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5 页6.5 寓言四则 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一、文本分析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但是写作寓言,却需要精心安排故事情节,这是由寓言的特
6.5寓言四则 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Tag内容描述:
1、第 1 页 共 5 页6.5 寓言四则 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一、文本分析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但是写作寓言,却需要精心安排故事情节,这是由寓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寓言的创作实际上是主题先行的,它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或揭示某种现象,同时又篇幅短小,这一切都决定了作者要在情节的安排上匠心独运。那么,我们学习这几篇寓言也要以此作为重点学习的对象。。
2、寓言四则教材分析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 ,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 。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角度作概括。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2、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3、翻译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重点 多角度概括。
3、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
4、寓 言 四 则,文学常识:寓言是文 学 作 品 的 一 种 体 裁 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 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 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文学常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
5、用心 爱心 专心 1宜宾市六中 20122013 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生本课堂导学案 30寓言四则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和概括寓意。2、翻译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积累文言 词语。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字 注音:赫拉 宙斯 庇护 饶头 较量 粘住 塞翁 何遽 堕 将骏马 折其髀 跛足 2. 解释加点的词天雨墙坏( )不筑, 暮而果大亡其财( ) 其家甚智其子(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 ) 此何遽不为福乎 ( )居数月 ( ) 家富良马 ( )其子好骑 ( ) 堕而折其髀( )死者十九 ( ) 此独以跛之故( )课堂。
6、用心 爱心 专心寓言四则课堂实录师:现在,我给大家来一回现场作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成语。(作画)生:(个个面露笑意,答)画蛇添足。师:真聪明!今天的课就跟这个成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第 29 课,我们一起学习寓言四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5 分钟,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1)借助文 章下面的注音:(2)查工具书:(3)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哽字。(生自由大声读书 5 分钟)师:时间到。
7、鹬蚌相争,一只河蚌从水中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着它的肉,河蚌马上把壳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你就会被饿死。” 两个都不肯放弃,结果被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文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苏代成功地劝赵王退了兵。可见,寓言就是智者的语言,用寓言来说理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则寓言。,寓 言 四 则,寓言的特点,“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
8、第 1 页 共 6 页 6.5 寓言四则教学目标 翻译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积累文言词语。 分析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老师:多媒体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翻译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 在预习的基。
9、寓言四则教学目标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分析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课前准备 学生 :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老师 :投影仪。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翻译 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
10、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简介 1、伊索寓言; 2、宙斯、赫拉、赫耳墨斯等诸神,宙斯,赫耳墨斯,赫拉,月神:阿尔忒弥斯,雅典娜,二、分析情节、概括寓意,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问笑问想问?,爱慕虚荣,蚊子和狮子,蚊子:冲、咬,扬长避短,狮子:抓,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蜘蛛: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到:“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到:“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
11、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2 加深对寓言的认识,尝试续编和创作寓言。3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难点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教学重点1 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2 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3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方法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2.采用多种有。
12、第 1 页 共 4 页6.5 寓言四则 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课文导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意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也已暗含其中。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也有讽刺意味,但更侧重在引起人们的深思。该寓言通过大起大落的情节,借蚊子因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因而在与狮子交战中取胜。却因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终被蜘蛛捕食的故事,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实在发。
13、伊索寓言两则学习要点:1.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2.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3.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为加粗字注音。宙斯( zhu ) 庇护(b ) 较量(jio ) 凯歌( ki )2.填空。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拟人化的_动植物或其他事物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选自_伊索寓言_ ,作者相传是公元前 6 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伊索_。二、检查导入:1. 导课 :续写寓言,感受特色。师生共同创。
14、寓言四则 学案一、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二、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点拨)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一)、说一说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文章,同学们,这些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谁还能讲出这。
15、寓言四则同步练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人皆吊之(吊: )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居数月(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死者十九(十九: )2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 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与 的对立统一关系。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5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作“白送”之用。
16、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1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人皆吊之(吊: )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居数月(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死者十九(十九: )2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 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与 的对立统一关系。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5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作“白送”之。
17、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2一、为加粗字注音。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遽( ) 髀( ) 跛(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1人皆吊之( )A慰问 B吊着 C哀悼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将要 B带领 C将来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五、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