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罐和壶(二)教学内容:教材第 10-11 页的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目的:1.认知领域:进一步了解“罐和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实用、欣赏价值。 2.操作领域:巩固已学的泥土制作方法,能独立创作新奇别致的造型和进行装饰。 教学准备:将上一课的作品布置一个展览。课前收集“罐和壶”的图片资料和故事。陶土
苏少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套色纸版画二 1Tag内容描述:
1、挑选适合自己审美经验的作品,然后分别从“罐和壶”的造型、装饰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对“罐和壶”的创作激情。
二、倾听“罐和壶”的对话。
A.通过“罐和壶”的对话让学生对它的创意、造型有新的启发和触动。
加上装饰,给“罐和壶”穿上漂亮的外衣,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花卉等画在上面,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在大自然。
B.你看我的造型多丰富,多的个性,那个坐在沙发上看书的小男孩就是我。
现代人把我打扮的更时尚呢。
更前卫了,在我的底部有四个人用力转动着壶体,人们称我是时尚的花公鸡,漂亮极了。
C.你看我的造型虽很简单但美观,古代非洲的人形陶罐独出心裁;在我的身上用小刀画的图案也很有民族风情。
现在的学生们更是把我设计成丰富多彩,幽默。
有的在我身上画了卡通人物,三、探讨它的制作方法。
1.班上能力强的同学介绍如何做壶身,怎样做壶底,怎样将壶身与壶底相联。
2.造型大探讨。
3.介绍如何用小刀等辅助工具,如何用颜色进行装饰。
4.方法探索。
构思想像 -大形入手-局部连接-装饰加工-整体调整。
四、布置作业 。
同桌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用纸垫在纸上注意。
2、物外貌的描绘表现出人物的性恪。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依次将照片放大于投影布上,由全班的学生展开讨论,说说这个学生或教师的外貌特征。
二、体验:回忆自己与这位同学或教师的朝夕相处的情景,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说说这位同学或教师的性恪特征,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
三、户发:如何通过绘画的形式在表现人物外貌的同时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讨论:你觉得书上的哪些肖像很好的刻画聉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
五、创作:用所带的绘画工具完成一幅你所熟悉的教师和同学的肖像,注意抓住外貌特征,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神和表情、动作、衣着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评价:作业 观察,相互提出对作业 的意见或建议。
七、反思:除了用绘画、剪纸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哪些视觉传达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你热爱这个大家庭吗?作为家庭成员,你应该怎样做? 第二教时一、导入。
请同学们将事先记录下来的某个教师或同学的特征说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二、新授。
要求学生回答,你是从哪些地方面推断出是这位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特征是准确表达出人物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征。
3、3.情感领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了和交流从学生喜爱的童话、神话故事着手,让学生了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感受艺术与人生活的联系,尝试多元的艺术创作,并增进对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瓶子,并对瓶子及其装饰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的搭配,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把握故事人物、物品的特征,合理选择材料,使材料特征在作品上能充分表现。
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首先通过问答的方式导入 新课,并引出主题白雪公主 ,由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的人物形象。
讨论后播放白雪公主的碟片。
接着启发学生分小组思考并讨论:怎样才能体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形象和情节。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介绍自己这个组的构思。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评、互评。
并在过程中进行相互欣赏并评价,教师小结。
二、讨论、制作教学中通过制作前的讨论,看 VCD 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把握人物的特征,再要求学生对瓶子本身并结合所准备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让它们完美地组合。
制作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解决制作的难点。
三、收集瓶子等废旧物品时要洗干净后再带来;在制。
4、框拿掉,图案也仍然能显示原来的形象。
这样的图案才是真正的适合某种外形的图案。
三、设计纹样。
外框形状的选择、设计,内部构成的选择、设计,色彩的选择、设计纹样一、也分两种,一种是对称,一种是平衡。
1.对称纹样:可用复制的方法画出全貌,对称的纹样只需要画出一半结构,然后把纸盖在上面,用铅笔描出轮廓。
再把纸翻过来,用铅笔刻印,既得整个纹样的结构。
2.平衡的纹样:比较难处理,要注意运用,纹样的描绘方法一般的点、线、面三种方法,每种方法本身有不少变化,三种方法又经常结合运用。
为了说明每种方法的特点,要让学生多欣赏不同范围,还可以绘制三幅范图,画上的纹样一半是轮廓线,另一半分别暖和点、线、面描绘,以便比较。
四、上色稿上的颜色在图形中也有完全对称的,也有规则内稍有变化的。
五、课堂小结图案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学习习惯,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能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燥,掌握装饰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锻炼形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力,进而提高设计技能和艺术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各项设计,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
5、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的作品。
二、介绍版画的方法。
1.什么是版画。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版画,版画有什么特点? 2.介绍版画的表现方法。
拼贴法: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的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
实物拼贴法: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
拼贴的材料不同,表现肌理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
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下产生阴刻的效果。
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 3.感受纸版画的材料。
4.引导学生讨论,好的版画作品要达到哪些标准。
三、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动手制作。
相机指导学生制作。
四、学生自我总结,课外拓展。
6、 套色纸版画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6-17 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 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 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
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 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
提高学生的 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
7、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
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
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
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 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
可展示。
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8、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
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