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第7章 正弦电流电路基础,7.1 正弦量 7.2 正弦量的有效值 7.3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 7.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7.5 RLC的相量模型,目 录,7.1 正弦量,正 弦 量,指大小、方向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物理量,都称为正弦量,在某时刻的值称为该时刻的瞬时值,则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用小写字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Tag内容描述:

1、第7章 正弦电流电路基础,7.1 正弦量 7.2 正弦量的有效值 7.3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 7.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7.5 RLC的相量模型,目 录,7.1 正弦量,正 弦 量,指大小、方向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物理量,都称为正弦量,在某时刻的值称为该时刻的瞬时值,则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用小写字母i、u表示,7.1 正弦量,周 期 量,时变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周期性的重复出现,周期T:每一个瞬时值重复出现的最小时间间隔,单位:秒(s),频率f: 每秒中周期量变化的周期数,单位:赫兹(Hz),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7.1 正弦量,交 变 量,一个周期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平。

2、,主要内容,导线悬垂曲线 方程,悬挂点等高时导 线的应力与弧垂,悬挂点不等高时 导线 的应力与弧垂,架空线路设计,导线的机械物理 特性及比载,2011/9,架空线路设计,第二章 导线的机械计算,主要内容,架空线路设计 气象条件及换算,架空线路的设计 及路径选择,导线与避雷线 的选择,绝缘子的选择,架空线路设计,架空线路 的应用,2011/9,第一节、架空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及换算,一、气象条件的收集和用途 送电线路设计用的气象条件,广义地说是指那些与架空线路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有关的气象参数如:风速、气温、湿度、雷电参数等。但机械计算的气象。

3、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2.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2 电阻串联电路,2.3 电阻并联电路,2.5 万用表,2.4 电阻混联电路,2.6 电阻的测量,2.7 电位的计算,2.1 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理解电源的外特性。,【观察与思考】,答:电源电动势,一.电源电动势:用E表示,如图所示,电池上标着的“3.7V”和“1.2V”分别指锂电池的电动势为3.7V,镍镉电池的电动势为1.2V。,1.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电路的情况无关。,2.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3.单位:伏(V),4.标量,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

4、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何超 主 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5章 几种常用的放大电路,本章提要本章先讨论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类型(也称组态)及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然后讨论几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在对信号进行放大时,根据信号特征的不同,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若需要放大微弱的交流电压(mV级)信号,则采用低频小信号放大器或称为电压放大器(如上一章讲过的基本电压放大电路,往往为整个电子线路的第一级或前几级);如果输入信号是随时间极其缓慢变化的(例如温度、压力、位移等非电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的电信号),。

5、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何超 主 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8章 脉冲与脉冲电路,本章提要脉冲和脉冲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脉冲波形及其参数,继而讨论RC电路的充放电规律及其应用,最后讨论了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以及非正弦信号频谱。 脉冲信号是指短暂的时间间隔内作用于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广义而言,凡按非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都可称为脉冲波。,8.1 脉冲波形及其参数,脉冲波形多种多样,准确地描述一个脉冲波形比描述正弦波需要更多的参数。 1常见的脉冲波形 一个不断开合的电键,会在负载上产生一串矩型脉冲电压波形(见。

6、1第二章功率放大器习题参考答案21 图 P2-1 所示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设电源电压 ,负载V15=EC电阻 ,输出功率为 9W,试计算甲类和乙类两种情况下的效率 如何8=LR C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若从乙类变到甲类,电流 I 应如何变化?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也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 、40=C、63图 P2-1 解:因负载电阻 ,输出功率 9W,则输出电压幅值为8=LR=OPV=12 V92oLmPVA=1.5A81I1. 甲类工作时,每管工作电流等于输出电流幅值的一半,该电流为直流电源提供的电流。A75.0=2LmCQI电源功率 W=22.5W75.03=)+(CQEDIVP效率 %45.29=OC、2.。

7、第2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重点:,1. KCL、KVL、VCR与电路等效的概念;,3.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2. 1 网孔分析,2. 2 互易定理,2. 3 节点分析,2. 4 含运算放大器,第2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2. 5 电路的对偶性,例,b=3 , n=2 , l=3,变量:I1 , I2 , I3,a: -I1-I2+I3= 0,b: I1+I2-I3= 0,KCL,一个独立方程,KVL,I1R1-I2R2=E1-E2,I2R2+I3R3= E2,I1R1+I3R3= E1,二个独立方程,规 律,KCL: n - 1,支路电流法 (branch current method ),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KVL: b - (n - 1) (网孔数目),电源压降,电阻压降。

8、,第2章 高频基础电路,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选频回路(滤波器)的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掌握LC串、并联回路的组成、原理和特性。2.掌握几种常用的无源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3.掌握LC阻抗匹配网络的类型、原理及计算方法。,本章教学内容2.1 无源集总元件的电路模型及频率特性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2.3 阻抗变换电路2.4 信号的功率传输与匹配网络2.5 滤波器,2.1 无源集总元件的电路模型及频率特性 2.1.1 电阻器的电路模型及频率特性,R为电阻;Ca为电阻引脚极板间等效电容; Cb为引线间的电容;L为电阻引线电感。显然。

9、第二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基础1、 简述三极管制作的结构特点?答 : 基 区 : 很 薄 且 杂 质 浓 度 很 低 ; 发 射 区 : 杂 质 浓 度 很 高 ; 集 电 区 : 面 积 很 大 , 但 杂 质 浓 度远 远 小 于 发 射 区 的 杂 质 浓 度2、 简述三极管的放大原理。答 : 1、 三 极 管 有 三 个 级 : 发 射 极 E、 集 电 极 C、 基 极 B有 三 个 区 : 发 射 区 、 集 电 区 、 基 区有 两 个 结 : 发 射 结 、 集 电 结2、 三 极 管 用 于 放 大 时 , 首 先 保 证 发 射 结 正 偏 、 集 电 结 反 偏 。3、 分 析 以 NPN 型 硅 三 极 管 。

