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目标: 1.在探索游戏中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大胆观察毛细现象并独立进行游戏操作。3.喜欢做科学小实验,逐步形成大胆猜想并根据事实作出结论的习惯。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
毛细现象Tag内容描述:
1、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毛细现象活动目标: 1.在探索游戏中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大胆观察毛细现象并独立进行游戏操作。3.喜欢做科学小实验,逐步形成大胆猜想并根据事实作出结论的习惯。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吸管若干(内放纸巾)。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
2、名 师 辅 导教学内容:液体 表面张力 毛细现象 液晶【基础知识导引】1知道液体微观结构的特点2知道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能用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3知道浸润现象、不浸润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能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4知道毛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能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5知道什么是液晶态及其分子外形特征,了解液晶的一般用途【教材内容全解】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1)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接近固体,相互作用力较强,但又不象固体中那样强与固体类似的是液体分子热运动表现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与固。
3、一、表面张力现象:,许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有如张紧的弹性薄膜,有收缩的趋势。(“液体表面”是指液面下厚度约为分子引力有效作用距离的一层液体。),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现象演示:液膜收缩使细线弯曲,表面张力类似于固体内部的拉伸应力,只不过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内,而且不是由于弹性形变引起的,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二、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1. 表面张力:,设想在液面上做一长度为l的假想线段,则表面张力的作用表现在:线段两边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相互作用,而且力的方向恒与线段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l成。
4、有趣的毛细现象作品创作说明连云港市赣榆县城头镇中心小学李天祥一、适用对象分析:作品取材于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中的第三课:神奇的水,形式为直接面向学生。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还不具备自主研究的能力,对于毛细现象,虽然学生在生活生产中大都见过,但不一定去研究它,更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作品引领学生对毛细现象进行探究,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二、学习内容分析: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包含四个部分: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认识水的表。
5、 第 2 节 毛细现象 第 3 节 液晶 学 习 目 标知 识 脉 络 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 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重点 ) 2.知道附着层的特点,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产生的 原因 (难点 ) 3.知道毛细现象,会用毛细现象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 (重点 ) 4.初步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了解液晶具有的物理特 征,知道液晶的一般用途(难点 ) 浸 润 与 。
6、第3章 液体的表面现象,昆虫在水面上行走,Surface tension:Robert Anderson,光的干涉条纹显示水面高度的微小变化,蚊子靠纳米结构练就水上漂,A ROBOTWALKING ON WATER,结论:水面是一张有弹性的膜,有趣的现象,二、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及微观本质,液体表面像张紧的弹性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1)毛笔尖入水散开,出水毛聚合;,(2)蚊子能够站在水面上;,(3)钢针能够放在水面上;,(4)荷花上的水珠呈球形;,(5)肥皂膜的收缩;,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力,这种存在于液体表面上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说明:力的作用是均匀分布的,力。
