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标准2014年 7月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目 录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 -1.1课程性质 - 1 -1.2设计思路 - 1 -2.课程目标 - 2 -2.1课程总体目标 - 2 -2.2知识目标 - 2 -2.3能力目标 - 2 -2.4素质目标 - 2 -3.课程内容 - 3 -4.教学组织与评价 - 4 -4.1考核方式 - 4 -4.2考核内容 - 4 -4.3考核结论 - 5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
2、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0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孔和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术语及定义、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公差与配合的相关国家标准,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测量知识,了解常用量具量规量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量方法和步骤;能测量机械零、部件的长度、深度、角度等尺寸,掌握螺纹检测方法,并能判断螺纹零件是否合格;了解机械零、部件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判断机械零、部件的合格性,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
3、问题。 1.2 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理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与企业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实施思路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在重视学生专业课程名称
4、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类型 专业理论课程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学期安排 第二学期 教学时数 60学时合作开发企业 临沂三禾永佳动力有限公司执笔人 王琛 企业技术人员 姜自奎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1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一是教学组织项目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 4个教学项目共 17个实践单元,教学要求具体并可操作;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启发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真实体验法、循序渐进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三是考核体系是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鼓
5、励学生不断追求完善的动态考核、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2.课程目标2.1 课程总体目标 课程对工艺制定与实施,起到关键的知识储备作用,例如零件工艺精度的确定,量具的选择等均需要这些知识的储备。使学生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2.2 知识目标 1.了解公差与配合的相关国家标准;2.理解孔和轴零件的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 3.掌握典型零件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准;4.了解常用常用量具量规量仪的量测原理; 5.理解机械零、部件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2.3 能力目标 1.熟练查阅公差与配合的相关国家标准;2.识读、标注以及选择典型零
6、件公差与配合的初步能力; 3.识读、标注以及选择典型零件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初步能力;4.能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检测典型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并判断其是否合格;5.能测量机械零、部件的长度、深度、角度等尺寸,掌握螺纹检测方法;6.判断机械零、部件的合格性。 2.4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标准化与规范意识;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往及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良好的文献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质量意识。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课程内容序号
7、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 互换性1. 了解互换性的概念及实现互换性生产条件及技术标准简介。2. 熟悉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1. 让学生观察中等复杂程度的图纸,对互换性、几何误差、公差及测量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22 极限与配合1. 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与识读;2. 理解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规定,掌握有关公差表格的使用方法;3. 熟悉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方法与原则,能够对典型应用场合做出初步选择。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1. 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的术语、
8、代号;2. 根据生产要求通过查表、计算等方法进一步确定图样中有关术语的大小。143 测量基础1. 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及测量误差的来源;2. 理解常用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3. 掌握计量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本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选取有代表意义的零件进行测量实训。1. 展示常用计量器具,区分其类别及其基本计量参数;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实际(组成)要素的尺寸;3. 使用千分尺测量零件实际(组成)要素的尺寸;4. 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零件的实际角度;5. 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孔轴的尺寸是否合格;6使用圆锥量规检验零件的锥角和尺寸是否合格。164 几何公差1. 了解几何
9、公差的基本内容;2了解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3. 熟悉几何公差代号的含义;4. 掌握几何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及识读。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选取典型零件进行几何误差的测量实训。1. 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几何公差的含义;2. 用百分表、千分表、表架、顶尖等器具测量典型零件的形状误差;3. 利用百分表、平板、表架、偏摆仪、精密直角尺、塞尺等检测典型零件的方向、位置、跳动14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3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误差。5表面结构要求1.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检测方法;2. 掌握表面结
10、构代号的标注方法。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用标准粗糙度样块检测零件的粗糙度数值,体验车间常用的粗糙度检测方法。1. 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表面结构代号的意义;2. 用标准粗糙度样块检测零件的粗糙度数值。66螺纹的公差与检测1. 了解螺纹的分类及应用;2. 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及其公差的特点;3. 熟悉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含义。4. 掌握螺纹的检验方法。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1. 识读图样中的螺纹代号,利用相关的公差表格确定螺纹各项几何参数的大小;2用三针测量法测量螺纹中径尺寸;3. 用螺纹量规综合检
11、验检验螺纹的合格性;4. 用螺纹千分尺检测螺纹的中径尺寸。84.教学组织与评价4.1 考核方式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过程性评价以项目单元考核为依据,结果性评价则进行期末集中性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30%)和应用能力的考核(70%),课程整体成绩。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进行考核,每个项目都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进行,考核的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测试和平时表现等。 4.2 考核内容 项目名称 考核内容 权重 项目成绩权重 考核成绩知识 30%技能 50%互换性态度 20%30% 100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4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知识 30%技能 50%极限与配合态度 20%25%知识 30%技能 50%测量基础态度 20%30%知识 30%技能 50%几何公差态度 20%15%课程整体成绩表考核类型 成绩 权重 课程整体成绩 项目考核 100 60%过程考核 100 40% 100 4.3 考核结论 1.传统理论考试所占比重大大降低,注重学生的整体表现,特别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注重过程考核,只有过程考核优秀才能最终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