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阴市工业土地资源及利用为例)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要求的无限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在当前国家土地政策偏紧的情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
土地利用规模预测Tag内容描述:
1、(以江阴市工业土地资源及利用为例)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要求的无限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在当前国家土地政策偏紧的情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大力推进和招商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依赖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2、1、 概念1、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2、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的用地矛盾,。
3、土地利用分类表一级类 二级类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含义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
4、一 级 类 二 级 类 含 义编 码 名 称 编 码 名 称指 种 植 农 作 物 的 土 地 , 包 括 熟 地 ,新 开 发 、 复 垦 、 整理 地 , 休 闲 地 ( 含 轮 歇 地 、 轮 作 地 ) ; 以 种 植 农 作 物( 含 蔬 菜 ) 为 主 , 间 有 零 星 果 树 、 桑 树 或 其 他 树 木 的土 地 ; 平 均 每 年 能 保 证 收 获 一 季 的 已 垦 滩 地 和 海 涂 。耕 地 中 包 括 南 方 宽 度 1.0 米 , 北 方 宽 度 2.0 米 固 定的 沟 、 渠 、 路 和 田 坎 (埂 ); 临 时 种 植 药 材 、 草 皮 、 花卉 、 苗 木 等 的 耕 地 , 以 及 其 他 临 时 改 变 用 途。
5、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相关问题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城市化在孕育 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用地紧缺、交通拥挤、城市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城市化要加快,人们生活质量要提高,就须解决合理配置、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问题。其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两种机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配合的方式及程度有很大不同。关键词: 城市土地 产权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城市土地利用机制1.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的现状概述与经济全球化过。
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含义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评价、统计、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在使用本标准时,也可根据需要,在本分类基础上续分土地利用类型2 规范性文件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 覆。
7、黄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黄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研究黄州区国土资源局湖北永业赛博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 五 年 三月黄州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目录第一章 总论 51.1 项目背景 51.2 评价依据 61.3 评价标准 81.4 评价指导思想 91.5 评价目的、范围、重点及主要保护对象 91.5.1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91.5.2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01.5.3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101.5.4 主要保护对象 .10第二章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理与方法 112.1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 112.1.1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
8、农 业 工 程 与 水 利 工 程 和 土 地 利 用 工 程 的 关 系农 业 工 程 是 指 工 程 技 术 在 农 业 上 的 应 用 , 包 括 机 械 设 计 , 机械 装 备 , 建 筑 设 计 ; 水 土 工 程 ; 灌 溉 和 排 水 工 程 ;作 物 收 获 , 加工 和 储 存 ;动 物 生 产 技 术 , 畜 禽 舍 建 设 和 设 施 工 程 ; 精 准 农 业 ;收获 后 加 工 和 技 术 ; 农 村 发 展 ; 农 业 机 械 化 ; 园 艺 工 程 ; 温 室 结 构与 工 程 , 生 物 能 源 和 水 产 养 殖 工 程 等 。农 业 工 程 的 内 容 ,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前 主 要 包 括 农 业 动 力。
9、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图是表达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地域差异和分类的专题地图,说通俗点就是表示哪块地是什么用途的地图,图面上要表示地类、权属界线等。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图面上要表示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交通、管线、地貌、植被等。-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一、名称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二、目的通过掌握对“mapgis65”的基本操作和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过程,同时加深对“mapgis65”制图软件的掌握。三、内容1.现状地物矢量化,2. 地。
10、1附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 二级类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含义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012 水浇地 指有。
11、第八章 土地利用分区一、分区含义二、步骤三、方法四、分类:五、管制规则一、含义:土地利用分区是指按照土地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分区应以土地适宜性为基础,根据规划原则、土地利用调整次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对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尤 为重要。上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指标和布局要求最终通过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得以体现和落实。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控制手段,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农用地转用审批的依据。含义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1表 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类 二级类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含义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m,北方宽度2.0m 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012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
13、土地利用布局(location of land use):指与土地利用结构相联系的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结构(structure of land use):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
14、1作业:对你所在村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
15、土地利用论文土地集约利用论文北京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提要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接受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适应性三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对北京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北京;协调性;土地利用系统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程度正在逐步加大。而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大量占用优质耕地、盲目扩张建设用地等现象日益严重,进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16、第十章 城市土地利用 第一节 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 一 城市土地的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 水面以及它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它包括三个层次 城市市区 建成区 的土地 城市规划区的土地 城市行政区的土地 二 城市土地的特征 一 自然特征 位置固定性 不可再生性和面积有限性 质量差异性 功能永久性 二 经济特征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区位的效益性 边际效益递减性 土地利用方式变。
17、旅游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的一般原则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且无法替代的自然环境资源,它既是环境的重要组分,又是其它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载体。中国正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与环境恶化等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重大课题,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如。
18、土地利用规划论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摘要:该文通过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析,指出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存在着传统省份分割的行政限制、与产业结构布局的协调以及利用的可持续性等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突破行政限制,实现经济区内统筹协调,统一规划;二是加强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三是提高规划本身的可持续推动力,希望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取得“先试先行”的新经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协调发展,促进互动融合。 关键词: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海。
19、勐腊县土地利用【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勐腊县土地特点,并在此特点之下引出了勐腊县及勐腊县各乡镇的土地利用情况及分类、每一类型土地占勐腊县总面积的百分比,并对勐腊县土地利用相对勐腊县发展现状所做的相应调整。【关键字】:土地利用;土地分类;勐腊县。一、 勐腊县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勐腊县位于东经 1010610150,北纬 210822 25之间,东、南、西南部与老挝接壤,西部与澜沧江为界与缅甸相连,南北长约 120 千米,东西宽约 57 千米;西北部与景洪市相连,北与江城县毗邻。国境线长 740.8 千米,其中,中老线长 677.8 千米,。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专题之一新 沂 市 社 会 经 济 发 展与 土 地 利 用 战 略(送审稿)新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八年九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 .1一、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 .1(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理论 1(二)土地利用水平变化机制理论 1二、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总结 .2三、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3第二章 新沂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 .9一、新沂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9(一)经济总量稳步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处于起飞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