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血管病 室间隔缺损,定义,先天性心血管病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发现有心血管病变,部分病孩又可自然或经治疗存活到成年(因此在成人心血管病中也占一定比例)。 它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儿科的常见病。,病因,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环境因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Tag内容描述:

1、先天性心血管病 室间隔缺损,定义,先天性心血管病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发现有心血管病变,部分病孩又可自然或经治疗存活到成年(因此在成人心血管病中也占一定比例)。 它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儿科的常见病。,病因,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妊娠3月子宫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酗酒、放射线、细胞毒药物、高原缺氧等。,发病情况,儿童高于成人 我国儿童患病率:上海5.78;成都3.10 ;福建、安徽等1.51 2.80 ;青海13.7 。 国外儿童患病率3.28。 动脉导管。

2、室间隔缺损护理查房,蒲会敏 徐婷婷,Company Logo,PBL模式护理查房,4,什么是,1,2,3,5,是不是,什么性质和类型,什么原因,治疗与护理,预后,6,Company Logo,复习知识,心脏的各腔,Company Logo,正常血液循环,Company Logo,病例介绍,患者:王露勤,女,7岁 现病史:以“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为主诉入院 既往史:患儿自幼发现有心脏杂音,于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建议定期复查,7年来,患儿家属未予复查,Company Logo,查体:病人神志清醒、形体较消瘦、测血压98 64mmHg、脉搏80次 分 、体温:36.4C 心率90次/min ,心律。

3、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发表者:肖明第 2459 人已访问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室间隔缺损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但是有些室间隔缺损依然能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可通过是否严重来对室间隔缺损进行划分,判断室间隔缺损是否严重,在临床上多用缺损的大小来区分。室间隔缺损按缺损的大小分有小、中、大型缺损;从病性来判断也就是轻、中、重之分。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是以患儿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多少为基本依据,结合患儿身体的一般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而作出的。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参。

4、,频谱多普勒特点: 缺损处的血流速度测量多用连续多普勒,于室缺右室面或缺口内侧检测分流速度,其特点为:收缩期高速,充填的射流频谱,一般最大速度超过4m/s,多为朝向探头的正向频谱,其音频信号为嘈杂、低调、响度大的噪音。如流速较慢,表示可能存在肺动脉高压,或缺口较大(10mm)较小(2mm),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定位,一、膜周部 ( 1)单纯 膜部缺损:多在心尖五腔切面和心底短轴显示,近三尖瓣隔叶部位回声脱失,约9-10点位。血流紧贴TV走行,穿过隔瓣进入RA.,(2)嵴下型于主动脉根部短轴及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查,分流束起始。

5、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疾病概述,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该病的发病率约为活产婴儿的1/1500,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5%10%。是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不良所致。女性较多见,男女性别比例为1:2。,病理解剖及分型,根据胚胎发生,房间隔缺损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型) 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上腔型和下腔型) 4、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病理解剖及分型,房间隔缺损,原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中央型,上腔。

6、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一、临床分型: (一)原发孔型ASD: (二)继发孔ASD: 1、中央型 2、上腔静脉型 3、下腔静脉型 4、混合型,二、诊断: (一)症状:多无症状,大ASD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部分发育差、声音嘶哑、室上行心动过速(缺损大)等。,(二)体征:心前区饱满,搏动活跃,剑突下显著,10%可触及震颤,L2-3喷射性SM柔和2-3/6杂音(相对性肺动脉狭窄)P2 增强且固定分裂,分流大时,L4DM1-2/6(相对三尖瓣狭窄)。,(三)X-ray:RA、RV大,肺血多;(四)心动图:电轴右偏,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

7、房室隔缺损(AVSD),上海远大心胸医院ICU陈茜,概 述,又称房室通道缺损、房室管畸形、共同房室通道或心内膜垫缺损,占先心病的4%。由于胚胎期心内膜垫发育不良,导致房室瓣形态和功能异常以及ASD和VSD。常合并其它心内畸形,如TOF、DORV、TGA、或者APVC等,分 型,PAVSD和TAVSD同PECD CAVSD同TECD,病理生理,各型的病理生理变化取决于:房内分流,室内分流,房室瓣反流及合并的畸形,PAVSD:伴有轻度二尖瓣反流时,与大的ASD相似,如有重度,反流的血入右房,使左右心室容量负荷加重,早期心脏增大和心衰,TAVSD:分隔不完全和房室瓣发育异常,导致。

8、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定义,在胚胎期由于房间隔的发育异常,左,右心房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造成心房之间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称为房间隔缺损。,发病原因,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在的和外部的两类,其中以后者多见。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易位和畸变,例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4-三体综合征、15-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等,常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子女的心血。

9、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病理解剖分型,继发孔型缺损(第二房间孔) 70% 原发孔型缺损(第一房间孔) 静脉窦型缺损,血流动力学改变,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RA RV扩大 分流量大小取决于:缺损大小左右心室相对顺应性(充盈阻力)体、肺循环相对阻力,临 床 症 状,小型缺损:可无任何症状,常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获确诊 大型缺损:体形瘦长,面色苍白,疲乏,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临 床 体 征,心前区隆起,抬举感 肺动脉第二音固定分裂 S1亢进 L2-3-级SM,喷射性(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L4-5DM(三尖瓣相。

