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来源:学优高考网(2)知道光的三原色。(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3)经历研
学练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5.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Tag内容描述:
1、第 5 节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来源:学优高考网2知道光的三原色。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2感受。
2、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2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3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生活中的。
3、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像的大小和正倒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2虚像和实像都可以用眼睛观察。
4、第 5 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
5、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
6、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2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3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生活中的。
7、第 4 节 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培。
8、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01 知识管理1照相机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胶卷相当于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的像2投影仪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是用来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的像说 明: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
9、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2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3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生活中的。
10、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来源:gkstk.Com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3。
11、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题 生活中的透镜 课型 新授课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了解放大镜成像的特点.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
12、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 1 节 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来源:gkstk.Com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
13、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
14、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