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学案

虽 有 嘉 肴,NO.20,礼记,背景资料课文节选自学记(礼记解集),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 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 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 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礼记二则学案Tag内容描述:

1、虽 有 嘉 肴,NO.20,礼记,背景资料课文节选自学记(礼记解集),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 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 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 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礼仪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

2、礼记二则重要字词虽有佳肴1、虽有嘉肴( ) 2、不知其旨也( ) 3、虽有至道 ( )( )4、不知其善也( )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6、教然后知困 ( )7、然后能自反也( ) 8 然后能自强也( ) 9、故曰:教学相长也。( )10、兑命曰:“学学半。”( ) 11、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1、大道之行也( )( ) 2、天下为公( )3、选贤与能( ) 4、讲信修睦( ) 5、故人不独亲其亲,( )( )6、不独子其子,( )( ) 7、使老有所终,( )8、壮有所用,( )9、矜( )寡()孤( )独()废疾( )者( )皆有所养,10、男有。

3、22 礼记二则,“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 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虽有嘉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戴圣,字次君,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西汉时期官员、经学家、。

4、22 虽有嘉肴,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五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一、作品介绍,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翻译课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才会知道不足,教人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思自己;知道困。

5、22 礼记二则,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文词语,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对比论证和类比说理的方法。3、理解礼尚往来和教学相长的道理,虽有嘉肴,嘉肴( ) 弗食( ) 自强( ) 教学相长( ) 兑命( ) 学( )学( )半,yo,qin,yu,xio,f。

6、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

7、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

8、22 礼记 二则 虽有嘉肴 一 文学常识 礼记 二则选自 礼记 战国至秦汉间 论著的汇编 相传是 经学家 编纂的 二 注音 嘉肴 不知其旨 自强 教学相长 兑命 学学半 三 重点字词解释 一 注释下划线的字词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教学相长也 10其此之谓乎 二 通假字 学学半 通 三 古今异义 1 虽有至道 古义 今义。

9、导学目标】 1了解礼 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3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课时计划】2 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虽有嘉肴,第二课时完成大道之 行也。 第一课时 学习虽有嘉肴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帖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

10、1礼记二则目录礼记简介 1礼记学记 2礼记礼运 3礼记简介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 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

11、 1 / 7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3.理解课文大意,联系实际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理解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4.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理想,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的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并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智趣。重难点突破重点: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苯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

12、虽有嘉肴 (2018 年 5 月 24 日)一、课文翻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尚书兑。

13、,礼记二则,R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重点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 2.初步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走近作品,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 _,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儒,仪 礼,儒 家,仪礼,周礼,小戴礼记,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礼制、礼仪,解释仪礼,学记是礼记。

14、礼记二则,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虽有佳肴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体悟文言文的节奏之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

15、22.礼记二则课题 礼记二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感受古人敢于。

16、礼记二则学习时间 班级 姓名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小戴记 ,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篇。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有节奏地背诵课文。3理。

17、礼记 二则 复习学案复习目标:记住重点实词句子的翻译,会背诵课文,会默写重点句子查缺补漏,巩固所学,复习应考学以致用,能完成课内外对比阅读复习过程:1 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 有嘉肴 即使 弗食 不 不知其旨也 甘美 不知其善也 好,妙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教学相长 增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 然后能。

18、礼记二则学案(满分120分) 1、 基础知识 1. 位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 嘉肴( )弗食(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 )( ) 选贤与能( )修睦( ) 矜寡( )( )男有分( )货恶其( ) 2. 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33分) (1) 虽有嘉肴( ) (2)不知其旨也( 。

【礼记二则学案】相关PPT文档
22.《礼记》二则.pptx
22、礼记二则.pptx
礼记二则课件.ppt
22 《礼记》二则.ppt
22 《礼记》二则.pptx
22《礼记》二则.ppt
《礼记》二则.ppt
礼记二则.ppt
【礼记二则学案】相关DOC文档
《礼记》二则重要字词.doc
22《礼记》二则.doc
《礼记》二则教案.doc
礼记二则素材.docx
《〈礼记〉二则》教案.doc
《礼记》二则译文.doc
《礼记》二则.doc
《礼记》二则导学案(1).doc
礼记二则 复习学案.doc
《礼记》二则导学案.doc
礼记二则学案.doc

相关标签

标签 > 礼记二则学案[编号:19256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