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潘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教师的导学探究问题的非常明确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1Tag内容描述:
1、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潘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教师的导学探究问题的非常明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境设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对算理起了支撑的作用。标准特别强调了计算与情境的关系。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
2、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徐老师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一、创设情境,生成资源 传统“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一般都是从书写形式上加以证明的,这样既脱离了数学与实际、数学与数学的联系,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徐卫国老师在本节课中力图打破这一僵局,通过创设“为公司员工买工作服”这个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体现“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意义。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学生。
3、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陆老师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一、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陆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要求同学们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1.口算:73+27 138100100-64 64189125 (4+40)2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300+2)43=300+22003=2000+(2000+3)14=2000+二、新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出示 102( )学生任意。
5、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五。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难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初步学会了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
6、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解答“相遇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2.借助已有的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你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一些情况吗?山东境内有哪几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你知道济青高速公路的情况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师简要介绍我国及山东省高速公路发展情况。(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师。
7、四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4 月 23 日下午,参加济南市乡镇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现场授课及反思过程。 吴正宪老师讲授的是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她用三年级的学生来完成了这节课。她引导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眼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建模过程。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共分为六个层次:1、读懂情境图。2、筛选数学信息。3、发现并提出问题。4、分析解决问题。5、建立数学模型。6、解释与应用。 一、 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课堂开始,吴老师首先出示花。
8、(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分配律及答案班级_ _姓名_ _分数_ _一、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2825)4=4+4 9(7+6)=9+(33+25) 2= + 1524+1215=(+)(32+47)9=32+9 647+653=(+)(13+)10=10+7 37+77=(+)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0875 10183 9983 77572588272712 87538747 1504545。
9、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所以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本堂课我感到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把课堂的主体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们都很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不足之处颇多。 一、本课堂我的教学程序是:先让学生独学“学。
10、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乘法分配律人教新课标1、观察法。观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本节课中,老师巧妙地设计旧知识向新只是的转化过程,由计算长方形草坪的周长的两种解题思路引出等式(64+26)2=642+262,然后先重点让学生观察等式左边与右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里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观察、思考时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相同点有:运算符号,两边都有加有乘;参与运算的数都是 3 个;有。
11、乘 法 分 配 律课 题 : 乘 法 分 配 律 课 型 : 新 授 课教 材 与 学 情分 析教材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探索乘法分配律。教材呈现了餐厅一角的两扇玻璃屏风和计算屏风有多少块玻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学生交流算法时,发现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三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后观察每组算式和计算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进而总结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活动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材呈现了两道式题,并启发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
12、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乘法运算定律的最后一个内容,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性认识远远不够,且定律的叙述又比较繁琐。教材是按照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问题、列式解答、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从例题 3 的知识点看主要是乘法分配律及用字母表示的 2 种情况,但从做一做中体现出了把乘法分配律从右往左运用的情况。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算。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
13、乘法分配律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准备主题图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前一段我们学校植树的情景吗?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看课文主题图)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是:(4+2)25=425+225教师点拨、升华:两个数的和与一。
14、乘法分配律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准备主题图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前一段我们学校植树的情景吗?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看课文主题图)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是:(4+2)25=425+225教师点拨、升华:两个数的和与一。
15、乘 法 分 配 律,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乘法的分配律,结合我们学过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学们自己探究乘法的分配律,在掌握公式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解决实际的问题。,回顾:,乘法交 换 律:,ab = b a,乘法结 合 律:,ab c = a( b c),(3 + 2)4 34 + 24 2(11 + 9) 112 + 92 205 + 45 (20 + 4)5,从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算一算:,=,=,=,学 校 购 买 校 服。每 件 35 元,每 条 25元。买 这 样 3 套 校 服,一共要 多 少 元 ?,35,25,(35 + 25)3= 60 3= 180(元),353 + 253= 105 + 75= 180(。
16、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第 3638 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2.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画 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 ,共做 4条。教学过程:一 复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
17、乘法分配律学习目标:1、 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2、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3、 初步体验乘法分配律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302 300 +( ) 44 40 +( ) 201 200+ ( )103 100 +( ) 62 60 +( ) 504 500 +( )2、上下两题为一组口算 :(2 + 3)6 (10+ 20 )7 3(15 + 7 )26 + 36 107 + 207 35 + 37你发现了什么?二、自主探究:例 3:一共有 25 个小组参加植树,每组 4 人负责挖坑、种树,2 人参加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思考: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并想一想两种。
18、乘法分配律总课时 12教材内容教材第 36 页例 3 及下面“做一做” ,上课时间 第 6 课时主备教师韩科杰教学要求1. 掌握乘法分配律。2. 通过计算培养同学们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难点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媒体投影仪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出示主题图课件)同学们植树多么认真啊!他们为绿化祖国做出自己能做的事。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呢?你想知道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学例 3。植树活动中,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个负责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小组里交流。生汇报。生。
19、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工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老师这里有两组算式,分别分给两组同学做,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A B(10+4) 25 1025+425(8+5) 12 812+512(20+3) 14 2014+314(100+1) 26 10026+126师:B 组的同学非常好,先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