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1.作者链接 文学家吴均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他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背景资料,2.背景回望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黑暗
与朱元思书15Tag内容描述:
1、吴均,1.作者链接 文学家吴均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他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背景资料,2.背景回望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时,私撰齐春秋,因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这使他心灰意冷,加之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他萌生了隐居的志趣。因此,本文并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寓情于景。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
2、,富春江 风光,富春江 风光,富春江 风光,富春江 风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书思元朱 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3、与朱元思书,吴均,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书”的特点。 2、品析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吴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yang)。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pian)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简介作者及标题,缥 碧 急湍 轩邈 泠泠,嘤嘤 成韵 鸢 飞 戾天,Pio,tun,xunmio,lng,yng,yn,yun,l,ku,k,窥 柯,下一页,预习检测,读,1、自由读(组内轮读,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2、个人赛读 3、小组PK赛(两。
4、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一 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第一篇选文,可见其在本单元及本册的地位。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有悠然神往之感。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是不可多得的一篇优秀骈文。,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读通大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
5、与朱元思书吴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阳。”,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与朱元思书吴均,一、体裁介绍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二、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
6、与朱元思书吴均“书 ”: 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课题解析: 给朱元思的信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混乱。许多文人消极避世,或怡情山水,或隐居山林。 吴均曾做过闲散的朝官,但他为人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其作品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抒发矢志不遇之慨;或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心境, 帝不喜,烧其书,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朗读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意思。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
7、“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像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当数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全文仅一百四十余字,但字字珠玑,给后人描绘出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卷。,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人称“吴均体”。,关于作者:,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
8、,第21课 与朱元思书,R 八年级下册,“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其实,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就会惊喜地发现一条秀绝人寰的绿色飘带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之间。这就是富春江。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 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 表现出作者流连。
9、与朱元思书,吴均,教学目标,1.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听课文录音,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飘荡 桐庐 水皆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轩邈 泠泠作响 蝉 猿嘤嘤成韵 鸢飞。
10、1、与朱元思书复习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通假字 1、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二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 名作动,往东往。
11、吴 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吴均,与朱元思书,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
12、我们的祖国拥有大好河山,自古以来,就是风景的胜地。古文人雅士游山玩水后必然发出一番深深的概叹。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山水诗,你还记得多少?,_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_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吴均,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13、与朱元思书,一、基础演练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天山共色 ( )(2)一百许里 ( )(3)负势竞上 ( )(4)鸢飞戾天者 ( )(5)经纶世务者 ( )(6)蝉则千转不穷 ( )答案:(1)一样 (2)表示大约的数量 (3)争着 (4)至(5)筹划 (6)通“啭”,鸟叫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文:_(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_。
14、与朱元思书复习指导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二、文学常识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叔痒“吴均体” _,是南朝 _代文学家。字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
15、与朱元思书,21课,崔楼中学 汤依文,吴 均,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千峰倒影落其间。,长川不是春来绿,,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wn),富春江简介:,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中游,上游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经淳安县,流至建德县;江水再往东流,经桐庐,流入富阳,曰富春江;再往东,到了萧山县的闻家堰,称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区就位于上起淳安,下至富阳的一段区域内。
16、,文言文精读课学习举例(供研讨、指正),(没有一丝儿风,) 烟雾完全消失了,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 船) 随着江流飘飘荡荡, 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路上),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尝试:请把以上现代文反译成文言文。,(没有一丝儿风,) 烟雾完全消失了,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 船) 随着江流飘飘荡荡, 时而东时而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路上),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顺、。
17、设计者:河南省淅川县厚坡四中 王春红 指导老师:杨道锋,与朱元思书课件,富春江 风光,http:/www.56.com/p89/v_NDI5NDE1MjY.html,与朱元思书,吴均,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3、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特征及写景的巧妙。 4、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5、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同目标1、2、4。 教学难点: 同目标3、5 。,与朱元思书,展示你的朗读能力,注意语速 注意停顿 注意重音 注意节拍,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3)经纶世务者 (4)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