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生态学实验,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对同一群落类型进行分析,阐明它的内部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组成状况; (2)不同群落的相互比较,分类,以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3)将同一群落在不同时期加以比较,说明它的动态变化规律。 (4)将植物群落的分布或变异和生境条件的变化加以比较,阐明群落与环境的联系;,实验一、森林群落取样调查基本方法样方法,一、目的: 掌握样方法调查群落数量特征的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达到识别群落的目的。,三、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样绳(50m)、钢卷尺、气压表(海拔表)、地质罗盘仪、记录表格。 2.实验安排: 每班划分23个组,每组约10-15人。 每
2、组再分3个小组。 第1小组填写森林群落样方调查总表及乔木记录表 第2小组填写灌木记录表 第3小组填写草本记录表及地被物和层外植物情况。,2.样地选择:已选择 (1)圈样方:各小组将样绳圈成方形10102m的样方。然后在样方内进行调查工作。 (2)填写“森林群落样地调查表”,为实地调查记录,森林群落样地调查总表,样方号:_样地面积:_平方米,海拔高度:_米 地理位置:_ 地形:_坡向:_坡度:_ 枯枝落叶层的性质及其覆盖的百分率: _ 土壤:(土壤名称)_ 群落特点:(外貌、结构、动态)_ 群落名称:_在乔、灌、草三层调查完之后,找出各层的优势种,再用横线连接,即群落最基本单位群丛的名称。如马尾
3、松檵木+绒毛红果树芒萁群落。 或Pinus massoniana-Loropetalum chinensis+Stranvaesia tomentosa Dicranoperis pedata Association。 周围环境条件及群落小环境状况:_ 人类及动物的活动情况:_ 其他:_ 调查人: 年 月 日,乔木记录表,样方号:_ 林木树冠总郁闭度:_ 第一层郁闭度:_ 第二层郁闭度:_,乔木记录表,灌木记录表,样 方 号:_ 样地中总丛数:_ 总 盖 度:_,灌木记录表,草本记录表,样方号:_ 总盖度(%):_ 地被物(活地被及死地被)情况:紧贴地面的覆盖物,分为活地被物,如苔藓类;死地被
4、物,如枯枝落叶。分别填写出厚度、多度及其分布情况。 层外植物指藤本植物、寄生植物等。,草本记录表,(3)调查结果分析作业,实验一:森林群落取样调查基本方法样方法 填表1 样方抽样技术植被分析简表(p.5),目的是填总表的“群落名称”。 填乔木、灌木、草本记录表。,实验二 森林群落取样调查基本方法距离抽样法(无样地取样法),一、目的: 了解植被调查中距离抽样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用距离抽样法估算密度、显著度、频度值的方法。,二、方法 中心点四分法:测定从中心点到每一象限内最近同种个体的距离。 在固定样方有困难时,此法特别受重视。 此法作植被分析所需工具、人力较少,灵活快速,比较容易掌握。,三、实验步
5、骤 分组:如实验一。 抽取样点:各小组特定群落范围内,随机抽取4个样点。 分象限:在每个样点沿固定方向划分出四个象限。 个体调查:在每一象限内找到最靠近中心点的乔木个体,分别测定植株的胸径,以及植株到中心点的距离d。 其余样点调查:在一个样点上依次作完各种植物的调查后,再移向第二个样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把4个样点全部调查完。,表3 点四分法调查原始数据表,表4 点四分法调查汇总表,实验二作业表5 点四分法群落数据计算表,计算方法,实验三、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特点及群落演替趋势分析,一、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认识分析,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环境
6、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通过分析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年龄结构,探讨群落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深入理解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打下基础。,生活型划分意义,植物生活型: 是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 属于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常具有相同的体态和外貌,是特定生境下的产物。 植物营养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的产物,它能反映各种生态因子对植物生活的综合影响。,中国植被生长型(growth form)系统:,A木本植物 一、乔木 1. 常绿的 (1)大乔木:25米; (2)中乔木:825米; (3)小乔木:8米 2. 落叶的(1)大乔木;(2)中乔木;(3)小乔木,二、灌木
7、,(1)大灌木:25米; (2)中灌木:0.52米; (3)小灌木:0.5米,实验三作业1:填表6 森林群落的生长型谱,实验三作业2:填表7 “森林群落优势种年龄结构及群落演替趋势分析”及讨论,实验步骤 1、根据森林群落取样调查记录,将优势树种及常见树种的所有个体挑选出来; 2、将每个树种不同大小等级的个体数填入表7。,表7 优势树种和常见树种的年龄结构,讨论,1、分析势树种及常见树种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稳定型,还是衰退型? 2、根据森林群落中优势树种的变化趋势,预测群落的演替方向。,实验四、校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测定与分析,一、目的 通过对群落中的物种的多样性的测定 认识多样性指数的生态学意
8、义 掌握测定物种的多样性的方法。,种的多样性有以下几方面的生态学意义:,(1)是刻划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指标。 (2)用来比较两个群落的复杂性,作为环境质量评价和比较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 (3)从演替阶段的多样性比较,可作为演替方向、速度及稳定程度的指标。,实验步骤 1每3-4个学生为一组,在校园分片区分别统计乔木、灌木的种数及各种的个体数,并计算各片区乔木、灌木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 2. 填表8 随机取样1个样方(乔木、灌木层)原始数据(样方面积2520m2) 3以班为单位,整理分析数据。,作业:填表8 随机取样1个样方(乔木、灌木层)原始数据(样方面积2520m2),Simpson多样性指数公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五、讨论 1、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给以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 2、 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结果,分析相同或相异的原因。 3、谈谈你对校园绿化优缺点的认识及在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