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境 Habitat: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城市环境 Urban environment 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生态因子按其性质分为(气候因子) 、 (土壤因子) 、 (地形因子) 、
园林生态学Tag内容描述:
1、1生境 Habitat: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城市环境 Urban environment 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生态因子按其性质分为(气候因子) 、 (土壤因子) 、 (地形因子) 、 (生物因子) 、 (人为因子)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logy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关系,即研究以人工栽植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和自然的或半自然的植物群体等所共同组成的园林生物群落与其相应的。
2、1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
3、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自然调控,物种本能的调控机制使生物个体不断对外界条件作出适当的反应,自然非中心式调控结构,一、特点与结构,人工调控,人工调控是利用专门的信息系统,并在信息中心进行高速处理,通过专用信息通道传输信息,按设定的目标对能量和物质转化部分实施调节,典型的人工中心式调控结构,园林生态系统既有自然生态系统的非中心式调控机制,又有人工调控的中心式调控机制,是一种复合式调控结构,园林生态系统。
4、第三章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自然环境 生境 人工环境 二、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一)生态因子的分类 1非生物因子 (1)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 (2)土壤因子土壤的物理性质, (3)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2生物因子 (1)植物因子植物之间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 (2)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3)微生物因子 3、人为因子。
5、1生态学第一章 绪论1、生态学(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 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3)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3、园林学的含义园林:在中国在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园林学(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
6、园林生态学实验,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对同一群落类型进行分析,阐明它的内部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组成状况; (2)不同群落的相互比较,分类,以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3)将同一群落在不同时期加以比较,说明它的动态变化规律。 (4)将植物群落的分布或变异和生境条件的变化加以比较,阐明群落与环境的联系;,实验一、森林群落取样调查基本方法样方法,一、目的: 掌握样方法调查群落数量特征的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达到识别群落的目的。,三、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样绳(50m)、钢卷尺、气压表(海拔表)、地质。
7、一、园林及其演进,园林在中国国籍根据不同性质成为园、囿、苑、山庄等,但性质和规模不完全一样。 1、园林的含义: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游息、观赏和居住的环境。,园林四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1、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 天然的需加工、修饰和整理。人工开辟的山水讲究造型。 2、植物 植物栽培起源于生产的目的,早先的人工栽植以果园、菜畦、药圃为主,以后才有了大量观赏用的树木和花卉。,3、建筑,包括以及各种房屋、建筑小。
8、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 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 D景观叠加原理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 B可及度 CSimpson 多样性指数 D。
9、园林生态第 1 页 共 4 页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附件52010-2011 学 年 上 学 期 期 末 考 试园林生态试卷(A 卷)、 名 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2、植物修复:利用植物来恢复并重建退化或污染的土壤环境,可通过植物的富集作用而排除部分污染物,最终清除土壤中重金属。3、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的成花,在生 长季节的时期中要求每天有一定的光照和黑暗的 时数的现象。4、寒害:又称冷害,指 0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10、2011 年 5 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园林生态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6 分,每空 1 分)1.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 均匀型 、 随机型 和成群分布等 3 类。2.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 阳性植物 、 阴性植物 和 耐阴植物 3 大类。3. 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4. 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5. 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6.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7. 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
11、1园 林 生 态 学LANDSCAPE ECOLOGY第一章 绪论一、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研究的对象:生物、环境、关系生态学发展简史: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时期。二、园林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城市化:一般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生态城市: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特点:1.生物与文化资源的和谐体;2.具有完全的生存能力;3.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物质自我循环;4.广阔的自然空间;5.保护人类健康,享受自然;6.符合美学原则;7.提供全面。
12、园林生态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3、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 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
13、1.影响温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 B C D E )A.纬度 B.大型水体 C.海拔 D.地理方位 E.地形2.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主要有( A B C D E )A.促进种子萌发 B.影响植物的开花结实 C.影响植物产品的品质D.影响植物的抗性 E.影响根系的发育3.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其中有( B C D E )A.欧美学派 B.北欧学派 C.法瑞学派 D.英美学派 E.前苏联学派4.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 B C E )A.乔灌草结构 B.自然式结构 C.规则式结构 D.多层结构 E.混合式结构5.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 B D E )A.植物 B.生产者 C.。
14、生 态 因 子于及 其 作 用,一、生态因子概念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一般来讲有五大生态因子:光、温、水、气、土壤。,第二节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作用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生 态 因 子于及 其 作 用,1、 综 合 作 用,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任何一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例如:水体温度与溶解氧的关系。,2、主导因子作用,主导因子:在诸多的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植物。
15、第二章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通过学习,应了解生态学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重点理解当代城市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掌握生态学、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和绿色城市的特点。,一、环境(次重点)和城市环境(重点) 识记: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环境的尺度范围,城市环境的组成,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 理解:城市环境的特征。 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一般) 识记:生态因子的分类。 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定律,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第一节 城市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环境的概念(enviro。
16、0绪论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进化。生态园林的涵义。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涵义。园林中环境含义的二重性。区域环境、生境城市环境是区域性自然环境与城市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因子主导因子限制因子生态幅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生理有效辐射。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积温 低温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着植物群。
17、名词解释:1.光和有效辐射:对光合效应有意义的辐射通常认为在 380nm710nm 之间2.生态演替: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 生态学上称其为生态系统的演替。3.有效积温:指特定温度为生物学 0 度的积温。4.生态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复原的过程。5.物候期: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发生的发芽、生长、孕蕾、开花、结实、成熟、落叶等形态上显示出各种物候现象的时期。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食物的总和。7.生活型谱: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
18、园林生态学,主讲教师:雷雅凯,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造园及城市绿化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与发展并走向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绿化已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城市园林及景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和建设是“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问题。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构造应当包括: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配置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景观生态等。,园林生态学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 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19、园林生态学一、 名词解释1、 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2、 生态园林:根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生态系统。3、 耐受定律:植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植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植物的耐受限度,该种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4、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5、 光周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