7、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中心小学姓名: 刘伟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三年级上册) 4、课时:1 课时5、 【活动材料】教师准备:水槽、红墨水、玻璃片、滴管、餐巾纸等分组材料:(1)玻璃片、塑料片、铁片、棉布片、餐巾纸、海绵片、木条、粉笔、小砖头块、干土块、玻璃棒、水槽(2)粗细不同的三根空心玻璃管、装满粗沙子和细沙子且用纱布封好管口的玻璃管各一根。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
8、寒假科学小实验姓名 卢可伊 性别 女 班级 302 年龄 9 岁实验日期 2016.2.15 实验地点 家里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毛细现象?不同的材料吸水情况是否不一样?实验器材 装满水的水杯、墨水,餐巾纸,普通纸、塑料吸管。实验步骤:1、 将几滴墨水加水中,使水有颜色更容易观察。2、 将不同的材料浸入水中再仔细观察。3、 发现水会慢慢往上走。4、 不同的材料水走的速度不一样。实验结论:1、 毛细管是指很细很细的、比我们头发丝还细的管子。这种小细管吸水的现象就是毛细现象。如抹布吸水、毛笔吸墨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等,这些都是毛细现象。
9、 1 / 4四、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 毛细现象下雨时,雨水会淋湿衣服;这是因为雨水能附着在衣服上。如果穿上一件新雨衣,雨滴就沿着雨衣滚落,不能使它沾湿,表明雨水不能附着在表面涂有防水胶的雨衣上。液体能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叫做浸润;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将水盛放在洁净的玻璃烧杯内,与玻璃杯壁接触处的水面会出现向上弯曲的形状(图1-17),使水和玻璃的接触面有所扩展。把杯中的水倒去,杯的内壁和底部还会附着一薄层水。这说明水能浸润玻璃这种固体。图 1-17 图 1-18将水盛放在洁净的蜡纸杯内,与蜡纸。
10、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摘要:毛细作用,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的吸引力。 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的现象。毛巾吸水,地下水沿土壤上升都是毛细现象。 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它能够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玻璃板上。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毛细现象。关键词:毛细;生活;应用1、毛细现象及其相关概念1.1 毛细现象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
11、1有 效 教 学 框 架 三 年 级 科 学 设 计 人 : 课 题 : 第 1课 课 题 名 水 的 毛 细 现 象 课 时 数 :22013年 3月 18日教 研 主 题 :教 材 解 读 : 水 的 毛 细 现 象 是 上 一 节 大 肚 子 水 玩 转 泡 泡 的 续 集 , 是 用 不 同 的 实 验 说 明 水 的 同 一个 知 识 点 , 水 分 子 间 的 力 , 理 解 毛 细 现 象 这 个 知 识 点 , 这 三 种 类 型 的 实 验 都 是 在 讲 水 分 子 间 的 力 ,但 是 又 各 有 侧 重 。 毛 细 现 象 是 在 学 生 意 识 到 水 分 之 间 有 特 殊 的 情 况 下 运 用 所 学 的 知 识 让 学 生 尝 。
12、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无法解决的有关毛细现象的问题出发,从大学物理的教材中寻找有关的理论,旨在解决该问题,并拓宽相关知识的广度,挖掘相关内容的深度。关键词:毛细现象 受力分析 附加压强毛细现象的再思考一、引言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3 部分的 液体章节中涉及到了毛细现象,无论在教材还是在参考资料上,都无一例外地向读者展示毛细管中的浸润液体上升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与高出的液体重力平衡。对毛细现象用这样的解释方法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毛细管中的不浸润液体下降的原因是表面张力和哪部分液体的重力平衡呢?书本未提及,。
13、虹吸现象与毛细现象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 沈正中虹吸现象及其原理虹吸现象:将一根盛满液体的软管两头用手指堵住,一端放进一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必须浸没在液面下,两端手指都不能松开),另一端放在容器外侧,只要外端的管口位置低于内侧的管口,这时同时松开堵住的手指,容器中的液体就会源源不断流出,这就是虹吸现象。虹吸现象原理:是利用压差,当外侧管口低于内侧管口时,两个管口位置就形成高度差,这段液体的高度差就会形成一定的压强,这就是虹吸现象的动力源,松开手指后,液体就会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流动,高差越大,。
