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课程代码 B2220032课程名称 Linear Algebra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3、适用专业:工科类各专业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6、教材与参考书目: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上
线性代数本科课程教学大纲Tag内容描述:
1、1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课程代码 B2220032课程名称 Linear Algebra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3、适用专业:工科类各专业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6、教材与参考书目: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数学教研室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线性代数 (第三版)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8 月;线性代数 (工程数学与教学软件) ,科学出版社,2000 年。线性代数 (第二版) 居余马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
2、“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II”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 and Geometry课程编号:MATH200607学时:56(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学分:3.5适用对象:信息,电子,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生基(硕),机械,机测控,机械(硕),机械管(硕),车辆,能动(硕),能动管(硕),电测控,电气,电气(硕),电气管(硕),物联网,钱学森班先修课程:初等数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魏战线,李继成 编,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2 魏战线 编,线性代数辅导与典型题解析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1年。一、课。
3、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 040429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时:48适用专业:通信大类及强化班先修课程:高中数学三、课程性质与任务:线性代数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代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部分。实际上它广泛应用于数学的其他分支以及物理化工、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计算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 主要内容 建议分配学时1 矩阵 72 。
4、线性代数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2000051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总学时/学分: 48 /3 开课学期: 第 3 或第 4 学期 适用对象:理工科、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初等代数、高等数学内容简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线性代数是 19 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 它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及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也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中的一部分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本课程主要讨论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5、线性代数 B课程教学大纲英文译名:Linear algebra适用专业:全校工科等各专业学分数:2 总学时数: 32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线性代数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获得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特征值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基本知识,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相关的后记课程及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 行列式1了解 n 阶行列。
6、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时数: 适用专业: 应修基础课程: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线性代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别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使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成为可能,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与各个学科。所以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也更为重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7、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13020111学时数:32适用专业:工科本科各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线性代数是讨论代数中线性关系经典理论的课程。它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2、本课程的目的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重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