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分析与对策开题报告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少年强,则国强” ,信息技术课必然是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课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调研报告Tag内容描述:
1、作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此,我国已将信息技术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更新快,操作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色,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其中,信息技术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包括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信息技术教育。
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体现在教育领域中的一大标志,也是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的施行,在实践环节上都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硬件要配套,二是人员要适应。
这两个条件对于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开设而言尤其显得重要。
市、县教育局在“十一五”期间在广大中小学中加大了教育的投入,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办学硬件有了很大改善。
不少农村教师通过必要的岗位培训开始走上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
几乎在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农村小学课表的同时,广大农村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用起了电脑。
在接触任何一项新事物的同时,个体的好奇心往往是天性使然。
农村的孩子刚开始接触到信息技术课程时,一定。
2、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是为学生的创设一个活动情境,活动主题的设置要体现信息科技的学科特征,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已有经验,活动过程的安排要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理解技术,发散性地使用技术,将技术灵活的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组织、交流、讨论,提高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理论依据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
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实质也是说明教育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进行的理论。
他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研究,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种种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
其中包括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主要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中小学信息。
3、 日_柘城县惠济乡小吴初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组编号2附件 1:柘城县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检查表填表日期: 2015 年 6 月 10 日课题名称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研究课题负责人 刘连坤 联系电话 15560083788 邮编 476200单位及通讯地址 柘城县惠济乡小吴初中课 题 研 究 进 度 、研 究 计 划 完 成 情 况 、突 破 性 进 展 和 突 出 研 究 成 果 情 况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研究是我们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和英语教研组共同承担的研究课题。
自立项以来,在上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情况的汇报。
一、课题研究进度1、建立了研究组织和活动制度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小组,由校长室、教科室领导、监督,教研组全体成员具体开展实施,做到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
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期初有计划的协商、期末有研究的小结和思考,通过课题小组,确保课题的有序和深入,确保正常的研究和商议。
2、开展了扎实。
4、启示,鼓舞了干劲,故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寄予笔端,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学 校概况我们此次考察的两所学校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小学。
首先考察的汇师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创办于 1884 年,建校已有 120 年,1998 年转制,是一所五年制小学。
现 有27 个教学班,近千 名学生。
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无论从师资条件还是硬件条件来看都是一流的名牌学校。
北蔡小学是一所镇小,建校时间稍晚一点,但也有 98 年的历史,有一千多名学生,33 个教学班,在名气上虽不如汇 师小学,但它是一所非常具有特点的学校。
学校曾被命名为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上海市愉快教育基地学校,上海市小学语文研究实验基地,浦东新区教科研实验基地,浦东新区青年干部2 / 9培养基地。
总的来看,这两所学校都各具特色。
二.校园环境上海汇师小学的校园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学校环境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主义关怀。
一进校门,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向世人昭示着她不寻常的历史,在环境布置上,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彰显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橱框里陈列的学生制作、还是走。
5、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
我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中学校,是一所比较好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生源不断增加。
锦江区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多媒体设备比较完整。
有多媒体教室,也有电脑机房等的现代教育设备。
近几年,附中学生的成绩有一定基础,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很多信息技术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
调查中有的信息技术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很多同学喜欢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