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心内三区,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一、定义,心肌
心梗护理Tag内容描述: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心内三区,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一、定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心肌的缺血性的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至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二、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
2、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相声大师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看看心脏,人的心脏每天跳动十万次左右,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我们可以几星期不吃饭,几天不喝水,几分钟不呼吸,但心脏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心脏在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过程中,自身也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概 念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下降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 其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前降。
3、作者:张莉,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乌鲁木齐 市南湖东路 38号) 邮编:830002 手机:18999163937 座机:4609055 E-mail:469306674qq.com 转啊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et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患者植入支架的影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830002) 张莉 吴庆 马桂霞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支架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 2011 年 11 月-2012 年 12 月植入支架的17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检查、治疗、植入支架、出院等过程全方位干预。结果 对照组 2 例死亡,2 。
4、心内 1 科护理查房记录时间:2009-06-07 15:00地点:心内 1 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护理部黄主任、刘主任、各内科护士长、科室护理人员记录人:李菲主持人:何玲玲查房内容:心肌梗死主持人:尊敬的护理部领导、护士长,各位护理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及护理老师抽空参加我们的护理查房。今天组织进行护理查房其目的有三:第一让护士对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更深入地了解该病相关护理内容;第二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为病人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三加强护士对该病业务学习,为今后。
5、文章内容: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5(17)?2409?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莫雪玲,付万红(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广东中山 528400)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473.6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 88492006)17240902 近年来,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迅猛发展 ,心导管术的介入性治疗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我院心血管内科从去年开始开展心脏介入手术至目前为止,已完成各种心脏介入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百余例,尤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共 28 例, 手术效果均佳。
6、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定义】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因】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
7、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LOGO,www.1ppt.com,学习目的,了解心肌梗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学会如何识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掌握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掌握心肌梗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掌握心肌梗塞的保健指导,LOGO,www.1ppt.com,一、概述,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成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缺少活动 肥胖 其他家族史,LOGO,www.1ppt.com,冠心病的临床分型隐匿型心绞痛。
8、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心内科 雷颖,Company Logo,病人基本情况,患者刘爱茹,加27床,女,68岁,以“间断胸闷、气短3年,再发1周”主诉于2月14日19:00步入病室。,病史汇报,3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好转,在西京医院行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因冠脉严重狭窄病变(具体造影结果不详),考虑冠脉内支架及及冠脉搭桥风险较大,建议药物保守治疗。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短再发,持续5-10分钟休息后好转,每日发作2-3次,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
9、急性心梗护理查房,心二 孙燕,查房内容,病例介绍,病例介绍 一般情况:患者 高德清,男,76岁,因“反复胸痛不适10余天,加重10小时” 于 2014.9.20 以“冠心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住院。,查体及辅检,查体 T:36.0 BP:150/90mmHg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63次/分 律齐 辅助检查:电解质钾3.55mmol/L,心肌酶示CK-MB28U/L,心电图示窦律,II III avF导联ST段抬高约0.1-0.2mv,IAVL V2-V6导联ST压低约0.1-0.25mv,T波倒置。胸部CT示左肺下叶炎性纤维灶为主,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
10、1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 个案护理路径患者未到达时准备 准备床单元;2、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3、抢救用物病情加重时配合抢救案例情景:患者李某,65岁,诊断:心绞痛发作,主诉:,胸痛1周。既往史:糖尿病史病情评估:患者神志清,胸痛1周伴出冷汗,无咳嗽,无咳痰, ,T:36.8,P: 90次/分,R:20次/分,Bp:135/87mmhg 护理问题:1.疼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3.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4.焦虑 - 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1.病人疼痛得到有效控制2.三天内可以在床边慢走3 .及。
