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业试题

08高机、机电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试卷题库2009. 6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填空题(30分)1. 形位公差可分为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 三类,共_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_项,形状或位置公差_项.位置公差又分_公差、_公差和_公差三种。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业试题Tag内容描述:

1、 08高机、机电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试卷题库2009. 6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填空题(30分)1. 形位公差可分为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 三类,共_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_项,形状或位置公差_项.位置公差又分_公差、_公差和_公差三种。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_和_。它们是以_为基数来确定的。3、尺寸偏差可分为_和_两种,而_又有_偏差和_偏差之分。4、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_、和_三类。5. 定向公差有三项,分别是_、_和_三个项目;定位公差的项目也有三项,分别是_、_。

2、1第 七 次授课教案章节内容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授课时间 2011 年 9 月 9 日星期 2 第 3、4 节 授课地点 2011、矿山机电 专业 116 班应到人数 60 实到人数 55授课时间 2011 年 9 月 日星期 2 第 5、6 节 授课地点 2022、矿山机电 专业 117 班应到人数 55 实到人数 53授课时间 2011 年 9 月 5 日星期 1 第 5、6 节 授课地点 2053、矿山机电 专业 118 班应到人数 76 实到人数 70授课时间 2011 年 9 月 7 日星期 3 第 1、2 节 授课地点 507授课专业班级4、数控技术 专 2 班应到人数 75 实到人数 72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了解公差带与配合的。

3、1第一章 习题1-1 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选择、调整或辅助加工(修配)的互换性为完今互换性。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这时,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之便于加工,而在零件完工后再用测量器具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使每组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时按相应组进行(例如,大孔组零件与大轴组零件装配,小孔组零件与小轴组零件装配)。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工困难。

4、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第一章 概述第一部分 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标准化 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零件的互换性指( ) 。A、零件尺寸绝对相同 B、零件需是同一规格 C、零件需要挑选 D、零件可以是任意规格第二部分 判断题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 )2零件的形位误差是由加工中机床精度、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此在加工中采用高精度的机床,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等,可使形位误差值为零。( )3不经选择与修配,就能互相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5、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单元试题第一、二章 概述、光滑圆柱结合的极限与配合试题一、填空题。1孔 45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为 025.1,公差值为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间隙配合公差 Tf= ,平均间隙 Xa=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9.偏差和公差的正。

6、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第一章试题一、填空题。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 公差、 公差和 公差。2互换性可分为 和 两大类。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 误差、 误差和 误差。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 、 和 。二、名词解释。1.加工误差2.公差3.技术测量三、简答题。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第二章试题一、填空题。1孔 45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为 025.1,公差值为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3孔。

7、绪论一、 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 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做任何 、 、 ,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 的一种特性。2、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 、 、和 等。3、制定和贯彻 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件的 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二、判断题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 )4、测量的目的只是为了判定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 ( )三、简答题1、互换性原则对机械制造有何意义?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8、1第一章 习题1-1 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选择、 调整或辅助加工(修配)的互换性为完今互换性。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 换性将使零件制造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这时 ,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之便于加工,而在零件完工后再用 测量器具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使每组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时按相应组进行(例如,大孔组零件与大轴组零件装配,小孔组 零件与小 轴组零件装配)。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

9、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复习资料 说明 无 部分为基本要求部分 一 填空题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 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 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 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2 零件的尺寸合格时 其实际尺寸应在 和 之间 3 尺寸偏差可分为 和 两种 而 又有 偏差和 偏差之分 4 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 配合分为 和 三类 5 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 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

10、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标准2014年 7月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目 录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 -1.1课程性质 - 1 -1.2设计思路 - 1 -2.课程目标 - 2 -2.1课程总体目标 - 2 -2.2知识目标 - 2 -2.3能力目标 - 2 -2.4素质目标 - 2 -3.课程内容 - 3 -4.教学组织与评价 - 4 -4.1考核方式 - 4 -4.2考核内容 - 4 -4.3考核结论 - 5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

11、1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授 课 教 案教学计划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结合的公差和检测等。考虑到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况且本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故主要讲授了前三章内容。周次 授课次数 课时 授课内容 备注1 2 绪论2 2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3 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一)4 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二)5 2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6 2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7 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8 2 常用机械式量仪9 2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

12、1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授 课 教 案教学计划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结合的公差和检测等。考虑到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况且本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故主要讲授了前三章内容。周次 授课次数 课时 授课内容 备注1 2 绪论2 2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3 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一)4 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二)5 2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6 2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7 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8 2 常用机械式量仪9 2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

13、教 案第 周教学过程:绪 论一、互换性的概述1.互换性的概念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课型分类 理论课上课时间年 月 日(第 节)教学课题绪 论(30 分钟)教学目标1、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互换性的分类及互换性存在的必要性;2、了解标准化概念和公差标准发展概况;3、明确本课。

14、数控 08 高技班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业试题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本题共 30 分)1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分为 和 两种,分组分组装配法属于 。2零件精度一般包括 、 、 、 四个方面。3一零件尺寸为 50R7( ),其基本偏差代号为 。基本偏差数值 um, 尺寸公差为 mm。4基准孔与基准轴的配合,其配合性质是 。5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 级最高, 级最低。630H7/s6 表示该孔轴为基 制的 配合。7对配合基准制的选择,应首先选用 ,其次选用 。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 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 制。9.基孔制就。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相关DOC文档
11级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练习册.doc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复习资料.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DOC).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doc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业试题.doc
标签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结业试题[编号:17635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