14、润湿与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润湿(或不润湿)情况下,沿细微缝隙上升(或下降)的现象。毛细现象(毛细管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上升现象;反之,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小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下降现象。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缝隙越细,毛细现象越显著。如脱脂棉花吸取药液,地下水沿土壤上升等。液体在垂直的细管中时液面呈凹或凸状、多孔材质物体能吸收液体都是毛细现象。由于液体对固体有润湿与不润湿两种情况,所以毛细管中。
15、快乐学科学,科学微课堂,快乐做科学,在快乐中体验科学的乐趣,一句俗话引起的思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进一步的思考,是否所有的材料都能让水往上爬呢?,发现,纸巾、宣纸、粉笔有什么共同点么? 和玻璃片的区别在哪儿?,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 纸巾、宣纸、粉笔上都有很多细小的缝隙或小孔,想办法让玻璃产生缝隙,如何让玻璃产生缝隙?,1.用透明胶带贴在玻璃片的边缘。,2.将另一片玻璃片覆盖在上面,这样中间就会产生缝隙。,有缝隙的玻璃能行么?,有缝隙的玻璃能让水往上爬吗?,发现科学,毛细现象,科学上把这种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
16、毛细现象浅析,1、界面、表面、附着层 2、表面张力 3、浸润与不浸润的微观解释 4、固-液-气界面液体的附着力 5、毛细现象 6、毛细管内的附加压力 7、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8、工程中的毛细现象,1.1常见的界面,1.2常见的界面,1.3常见的界面,1.4界面、表面、附着层,界面:两相接触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通常有固-液、固-气、液-液、液-气、液-固界面。 表面:两相接触的过渡区,若其中一相为气相,称该界面为表面,如固-气界面称固体表面,液-气界面称液体表面。 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附着层中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
17、,將報紙或毛巾的一端放入水中,一段時間後,會有什麼現象呢?,3、毛細現象,水沿著報紙或毛巾往上流,2.好玩的水-毛細現象,咦!臉盆裡的水怎麼跑出來了?水會沿著細縫移動,我們稱之為毛細現象。,實驗影片毛細現象,試試看,不同的物體放入水中也會有類似的現象嗎?,3、毛細現象,有哪些物體沾水後,會產生和上圖毛巾相類似的情形?它們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呢?,衛生紙、粉筆、毛筆,水會沿著細縫跑到沒有水的地方,水會沿著紙張的縫隙上升,試試看,不同材質的紙張會有不同的結果嗎?,1 選擇數種不同材質的紙張,將紙張剪成一樣大小的長條狀。 2 紙。
18、快乐学科学,科学微课堂,快乐做科学,在快乐中体验科学的乐趣,一句俗话引起的思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进一步的思考,是否所有的材料都能让水往上爬呢?,发现,纸巾、宣纸、粉笔有什么共同点么? 和玻璃片的区别在哪儿?,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 纸巾、宣纸、粉笔上都有很多细小的缝隙或小孔,想办法让玻璃产生缝隙,如何让玻璃产生缝隙?,1.用透明胶带贴在玻璃片的边缘。,2.将另一片玻璃片覆盖在上面,这样中间就会产生缝隙。,有缝隙的玻璃能行么?,有缝隙的玻璃能让水往上爬吗?,发现科学,毛细现象,科学上把这种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
19、,水往高处走,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见过水往高处走吗?,水可能沿着物体上升水不可能沿着物体上升,温馨提示 1 将材料的下端浸入水中,看哪些材料能使水上升? 2 认真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看谁观察的细致,发现的问题多。 3 放材料时要轻拿轻放,不要让水荡起来。,水能沿着手纸、布上升 水不能沿着木头、塑料上升,能使水上升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呢?,水能沿着物体的什么上升,水只有在有孔隙的材料中才能上升,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毛细现象。,要两个物体同时放在水中,同时拿出来。,。
20、 科 別:物 理 科 組 別:國 小 組 作品名稱:吸不吸 有關係 關 鍵 詞: 毛細現象 、 上限 、 宣紙 編 號:080120 學校名稱: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 作者姓名: 賴怡安、黃致維、廖奕嘉、許芳毓 指導老師: 郭怡君、徐儷月 1吸不吸 有關係 一、研究動機 記得在四年級下學期的自然課堂上,郭 老師在 水的毛細現象 的單元中,教我們做了毛細現象的實驗:先用兩片載玻片夾住蓋玻片,再用橡皮筋綁好,然後插入紅墨水中。我們觀察發現: 水會逐漸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停下來;而且夾的蓋玻片越多,水上升的高度越低。 這個實驗引發了我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