10、房间隔缺损,定义,房间隔缺损是指原始心房间隔在发生、吸收和融合时出现异常,左右心房之间仍残留未闭的房间孔。房缺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一、病理解剖分型 房缺可分为原发孔房缺和继发孔房缺。我们通常所说的房缺指继发孔房缺。 根据房缺部位的不同分为4型:1.中央型 或称卵圆孔型,此型最常见,位于房间隔的中心。2.下腔型 缺损位于房间隔的后下方,下腔静脉瓣的下端和缺损边缘相连。3.上腔型 又称静脉窦型,位于房间隔后上方,缺损与上腔静脉入口无明确的界限,这种缺损常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4.混合型 兼有。

11、Comment A1: 室间隔缺损特征性特征。室间隔缺损病历患儿 XX,6 岁,男童,因“气促、乏力 5+年,加重 5+天”入院。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2.慢性病程,缓慢发作;3.主要表现:患儿生后较同龄小儿少动,少活动后便气促、乏力,需停止活动休息,开始时患儿家长未予以重视,但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症状越来越明显,于 5+天前患儿感冒后气促加重,伴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咳嗽等症状;在外口服感冒药治疗后无效;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急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1.室间隔缺损,2.支气管肺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神清、精神较差,大小。

12、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心内二科/心外科 伍臻,目录,1、室间隔缺损定义 2、室间隔缺损分型 3、室间隔缺损治疗方式 4、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术后护理 5、室间隔封堵术后健康宣教,室间隔缺损的定义,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分型,膜部室缺 漏斗部室缺 肌部室缺,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缺损小,可无症状。 缺损大者,出现心悸、气喘、乏力和易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室缺的危害,1、呼吸系统感染 2、心力衰竭 3、感染性心内。

13、室间隔缺损听诊室间隔缺损听诊是有特点的,胸骨左缘三四间,响亮粗糙缩鸣音,常伴收缩期震颤。在心室收缩时,两侧心室的压力差较大,血液流经缺损室间隔的速度从而加快,产生漩涡,发生收缩期杂音。当心室舒张时,两侧心室的压力差很小,没有或只有小量血液流经缺损的室间隔,不产生舒张期杂音。听诊特点:(1) 杂音的部位:杂音一般最响在胸骨左缘第三、第四肋间隙,即在心前区的中心,介于胸骨和心尖之间,在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隙比在第二肋间隙更响。在高位(室上嵴,恰在肺动脉瓣下) 室间隔缺损 VSD,于卧位时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最。

14、儿童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0 年版)一、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室间隔缺损(ICD-10:Q21.0) ,行 室 间 隔 缺损 直 视 修 补 术 ( ICD-9-CM-3: 35.53/35.62/ 35.72) , 年龄在 18岁以下的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2.体征:可有胸骨左缘 3-4肋间全收缩期粗糙杂音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

15、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1 年版)一、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ICD-10:Q21.101) 。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2.体征:可出现胸骨左缘 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 (。

16、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ASD)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房间隔的发生,在胚胎发育的第4周,心房由从其后上壁发出并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的原始房间隔分为左、右心房,随着心内膜垫的生长并逐渐与原始房间隔下缘接触、融合,最后关闭两者之间残留的间隙(原发孔)。在原发孔关闭之前,原始房间隔中上部逐渐退化、吸收,形成一新的通道即继发孔。

17、室间隔缺损【疾病概述】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是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流动力学紊乱。VSD 可为单纯性,也可是其他心血管畸形的一部分,如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等。单纯 VSD 占初生婴儿的 0.2%,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的 20%。胚胎第 4 周末,在房间隔形成的同时,由原始心室底部肌小梁汇合成肌肉隆起,沿心室前缘和后缘向上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将原始心室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上方暂留一孔,称为心室间孔,形成室间隔的肌部。约在胚胎第 7 周末,心球的膜状间隔由上向下斜向生长,。

18、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室间隔缺损是胚胎心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分流的先心病。约占先心病的25-30%。 VSD通常可单独存在,亦可是某种复杂性心血管畸形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流行病学 病因 解剖基础 血流动力学改变 临床表现 治疗,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病率约占存活新生儿的0.3%,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30%。由于室间隔缺损有比较高的自然闭合率,故本病约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病因,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妊娠3月子宫病毒感染(柯萨。

19、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主要内容,正常胎儿循环的特点及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概述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 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症,目的要求,1.一般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及各类 型特点(重点) 3.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4.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5.掌握四种常见的先心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和诊断要点(重点)、病理解剖、血流动力学 变化(重点),正常胎儿循环的特点及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先天。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相关PPT文档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ppt
室间隔缺损教学查房.ppt
室间隔缺损.ppt.ppt
房间隔缺损查房.ppt
新建+房间隔缺损.ppt
室间隔缺损与护理.ppt
房室间隔缺损(1).ppt
房间隔缺损详解.ppt
课件-房间隔缺损_.ppt
房间隔缺损素材.ppt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ppt
房间隔缺损.ppt
室间隔缺损.ppt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ppt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相关DOC文档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doc
室间隔缺损病历.docx
室间隔缺损听诊.doc
儿童室间隔缺损.doc
房间隔缺损.doc
室间隔缺损.doc
标签 >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编号:204762]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