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二章 动量矩定理,1质点的动量矩,对点O的动量矩:,对 z 轴的动量矩:,从 z 轴正向看,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单位:kgm2/s,(矢量),(代数量),2质点系的动量矩,对点的动量矩:,对轴的动量矩:,(1) 刚体平移,即,可将全部质量集中于质心,作为一个质点来计算。,平动刚体对固定点

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Tag内容描述:

1、定轴转动,转动惯量,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该轴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
,平面运动刚体对垂直于质量对称平面的固定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随同质心作平动时质心的动量对该轴的动量矩与绕质心轴作转动时的动量矩之和。
,(3)平面运动刚体,解:,例 滑轮A:m1,R1,R1=2R2,J1滑轮B:m2,R2,J2 ;物体C:m3,v3求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
,C,P, P280 习题12-3 ,1质点的动量矩定理,设O为定点,有,其中:,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式:,质点的动量矩定理,质点对某定点O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力对于同一点的矩。
,质点系对某定点O的动量矩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对于同一点的矩的矢量和。
,2. 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由于,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注 1、 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矩。
,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式:,2、动量矩定理的表达式只适用于对固定点和固定轴,对动点或动轴通常是不成立的。
,解:,由,取小车和鼓轮组成质点系,由,注:计算动量矩与力矩时,符号规。

2、转动,转动惯量,12-2 动量矩定理,1质点的动量矩定理,设O为定点,有,质点对某定点的动量矩对时间的 一阶导数,等于作用力对同一点的矩.,质点的动量矩定理,投影式:,质点系对某定点O的动量矩对 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 外力对于同一点的矩的矢量和.,2.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投影式:,问题:内力能否改变质点系的动量矩?,3动量矩守恒定律,若 则 常量。
,有心力:力作用线始终通过某固定点, 该点称力心.,常矢量,面积速度定理: 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其面积速度守恒.,(1) 与 必在一固定平面内,即点M的运动轨迹是平面曲线.,即 常量,因此, 常量,面积速度,思考:谁先到达顶部?,解:,由 ,得,由 ,得,(2)由质心运动定理,(3) 研究,(4) 研究,时,时,解:,12-3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主动力:,即:,或,或,转动 微分 方程,约束力:,思考:花样滑冰运动员如何加速、减速?,已知:物理摆(复摆。

3、量,AD,AS,P不变,AS=AD,凯恩斯定律:内容如上总需求决定总供给。
背景20世纪30年代。
适用于短期分析,再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均等于零,所以:,GDP=NDP=GNP=NNP=NI=PI=DPI,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含义,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的收入。
,y = E = c + i,IU:非意愿的存货投资,2、均衡条件,y = E,i = s,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1、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 况、家户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 制度、风俗习惯等。
,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
,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2、消费函数,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 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 费的增加不及收入 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 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1)消费函数,c = c(y),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2)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
,MPC递减 0。

4、,含纯金23.22格令。
则英镑和美元之间的汇率为:1英镑=4.8666(美元),铸币平价适用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具有黄金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的特点。
金块本位制下不再允许本币自由兑换黄金,只能用本币兑换金块;而金汇兑本位制则禁止用本币兑换黄金,黄金也不允许自由输出入 ,货币汇率也由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黄金平价来决定 金汇兑本位制既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能兑换金块,但可以用外汇兑换黄金。
,二、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而汇率波动的界限是黄金输送点。
即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范围内上下波动。
,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范围即黄金输送点是根据进行国际贸易的两国间运送黄金的各项费用(运费、保险费、包装费、期间利息)确定的,当时运送1英镑黄金的费用为3美分,那么外汇市场上英镑与美元的汇率将被限定在4.86660.03的范围内。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一、一价定律,在统一的商品市场上,一种商品只能有一个价格。
,如果A国国内市场与B国国内市场是统一的,那么用A国货币(或B国货币)。

5、础。
,三、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1、实际因素 (1)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 (3)资本流动 (4)外汇储备 2、名义经济因素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 (3)货币供应量,3、心理因素主要指心理预期稳定预期非稳定预期 4、其它因素,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purchasing-power parity, PPP),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G.卡塞尔在1922年的一篇论文(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正式提出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买力平价两种理论。
,Gustav Cassel,1866-1945,基本思想,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于货币持有者而言,货币的价值在于其所具有的购买力,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应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
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可以通过物价水平来加以表现,因此不同货币的兑换率(即汇率)就是各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两个假设前提: (1)位于不同地区的商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任何的商品质量、规格、品牌方面的差异 (2)该商品的价格能够根据供求灵活的进行调整,即价。

【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相关PPT文档
理论力学(第7版)第十二章 动能定理.ppt
理论力学 第十二章 动量矩定理.ppt
J第十二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第十二章-汇率理论.ppt
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ppt
标签 > 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编号:15938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