11、导入,案例分析: 男性,65岁。晨起跑步中途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呕吐、冷汗和濒死感,持续1小时不缓解而急诊入院。护理查体:T37.6,脉搏4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kPa。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痛苦表情。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67%,淋巴23%。ECG示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有深而宽的Q波,I、aVL导联ST段压低,偶见室性早搏。 (1)该病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如果你是当班护士,应作何处理?,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人的护理,西 宁 卫。
12、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护理,心脑病科 张慧莉,主要内容,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治疗 护理,定义,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表现为胸骨后剧痛,心肌酶增高,特异性的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病因和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病变,1.左前降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 2.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左心室隔面(右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后间隔和右心室梗死,并可引起窦房结和房室结 3.左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高侧壁、隔面(左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和左。
13、,洪金敏,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洪金敏,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洪金敏,PBL教学病案,某晚10pm分诊台来了一名腹痛的男病人,56岁。患者主诉腹部闷胀疼痛不适,恶心想吐,但还未吐出,肩背部感觉酸痛不适。分诊台护士予腹部触诊发现: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腹平软。患者口唇面色正常,呼吸稍促,四肢自主活动。经询问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胆结石病史。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先请内科医师诊视病人。入室后测BP188/112mmHg,HR114次/分, SPO295%,医嘱予急查ECG,示、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此时你考虑患者是何疾病?在。
14、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心内科:安丹丹指导老师:刘辉.李晓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 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 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 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 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 这是降低AM I 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 积极抢救, 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
15、患者目前的护理措施1. 卧床休息:发病后 1-3 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2. 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内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3. 吸氧:给予 2-4L/分持续吸氧4. 心理护理:应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时应由护士陪伴在旁,便于询问疼。
16、海军安庆医院心内科急性心梗护理计划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诊断:急性心梗 制定护理计划(选择在【 】内打“ ” 【 】给于分级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妥善安置,取自主卧位【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汇报医师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检查。【 】评估患者精神及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疼痛状况和自主能力,评估管道滑脱和跌倒/坠床、压疮等护理风险因素,发现异常及高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输液通畅,遵医嘱用药,观察并处理不良反应。【 】落实基础护理,翻身叩背、口腔护理、会阴擦洗、按需落实皮。
17、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心梗分期按临床过程和心电图的表现,本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但临床症状主要出现在急性期中,部分病人还有一些先兆表现。诱 因 (1) 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 (2)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 (4) 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
18、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抢救生命多一秒时间就多一分希望,姓名:张维三,性别:男,心电图改变: 、AVF,年龄:64,诊断:急性下壁心梗、颈椎病,化验:肌钙蛋白:14.45ng/ml,病例介绍,病例介绍,现病史: 患者1天前晨起时自觉胸闷,位于 心前区,伴有大汗,无恶心呕吐,持续数分钟逐渐减轻,未完全缓解。午后自觉加重后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梗、给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00mg嚼服,替罗非班泵入,患者自觉症状较前缓解,为进一步治疗4月16日下午15:30平车入我科。既往史:有颈椎病史 其他均无,治疗,一级护理 0.9%NS250ML病重通知 阿奇霉。
19、扬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护 理 计 划 单姓名张正林 科别 内科 病区 十九病区 床号 1928 住院号 x1428841日 期 护理诊断 护 理 目 标、措 施 评 价 签 名P1 疼痛:胸痛P2 活动无耐力P3 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律失常等护理目标:胸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给予面罩给氧 6L/min;3.严密心电监测,观察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成对出现、短阵室速或 RonT现象等;一旦发生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4.严密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护理目标:病人活动耐力逐步增加,主诉进行活动时舒适感。
20、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1、入院 24 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无合并症者 24 小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行早期活动,按“心梗病人康复活动指南表”进行活动。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2、入院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心律的变化,协助病人翻身、洗漱,满足病人生活所需。3、保持病室肃静,谢绝探视,减少不良刺激,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4、入院后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3-4 升/分) ,以后根据病情改为低流量吸氧(1-2 升/分) ,病情平稳后停止吸氧。每日更换鼻导管及蒸馏水一次,并将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