氧两种元素外,含量较高的是 等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由 。
19、1第 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材分析:由于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从这里开始,逐步渗透化学物质分类的思想。本节有三个知识点:1、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 110 多种;2、物质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3、元素又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含有稀有元素) 。本节内容中,新名词、新概念接踵而来,而且又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只有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遇的名词、术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 100 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理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