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诉讼时效,第一节 时效概说,一、时效的构成 所谓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定时间即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制度。时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须有一定的事实状态。 二是须有一定的时间的经过。 三是上述两个内容的结合即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取得实效和消灭时效 (一)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概念:
民法第八讲 诉讼时效Tag内容描述:
1、第八章 诉讼时效,第一节 时效概说,一、时效的构成 所谓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定时间即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制度。时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须有一定的事实状态。 二是须有一定的时间的经过。 三是上述两个内容的结合即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取得实效和消灭时效 (一)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概念: 1、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 ,是指当事人公开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法定期间,即取得对该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取得时效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占有人须自主占有。即占有人对占有物具有以自己所有或。
2、第八章 诉讼时效,第一节 时效的概念 一、时效制度时效,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 二、时效制度的重大功能 (一)稳定法律秩序 (二)作为证据之代用 (三)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 三、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之异同 (一)两种时效之异同,1、差别: 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十二铜表法以前的习惯规则;后者起源于裁判官法之出诉期限。 构成要件不同 法律效果不同 2、相同点 均以一定事实状态之存在为前提 均以一定期间的经过为要件 均以权利变更为法律效果 (二)关于两种时效异同的学。
3、2019年3月15日,第八章 诉讼时效,【提要】时间是生活的过程性标志,在民法上主要体现为“期间”和“期日”。时效制度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指一定状态经过一定的期间,其效果可以直接引起权利变动。时效制度的价值在于稳定固定时期发生社会信赖利益的事实关系。时效分为“取得实效”和“消灭时效”(诉讼时效),前者属于所有权的一种取得方式;后者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行使自己的权利。,2019年3月15日,一、民法上时间规范的作用类型和法律属性,民法 对 时间 规范,一般的 时间标志,法律 事实,期日,期间,自然人的出生、死亡时间点法人设立、终止。
4、第八讲 诉讼时效与期限,陈 建 新,一、时效制度概括,(一)民事时效的概念和种类1、民事时效的概念民事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经过法定时期,即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制度。(1)一定事实状态的存在;(2)该事实状态持续达到法定期间;(3)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2、民事时效的种类(1)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2)普通时效与特殊时效 (二)民事时效制度存在的理由(1)尊重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2)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3)增进了物的效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以及种类1、诉讼时效是。
5、第八讲 诉讼时效,第八讲 民法上的时间,时效概说 诉讼时效的效力 诉讼时效的客体 诉讼时效期间 及其中止、中断与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的加减与时效利益的抛弃,第1节 时效概说,一、时效制度 1、概念与要件 (1)时效,一定的事实状态,继续一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上效果的法律事实。 (2)要件 时效以一定期间的经过为要素 时效是以一定事实(权利行使或不行使)状态的继续为要素; 时效为法律事实。,一、时效制度(2),2、时效的类型(1)消灭时效(诉讼时效) :因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再行使时导致对该权利人不利益的法律事实。(2)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