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1 大洲和大洋(1)学习目标1. 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2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分布特点重点难点海陆分布特点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订正(复备)导入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它们。自主学习1. 阅读 P26 材料,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Tag内容描述:
1、 课题 2.1 大洲和大洋(1)学习目标1. 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2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分布特点重点难点海陆分布特点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订正(复备)导入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它们。自主学习1. 阅读 P26 材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海洋占_2. 世界海陆面积陆地占_概括地说, 分是海洋, 分是陆地。3. 世界海陆分布(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海洋集中在_(2)从南北两极看:北极周围是_,南极周围是_团队合作1. 探究实验:学生上台表演。
2、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在地图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和填图技能。过程与方法1、初步形成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等学习方法,学生能主动参与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
3、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课题 2.1 大洲和大洋(1)学习目标1. 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2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分布特点重点难点海陆分布特点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订正(复备)导入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它们。自主学习1. 阅读 P31 材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海洋占_2. 世界海陆面积陆地占_概括地说, 分是海洋, 分是陆地。3. 世界海陆分布(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海洋集中在_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从南北两极看:北极周围是_,南极周围。
4、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2.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向未知挑战。二、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及未解之谜并分析、探讨。媒体:多媒体电脑、自制多媒体课件。三、方法:分组学习、学生讲解、质疑、讨论。四、思路:这一节的知识比较简单,教学的中心在学生的质疑上。课前先将。
5、第二章第一节,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1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世界_和_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陆地,海洋,71%,29%,3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_,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海洋大多分布在_,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北半球,海洋,南半球,陆地,图 211,水半球和陆半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图 21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1七大洲,岛屿,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1)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_合起来称为大洲。(2)面积由大到小。
6、第二章第一节,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1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世界_和_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陆地,海洋,71%,29%,3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_,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海洋大多分布在_,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北半球,海洋,南半球,陆地,图 211,水半球和陆半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图 21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1七大洲,岛屿,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1)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_合起来称为大洲。(2)面积由大到小。
7、学优中考网 www.xyzkw.com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设计理念: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思想目。
8、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路面积比例;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和海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30 页的内容,观察图 2.1 和 2.2。地球的海陆分布比例。地球表面 71%是,而的面积仅占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北极周围是,而南极周围是。阅读课本 32 页图 2.5,填写下列各题: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9、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 2 课时大连市实验中学 于正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辨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识图、填图、绘图等学会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形成空间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归纳、总结。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设计思路。
10、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 1 课时大连市实验中学 于正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学会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初步形成空间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节在承接。
11、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路面积比例;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和海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30 页的内容,观察图 2.1 和 2.2。地球的海陆分布比例。地球表面 71%是,而的面积仅占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北极周围是,而南极周围是。阅读课本 32 页图 2.5,填写下列各题: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12、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设计理念: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思想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人类。
13、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3、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能准确、规范地填图。二、学习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三、学习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地球?水球1、加加林为什么把地球叫水球? 2、为什么把地球叫地球而不叫水球?3、观察地图册无论如何等分地球始终是以海洋居多吗?。
14、大洲和大洋,地球、水球?,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陆地,海洋,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地球,陆地,海洋,大陆(半岛),岛屿(群岛),大洲,七大洲,岛屿(点击),半岛(点击),了解以下概念:,大洲(点击),七大洲,点击相应大洲及界线,可了解更详细情况。,格陵兰岛,马来群岛,阿拉伯半岛,填图:填出七大洲名称:,亚 洲,南美洲,大 洋 洲,欧洲,非 洲,南 极 洲,北美洲,练习:一笔画“世界”,地球,陆地,海洋,大陆(半岛),岛屿(群岛),大洲,七大洲,相关概念(海、海峡),对人类的影响,四大洋,海。
15、第三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学习目标,认知目标; 1、记住: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 学能目标:3、会填七大洲、四大洋 思情目标:4、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世界海陆分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他应该叫做“水球”。因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它的表面积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想一想,既然地球的表面积 大部分被水覆盖着,那么,当初人们在给地球起名字的。
16、大洲和大洋,青川县白家小学 徐建林,认知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 3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 技能目标:会填七大洲、四大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享受探索的快乐,树立无神论观点。,学习目标,地球,陆地,海洋,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水球?,甲方: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乙方:应该把“地球”改称为“水球”更准确,辩论:地球?水球?,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是什么?,三分陆地,七。
17、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能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和海峡。3、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明确亚欧、亚非、亚洲、北美洲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教具多媒体:七大洲、四大洋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在大空看到的地球的情况是怎么样?媒体展示一 多幅地球的航片。自学释疑1地球上海陆比例是多少?2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怎么的过程?3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
18、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设计理念: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了解陆地、海洋、大洲、半岛、岛屿、海峡等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两半球填充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能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简图。(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思想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人类。
19、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章 课时安排:1 课时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地图出版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二、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
20、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导入: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当他从太空看地球时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为什么说我们居住的地球更像水球呢?(板书:大洲和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