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 、 、 和 茎;按组成可分为 和 茎。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髓;树皮;形成层; 韧皮部;木质部。);导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横壁 ;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 和 ;筛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 ;其要功能是输送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使茎变粗。在茎的中心是 ,具有贮藏 的功能。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叶制造的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
2、是 。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部位。二、我理解了4、茎的主要功能是-( )A支持和吸收氧气 B输导和支持作用 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5、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易折断,这是因为树干-(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髓部发达 DA 和 B6、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7、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 树木因
3、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8、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9、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 “活宝贝”,特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A. 部分木质部 B. 部分韧皮部 C. 部分形成层 D. 部分导管和筛管10、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
4、,下列 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A. 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 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C. 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 D. 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11、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A上面的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了B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上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D这是枝条自身的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将木条放在黑暗环境中 B将木条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
5、将木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12、将一枝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照射。请回答问题:(1)过一段时间后,在枝条基部上方横切,横切面变成了 色,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察 切面,变红色的部位位于茎的 (填“中央”或“周围”),属于植物茎的 (2)若在离基部较远的部位切开枝条,则可发现与基部相比,茎内红色部位颜色较 (填“深”或“浅”)。(3)在这个实验中,红墨水起到的作用是 。(4)选择的材料是带叶的枝条,并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 。(5)该实验证明了茎的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茎的 。13、如图所示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
6、回答下列问题。(1)A、B 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3)枝条上的 14 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 14、小宇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 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面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 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