10、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基础,2.1 电气控制线路的符号、绘图原则2.2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2.3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2.4 制动控制线路2.5 速度控制线路2.6 电气控制线路的简单设计2.7 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1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图形、文字符号及绘制原则,电气线路图: 电气线路图是指描述控制线路接线关系和原理的图纸,分为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的分类: 主:强电流通过部分 辅:控制、照明、指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主:粗实线 辅:细实线 电气符号画法:一般垂直放置,也可以逆时针转动90水平放置。图。

11、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定理 2 1 a 6 ab R b 4 ab R 57 17 ab R c 8 3 ab R 2 2 a 1 ab R b 1 ab R c 28 5 ab R d 3 ab R e 2 7 ab R 2 3 6V 4 b a a 6V 14 b a b 2 4 12 iA 2 5 47 17 17 47 47 1 47 N ab N r 2 6 i u 3V 4 。

12、2-1 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2-1 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2-1 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1)S断开时:,(2)S闭合时:,2-2 用变换的方法简化电路,然后求电流I,2-4 (1),(2),2-4 (3),其值超过了电阻的额定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因此可能使它们损坏。,2-8,2-9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2-9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2-9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2-11 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 方法求电路中的电流i。,2-11 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 方法求电路中的电流i。,(a),2-12 求Ri,(b),2-12 求Ri,2-14,2-15 用支路电流法求i1。

13、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2.1 共射放大电路分析基础 2.2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 2.3 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 2.4 共集放大电路 2.5 共基放大电路,2.1共射放大电路分析基础,2.1.1放大的概念,在电子学中,放大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来完成的,例如,在第一章中半导体三极管具有放大特性,即在三极管基极输入较小的电流(或电压),在集电极可以获得较大电流(或电压)。在电子学中,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具有电流或电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放大功能的电路称之为放大电路,或称放大器。,2.1.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由于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以。

14、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点击目录 ,进入相关章节,2.1 图与电路方程一、网络(电路)的拓扑图二、回路、割集、树三、KCL和KVL的独立方程 2.2 2b法和b法一、2b法二、b法,下一页,前一页,第 2-1 页,退出本章,将仅包含电阻、独立源和受控源的电路称为电阻电路。,2.3 回路法与网孔法一、回路法二、网孔法 2.4 割集法与节点法一、割集法二、节点法,一、网络(电路)的拓扑图,2.1 图与电路方程,将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的线段所形成的一个节点和支路集合称为拓扑图,简称为图,记为G。图中的线段就是图的支路(也称为边),线段的连接点。

15、2-3 微变等效电路,2-3-1 BJT的小信号模型,物理模型,小信号模型,网络参数模型,H参数,Y参数,混合 参数,所谓微变等效电路,就是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线性化,将放大电路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一、共发混合 参数模型,c-b结,c,b,e,e-b结,b,rbb,Cbc,Cbe,rbe,rbc,rce,1. Ube对ib的控制作用,发射结结电组,式中:gm是正向传输跨导,rbe是输出交流 短路下的输入电阻,c,b,e,b,rbb,Cbc,Cbe,rbe,rbc,rce,2. Uce对ic和ib的控制作用: 电阻rce与 rbc,由基区宽度调制效应造成,阻值很大,一般,电阻rbc达数百千欧至十兆欧,可视为开路。 rce在数十千欧,可视。

16、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基础,5,作 业,2-2 2-3 2-5(1,2) 2-18 2-19(c,d,e),5,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第二节 二极管逻辑门电路 第三节 TTL逻辑门电路 第四节 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 第五节 CMOS逻辑门电路 第六节 各种逻辑的门电路之间的接口问题,5,第一节 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一、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一)二极管的静态开关特性 (二)二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三)二极管的近似直流等效电路,5,5,(一)二极管的静态开关特性,二极管正偏时导通,管压降为0V,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电路,相当于开关闭合。二极管反。

17、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本章重点,2. 电阻的串、并联,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 电阻的Y- 变换,重点:,1. 电路等效的概念,返 回,电阻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方法。,下 页,上 页,返 回,2-1 引言,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流,则称这一电路为二端网络 (或一端口网络)。,1.二端电路(网络),无源一端口网络,下 页,上 页,2-2 电路的等效变换,返 回,对A电路中的电流、电。

18、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1.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3.电子噪声及其特性 4.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第一节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一、高频电路中的元件高频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注意:高频元件在使用时要注意他们的 高频特性。,第一节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自身谐振频率SRF(Self Resonant Frequency)fSRF时,电容器等效为一个电感。与电容器类似,高频电感器也具有自身谐振频率SRF。,第一节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品质因数Q品质因数Q定义为高频电感的感抗与其串联损耗电阻之比。Q值越高,表明该电感的储能作用越强,损耗。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相关PPT文档
输电线路基础架空线路第二章.ppt.ppt
中职电工基础 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ppt
中职电工基础-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ppt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第5章.ppt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第8章.ppt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李瀚荪).ppt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二版--第1章.ppt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第2章高频基础电路.ppt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基础.ppt
第二章放大电路分析基础.ppt
模拟电路基础第二章微变等效电路.ppt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基础(介绍).ppt
大学电路基础第二章.ppt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ppt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相关DOC文档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相关PDF文档
标签 >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编号:9798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