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 裂缝宽度 、 变形验算与 耐久性 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9.1 概 述 9.2 裂缝宽度 验算 9.3 变形 验算 9.4 混凝土结构的 耐久性 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9.1 概 述 二、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目录pdf 页Tag内容描述:
1、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 裂缝宽度 、 变形验算与 耐久性 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9.1 概 述 9.2 裂缝宽度 验算 9.3 变形 验算 9.4 混凝土结构的 耐久性 第 9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9.1 概 述 二、验算的目的 保证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 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内容 主要是 裂缝宽度 、受弯构件的 挠度 。 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 宜取 01.5 为何低一些? 如何低一些? 一是 荷载 采用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 二是 材料强度 采用标准值。 S C 四、正常。
2、绪论 0-1: 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 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 它们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工作? 答: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内力。粘结 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共同工作的基础。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为 1.210 -5 C -1 ,混凝土 的线膨胀系数为 1.010 -5 1.510 -5 C -1 ,二者的数值相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 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习题 0-2: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实验方法、实验尺寸、混凝土抗压实验室,加载速度对立方体抗压强。
3、 19 m钢筋混凝土 T 型 简支梁设计 目录 1.前言 3 1.1 设计资料 2 1.2 设计内容 . 2 2.设计正文 4 2.1 拟定梁的截面尺寸 . 4 2.1.1 计算锚固长度 4 2.1.2 拟定尺寸 5 2.2 内力计算以及内力图 . 5 2.2.1 梁的弯矩 5 2.2.2 梁的剪力 6 2.2.3 作内力图 6 2.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7 2.3.1 正截面承载计算并选配纵向钢筋 7 2.3.2 截面检验复核 8 2.3.3 翼缘抗弯承载力计算 8 2.4 腹筋设计 . 9 2.4.1 设计截面检验 9 2.4.2 箍筋配置 10 2.4.3 弯起筋设计 10 2.5 复核 . 11 2.5.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复核 11 2.5.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11 2.5.3 斜。
4、3 - 1 某四层四跨现浇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内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N= 1 4 0 1 0 4 N, 楼层高 H 5 . 4 m,计算长度 L 0 = 1 . 2 5 H, 混泥土强度等级为 C 2 0 HR B 4 0 0 级钢筋。试求柱截面尺寸及纵筋面积。 解查表得 1 = 1 . 0 , cf = 9 . 6 N/ 2mm , yf = 3 6 0 N/ 2mm 0l = 1 .。
5、试卷代号:1257座位号rn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E 二i四i总分| 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中的括号内1.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产预应力钢筋不宜采用()。A.普通热轧钢筋B.预应力钢绞线C.预应力螺纹钢筋D.预应力钢丝2. ( )属于超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B.结构因强烈地震而倒塌C.最大挠度超过规范限值D.预应力构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3。
6、11、 与 素 混 凝 土 梁 相 比 ,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的 承 载 能 力 BA 相 同 B 提 高 很 多 C 有 所 提 高2、 与 素 混 凝 土 梁 相 比 ,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的 抗 裂 能 力 AA 提 高 不 多 B 提 高 许 多 C 相 同3、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在 正 常 使 用 荷 载 下 AA 通 常 是 带 裂 缝 工 作 的B 一 旦 裂 缝 出 现 , 裂 缝 就 贯 通 全 截 面C 一 旦 出 现 裂 缝 出 现 , 则 全 长 混 凝 土 与 钢 筋 的 粘 结 力 丧 尽4、 在 混 凝 土 构 件 中 配 置 受 力 钢 筋 主 要 是 为 了 提 高 结 构 的 承 载 力 和 变 形 能 力 。5、 结。
7、 1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理 思考题与习题集 第 1章 绪论 思考题 1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 混凝土结构有以下优点: (1) 材料利用合理 ; (2) 可模性好 ; (3) 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 ; (4)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 ; (5) 刚度大、阻尼大 ; (6) 易于就地取材 。 混凝土结构有以下 缺点 : (1) 自重大 ; (2) 抗裂性差 ; (3) 承载力有限 ; (4) 施工复杂 ; (5) 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 1 2 钢筋和混凝土 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答: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除了二者具。
8、厦 门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2 0 1 3 -2 0 1 4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原 理 ( 专 科 ) 课 程 复 习 题一 、 单 项 选 择 题1. 按 我 国 规 范 ,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定 义 为 : 边 长 为 ( B. 150mm) 的 立 方 体 试 块 , 按 标 准 方 法 制 作 并 养 护 28天 , 用 标 准 方 法 所测 得 的 具 有 95%保 证 率 的 抗 压 强 度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2 钢 筋 与 混 凝 土 这 两 种 性 质 不 同 的 材 料 能 有 效 共 同 工 作 的 主要 原 因 是 : ( D )A混 凝 土 能 够 承 受 压 力 ,。
9、 A s 已 知增 大 截 面 尺 寸 或增 大经 济 合 理重 新 设 计 截 面或 重 新 设 计输 出 计 算 结 果结 束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截 面 复 核截 面 设 计bcysffahhbM ,m i n10输入so ahh ohhm in cyosffbhA1 5.0121ocubhfMuMM ohhm in bhA S m i nycSfhbfA01b s 211 cf1201bhfMcs 否0bhAS0bhASb 选 择 钢 筋 直 径 , 根 数经 济 合 理是重 新 设 计 截 面否图 3-12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框图 按 构 造 要 求 配 置输 出 计 算 结 果 并 配 筋结 束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byycsso fffaahbM , m i n1输入b sA 给定201)(bhf。
10、11.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1)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2)支座为铰支座-但应注意:支承在混凝土柱上的主梁,若梁柱线刚度比0.3 0h的,N小的不利;M/N0.3 0h的,N大的不利。12.6什么是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答:厂房的各个排架与排架或排架与山墙之间不能单独变化,而是互相制约的成一整体的作用。12.8柱下扩展基础的设计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确定;基础底板配筋;构造要求:(i)底面形状:轴压为正方形,偏压为矩形,a/b3。
11、第一章 绪 论问 答 题1什么是混凝土结构?2以简支梁为例,说明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差异。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4混凝土结构有什么优缺点?5房屋混凝土结构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特点是什么?6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阶段。7简述性能设计的主要步骤。8简述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一章 绪 论问答题参考答案1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答: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并根据需要配置和添加钢筋、钢骨、钢管、预应力钢筋和各种纤维,形成的结构,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
12、 1河南城建学院交通工程系宋帅奇的教案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混凝土结构和及有关设计规范 教学要求: 1熟悉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2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3熟悉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板 书 设 计 0 绪 论 0.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但能够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 (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能牢固地形成整体,保证在荷载作用下,钢筋和外围混凝土能够。
1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 1 章 绪论 思 考 题 1.1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的特点,用混凝土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钢筋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以后,荷载再略有增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
14、 学 号: 0121102840233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混凝土 结构 设计 原理 学 院 交通学 院 专 业 工程结 构分 析 班 级 1102 姓 名 林婉桃 指导教 师 雷建平 2014 年 6 月 23 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及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林婉桃 学号: 0121102840233 年级/ 班: 1102 所属学院( 直属系) : 交通学 院 所在专 业 :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