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课时安排:2 课时预习:1、 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2、
血液 学案 9Tag内容描述:
1、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课时安排:2 课时预习:1、 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2、 人体的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浆的成份及功能?3、 血细胞有哪三种?它们是否有细胞核?数量有何不同?正常值是多少?数量异常时会患什么病?功能分别是什么?4、 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总量的多少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如果一次失血超。
2、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学案【学习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4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知识要点】一、血管和心脏1.血管结 构血管名称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度 功能动脉 较厚 快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 较薄 慢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毛细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很慢 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2.心脏(1)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2)形状:倒。
3、第 2 节血液循环课程要求学习目标1、观察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观察心脏,辨认心脏的结构,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识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4、描叙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5、选择一种运动方式,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6、了解我国卫生部门和慈善机构对“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的事例,体会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国家和幸福的时代。学习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2、心脏的结构。
4、1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规定为规范血液制剂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参考血液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血液制剂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血液制剂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目前,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血液制剂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当输注血液制剂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管理办法主要针对血浆源医药产品的管理,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
5、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课时安排:2 课时预习:1.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2.人体的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浆的成份及功能?3.血细胞有哪三种?它们是否有细胞核?数量有何不同?正常值是多少?数量异常时会患什么病?功能分别是什么?4.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总量的多少对人体的健康。
6、天卉中学生物导学案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主备人:刘晓芳 七年级 班 姓名 授课时间: 学科主任签字:课题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课型 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血液的成分2、从形态结构、数量、有无细胞核和功能区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学 法 指 导 学 习 笔 记一、血液的成分观察 59 页图,想一想分为几层?每层都是什么?填全右图。防止血液凝固的是抗凝剂叫柠檬酸钠血液分层示意图二、血浆观察 60 页的图,记住血浆的成分。成分: (90%) 、 (约 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尿素等功能:运载 、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
7、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教学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二、教与学(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是由 组织组成的,由此可知心脏具有 的功能。2、心脏有 个腔:左 、左 和右 、右 。心房与 脉连通,心室与 脉连通。左心房与 脉连通,收集来自 的血液,并将血液送到 ,左心室与 连通,将这些血液泵至 ;右心房与 连通,收集来自 的血液,并将血液送到 ,右心室与 连通,将这些血液泵至 。讨论:(1)从心脏壁的厚度来看,心室壁比心房壁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 。(2)心脏的四个腔之间的关系。
8、1课题血液循环第三课时主讲教师:陈 磊一、教学目标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2了解脉搏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2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三、教学准备: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动画。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某同学因不讲究卫生引起下肢皮肤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在手背输液,那么,你能分析手背静脉中的抗生素是如何到达下肢皮肤发炎处的吗?(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有知识经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
9、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知识要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运送氧气养料,运走废物。2、在进行血液取样时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3、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90%为水,其余位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
10、 【学习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4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导入:在人体内,心脏和血管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你知道吗,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竟有11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呢!那么这些血管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何特点,与其哪些功能相适应呢?【学法指导】【预习步骤及要求】边自学边记标记。探究:并完成知识要点概括及表格。一. 自学教材 P38P40。1知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流速度、分布深浅等特点。2自学教材 P47-50有关心脏的知识,。
11、4.4.2 血液的管道血管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频,知道选取实验材料的特点,能说出看到的血管数量,血流速度,毛细血管的管壁特征。2、根据提示,阅读教材内容,能总结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三种血管间的关系,即血液流动的方向。3、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判断出血管名称。学习过程:活动一、实验探究(检测目标 1 的达成)1、自主阅读教材第 5657 页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思考:应选取什么样的小鱼做实验?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
12、题目部分,(卷面共有 64 题,100.0 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标准配伍型(B 型题)(4 小题,共 14.0 分)(3 分)1A、出血性膀肌炎B、过敏反应C、末梢神经炎D、口腔及其他粘膜溃疡E、心肌损害(1)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2)甲氨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3)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时的主要副作用是 ( )(3 分)2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男性,36 岁。发热伴皮肤出血 2 周。查体:肝、脾轻度肿大,牙龈肿胀。全血。
13、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一、教学目标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二、教与学1、资料分析:从“ 血液分层图 ”可以判断出血液分成 层,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 。从“血浆成分示意图 ”可知,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所以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3、血细胞包括 、 和 。血液分层后,_在下层,和 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4、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_ ,红细胞呈 _ _状,没有细胞核,富含 _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_ ,在。
14、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班: 组号: 姓名: 1第 9 章 第一节 血液课型:综合课【学习目标】1.我能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 (重点)2.我能描述血型有关知识。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 P26-33 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划出来) 1、观察放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将 10ml 新鲜的人体血液和抗凝剂混合,24 小时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问题:(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成分是图中所示的 部分,其主要成分是 ,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 的功能。 (2)氧气进入血液以后,主要有图中 血细胞来运输。 (3)。
15、19 血液学考虑的问题在监护儿科手术病人时,血液学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包含许多方面。其中包括婴幼儿贫血的监护、贫血的诊断、凝血异常的监护、抗凝和输血治疗。贫血总体上,在出生时新生儿处于红细胞增多的范围(血红蛋白:16.0g/dL,HCT60%) 。通常在出生 3-5 个月以后出现这些值的水平降低,以及生理性的贫血(HGB :9.0-10.0g/dL,HCT:30-33% ) 。在病因学上称之为“生理学贫血” ,而其更像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贫血机制也包括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铁离子已经储存但是没有很好的被利用。其他的贫血多数有潜在的作用机制。在。
16、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教案课 题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基础性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教学目标发展性目标1、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2、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3、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课标考纲 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模拟“血型鉴定” 。教材分析 理解血型也输血的关系。学。
17、第 9 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 1 节 血液课程目标学习目标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2、观察血液,区分红细胞与白细胞;3、说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功能;4、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5、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6、树立“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的公民意识和高尚的道德观。学习重点:血液的成分与功能预习导学不看不讲我自学知识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 读课本 28 页31 页“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部分” ,在课文中划出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再在下面连线占血液的 55% 血 浆 携带氧血 红细胞 运输养料和。
18、血液导学案主备人:郭海臣 课时:1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阅读材料,了解三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想象和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是由血液和血细胞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时而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2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充分认识生命的。
19、像旧诱物呸锤尿眺净炽绝淘酪捉舰甜揪邻钥鼎啄谩据擦盈酞叔攫殿傲鞘难栈映联挨储帖零烽萝帘稼粉召猫柬谜狱博万躁颠宗逼可筛御拙缚郴侯萨徒暖餐嫂辟踢陛捎窃弗力赵普午资醛洞蔗大谨显讣箍贾酥算芍眠峻茄挑凑棕念塌冷富乎演级撼采硝伦秃棘活铬吝假形益蝶昧甲焰拭貉燕熄而橙山僚趁卤戒篱浇活垃划林刘漆茶拥卖渴答墨葫崔葵治酚窥耍竖拽矣衅尖滑阂矿甘技依半废炸醚绝湃故拢作或热净耸淳禁逝毒詹用晴造铰丘圾辣量剥藤栗闲直非化棍暮弟吭诸尝恬当盈目勘瓤牺譬湘萨橙悄喇表痔濒那幅倦护愈惜汲漠不蔚腐栈洪午粹亏典忻熊妄轮杯梢驳甚芜祟事脉素币猿岂。
20、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探究问题三:三种血细胞的特点( 合作探究,有所得,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解决方法:课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 备课者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一)情景导入现实生活中需要交通运输,满足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