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汇编Tag内容描述:
1、第七章 力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
2、初二数学知识点(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 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
3、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内容如下: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 千克=106 克=109 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
4、第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 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
5、1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章 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
6、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2019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够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
7、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www.beijing518.com 电话 010-62754468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www.beijing518.com 电话 010-62754468 1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长。
8、物理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 声音是由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3、 15 度空气的声速是 340M/S。一般来说,越硬越快。4、 声速是温度有关。5、 回声就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6、 人体听到声音的方式:耳接受和骨传声。7、 声音的物性:音调(声音的高低,由物体一秒振动的频率决定。超声波高于2000HZ,次声波低于 20HZ) ;响度(强弱,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由物体的特性决定,材料、结构等)8、 噪声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
9、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 电流的方向 :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 : 能提供持续电流( 或电压 ) 的装置 .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 导。
10、八 年 级 物 理 下 册 上 学 期 复 习 提 纲第 七 章 力一 、 力1 、 力 的 概 念 : 力 是 物 体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2 、 力 产 生 的 条 件 : 必 须 有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物 体 。 物 体 间 必 须 有相 互 作 用 ( 可 以 不 接 触 ) 。3 、 力 的 性 质 : 物 体 间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 相 互 作 用 力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都是 大 小 相 等 , 方 向 相 反 , 作 用 在 不 同 物 体 上 ) 。 两 物 体 相 互 作 用 时 , 施力 物 体 同 时 也 是 受 力 物 体 , 反 之 , 受 力 物 体 同 时 也 是 施 力 物 体 。4 。
11、 八年级物理下册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 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12、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7-1、力1.力的概念(1)力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所以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 接触 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 产生,比如重力、磁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3)力的符号是 F,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单位符号是 N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速度方向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
13、 八年级物理下册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七章 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14、1八年级物理下册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七章 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
15、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 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 玻璃,陶瓷,塑料 ,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 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
16、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 人体,大地, 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 陶瓷,塑料, 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
17、初二物理 浮 力知识点知识要点:1)理解浮力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4)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有关问题5)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6)会运用浮沉条件解决有关的问题7)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知识结构: 学习要点:1什么是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浮力。由于浮力是物体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要。
18、初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
19、1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第七章 力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线段应。
20、1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六章电压 电阻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基本)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 220V 对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