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5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7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
患者身份核查制度Tag内容描述:
1、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5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7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
2、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 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 识别患者身份。在 进行各项诊疗、 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各诊区挂号、分 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 对患者“ 健康行”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对预约患。
3、题 目: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文件号: 济医附院制度LC08生效日期: 2014年 5月 27日 版本号: 1.0修改日期: 页 码: 1 / 5一、 目的保证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为使患者诊疗过程安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二、 范围医疗、护理、医技、药剂及财务、后勤等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每一项医疗、护理服务及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三、 内容(一)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在院就诊的每位患者至少要有两种身份识别信息,病室号和床号不能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每项诊疗护理活动时都要根据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识别患者。1、门诊、留观患者:就诊者姓。
4、 患者身份确认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2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床头牌、手腕带、双向核对)。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
5、 “腕带”使用制度与措施1、各病区对手术、意识不清、新生儿、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精神异常、急、危重患者、无名氏、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及加强治疗病房患者必须另加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2、护士在对患者使用“腕带” 标识时,实 行双人核对。佩戴“ 腕带 ”标识应准确无 误,要求字迹清晰 规范,信息正确,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若损坏或不清晰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要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 +编号” 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4、腕带佩戴部。
6、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查对制度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严格进行 “三查八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十二对制度,确保输血。
7、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 为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防止窃用医保,农保及保险费用。护理人员在首次接待入院患者时准确无误的核实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及诊断,并安排好床位;二, 患者床尾有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护理级别,确认患者的身份;三, 床位医师,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后进行诊查,开医嘱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四, 在标本采集,给药,注射或输液以及其他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无误核实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和年龄,确认患者身份;五, 。
8、金牛中心卫生院无名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及流程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告知或填写门诊病历或入院证上的身份信息。二、收费室人员在输入患者信息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加以核实。 三、门诊、病房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处置或办理手续时需核实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发现不符及时纠正。 1、电话通知收费室、入院处纠正电脑中的错误信息。 2、协助患者纠正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首页上的错误信息。 四、住院患者到达病区时主班护士、责任护士、首诊医生均应核实住院病历首页上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五、每位患者。
9、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内容: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1)住院患者床头或床尾均悬挂床头牌,对全院范围内的住院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均使用腕带标识,精神科患者实行图片信息、姓名识别。床头牌及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手术操作时辨识患者的身份识别手段。2)管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更换床头牌、为患者佩戴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等。3)在标。
10、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
11、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故特制定我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二、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三、 医师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并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与部位,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四、 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发药、注射、采集标本等。
12、1文件名称:鹤壁市人民医院患者身份确认制度 版次:02持有部门:各科室 修订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批准人:xxx修订日期:2014 年 10 月 07 日 批准日期:2014 年 10 月 日 实行日期:2014 年 10 月 日患者身份确认制度(试行)一、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各种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至少同时使用三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房床号、姓名、性别等,不得仅以房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查对时请患者亲自告知其姓名和或查对“腕带” 上姓名等信息。二、对手术患者、重症监护。
13、三十七、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性别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完善并落实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4、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手术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
14、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流程图患者身份识别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完善并落实护理各项关键流程(急诊、病房、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班程序与记录。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手术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
15、 PICU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入住 PICU 的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尾)卡。2、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尾)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手腕带核对、病历牌核对、治 疗单核对等。在采集标本、输液等各种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 2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3、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4、对于治疗、 护理不配合医疗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 (如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无法正确语言。
16、核心制度试卷姓名: 成绩: 时间: 一、填空题(100 分) 1、一、在实施任何_或_诊疗活动前, 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 对_实施正确的操作。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 进行各 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_、_、 _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3、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_、_、_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4、对昏迷、_、无自主能力、_、_等患者,建立使用“_”作为 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_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17、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在门诊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三、 ,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家庭医生”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四、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或病历。
18、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六、填入腕带的识别。
19、13.5.1.2 患者身份的确认制度、方法及其核对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
20、 麻林乡卫生院患者身份核查制度与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2.住院患者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实行双向核对法,既核对床头卡、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各项操作治疗工作。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